风寒型咳嗽患者的膀胱经姜疗与护理

2018-10-30 11:47林承霞黄惠芬叶美銮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年20期
关键词:膀胱经风寒证候

林承霞, 黄惠芬, 叶美銮, 范 良

(海南省海口市中医医院, 海南 海口, 570216)

咳嗽为临床多发疾病之一,在各年龄段、季节均有发生。咳嗽是机体的一种重要防御反射,由大量分布在上呼 吸道至终末细支气管及肺实质组织的气道黏膜与气管壁中的迷走神经[1-2]。咳嗽反射存在肺内机制、肺外机制,有3种以上迷走神经亚型参与调节该反射,能够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有害因子,保护气道。但是长期剧烈、频繁的咳嗽会损伤呼吸道、气道黏膜,使呼吸道感染扩散,对患者生理、心理造成沉重负担[3-5]。风寒型咳嗽是咳嗽的常见类型,因风寒侵袭、气候骤变导致肺气不宣、痰液滋生、寒湿凝滞,容易反复发作[6-7]。西医主要采用止咳药、化痰药、质子泵抑制剂等法,但常达不到根治的效果。本研究探讨了膀胱经姜疗对风寒型咳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内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10例风寒型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5例。纳入标准: ① 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标准》中关于风寒型咳嗽的诊断标准; ② 主诉为清涕、咳嗽、咳白色痰、口干、咽痒、头痛、苔薄白等,遇寒冷天气或受风时可诱发或加重; ③ 体温低于39 ℃; ④ 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① 炎症、皮肤缺损、免疫缺陷、溃疡者; ② 过敏体质、精神功能障碍者; ③ 近2周已经接受其他方案治疗者; ④ 近期备孕、妊娠或哺乳者。对照组男30例,女25例; 年龄18~75岁,平均(39.5±2.6)岁; 发病时间2~20 d, 平均(9.9±1.3) d。观察组男32例,女23例; 年龄18~74岁,平均(39.9±2.7)岁; 发病时间3~19 d, 平均(10.2±1.5) d。2组患者病程、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999感冒灵治疗配合常规护理,口服通宣理肺丸(6 g/丸,北京同仁堂), 12 g/次, 2次/d; 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片(4 mg/片,北京太洋药业), 4 mg/次, 2次/d, 治疗10 d。嘱患者按时用药,防寒保暖,多喝水。定时测量体温,少吃油腻、寒冷、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睡眠。

1.2.2 观察组: 采用膀胱经姜疗治疗配合对症护理,患者取俯卧位,暴露背部,操作者站在患者右侧,引导患者放松。将刮痧油均匀涂抹于背部,用水牛角刮痧板从左至右、从上至下进行刮痧,力量均匀,以患者皮肤微微泛红为度,然后将20~30 mL新鲜姜汁均匀涂抹于背部,再将20~30 g鲜姜蓉均匀铺在膀胱经,用保鲜膜完全覆盖后背,保留20 min, 清洁后背。同时实施对症护理: ① 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膀胱经姜疗的方法、作用原理、治疗优势、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膀胱经姜疗的了解程度; 引导患者放松心情,坚定康复信心,消除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提高配合度; 嘱家属要关心、尊重患者,稳定患者情绪。② 环境护理。室内温度、湿度适宜,注意保持空气流通;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做好消毒清洁工作。③ 饮食护理。食疗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正确饮食不仅能满足患者的机体需要,还能增强免疫力,鼓励患者食用低脂肪、高热量、高维生素、易于消化的食物,忌食肥厚、辛辣、刺激、生冷食物; 多喝水,戒烟酒,不喝饮料、咖啡、浓茶。④ 病情观察。姜灸时密切观察患者皮肤变化情况,监测患者有无体温异常、皮肤瘙痒、皮疹等症状,有异常症状时立即停止操作。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2组疗效、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主要症状(咳嗽、咯痰、咽痒)缓解时间、患者满意度评分情况。向患者发放本院自制满意度评价量表,满分100分,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疗效评价标准: 将咳嗽积分转化为中医证候积分,采用尼莫地平法进行评价,即证候积分减少百分比=(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第7天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总有效率=临床控制率+显效率+有效率。临床控制: 咳嗽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昼夜总证候积分减少≥95%; 显效: 咳嗽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昼夜总证候积分减少70%~<95%; 有效: 咳嗽症状有所好转,昼夜总证候积分减少30%~<70%; 无效: 咳嗽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昼夜总证候积分减少<3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36%,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82%,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满意度评分、主要症状缓解时间

观察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主要症状缓解时间早于对照组,而满意度评分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满意度评分、主要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咳嗽是内科患者常见主诉之一,其引发原因众多,包括气道分泌物增多、鼻后滴漏、吸入颗粒物质、炎症、病原体入侵、炎症相关介质等。风寒型咳嗽是咳嗽的常见类型,因邪气侵犯肺系,肺脏与邪气抗争致肺气上逆、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咳,并咯吐痰液[8-9]。肺为华盖,处于五脏六腑之最高位臵,当先受之诸邪。六淫之内,因风为阳邪,易袭阳位,故咳嗽者多以感受风邪为主。风又为百病之长,常兼夹他邪合而伤人,以夹寒邪居多,加之患者阳气不足、卫外不固,便易受风寒之邪侵犯肺脏,引发咳嗽[10-11]。西药主要通过镇咳祛痰、控制气道炎症反应来改善患者咳嗽症状,但停药后易出现口干、头晕等不适症状。

中医中药在咳嗽治疗领域内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而中医外治疗法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膀胱经姜疗具有温经散寒、舒筋活血、宣肺止咳的功效,且操作简单,轻便易行。足太阳膀胱经为巨阳,主一身之藩篱,外邪侵袭,本经受邪[12-13]。姜味辛,性温热,宣肺散寒、温暖肌肉、辛温解表、深透筋骨、祛除鼻塞,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祛除恶寒及全身不适[14]。鲜姜蓉直接作用于背部穴,能调和背部经络气血,改善患者背部神经血供,对消除肩背部酸痛起到积极作用。膀胱经灸疗充分利用皮肤的生理特性,薄膜覆盖可充分发挥药力、热力作用,促进皮肤局部穴位对药物的吸收,祛除风寒湿邪,改善患者咳嗽、咳痰、头痛等症状,同时增强机体抗病能力[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1.82%, 且观察组患者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更早,满意度更高(P<0.05)。由此表明,膀胱经灸疗的疗效显著优于口服宣理肺丸、马来酸氯苯那敏片,而配合对症护理可提升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且患者耐受性好,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膀胱经灸疗能使膀胱经上的经络通畅、阳气调和,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宣肺止咳功效,能增强神经兴奋性,加快血液循环,排出毒素,温暖全身,起到标本兼治的治疗目的,且操作简单、经济实用,应用在风寒型咳嗽患者中临床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膀胱经风寒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冬读古诗御风寒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天气冷了,孩子感冒一定属风寒吗?
下午动一动,疏通膀胱经
只要3个动作,解决身体90%的疾病
肾经、膀胱经开合时间与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