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营养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钙磷代谢的影响

2018-10-30 11:47王效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年20期
关键词:维持性白蛋白蛋白质

张 妍, 于 珊, 王效民

(沈阳军区总医院 血液净化科, 辽宁 沈阳, 110840)

目前,医学研究[2]表明,营养状况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1]。有报道指出, MHD患者轻中度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93.97%, 而重度营养不良者占据研究总数的4.52%, 营养不良较为多发。因疾病导致的营养物质摄入不足,透析过程营养物质损失,代谢性酸中毒,透析不充分等均为患者营养不良诱发因素。同时,患者肾脏受损后尿磷排泄功能降低,极易出现高磷血症[3]。临床降低磷吸收常使用大剂量含钙的磷结合剂,并且由于高钙透析液的应用,导致患者血钙升高。钙磷代谢紊乱是血管钙化的直接原因,增加了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4]。如何强化MHD患者营养并控制钙磷代谢紊乱是目前国内外护理研究的重点,本研究通过强化MHD患者营养护理,探讨该护理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钙磷代谢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34~76岁,平均(54.4±5.8)岁,平均透析时间(2.2±0.6)年; 观察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36~79岁,平均(53.8±7.2)岁,平均透析时间(2.4±0.7)年。患者均知晓本研究内容、自愿参与。纳入标准: ① 均符合《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Ⅱ》[5]中关于慢性肾衰竭诊断标准; ② 定期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者。排除标准: ① 合并精神、理解能力障碍者; ② 合并严重心、肝等脏器功能不全者。上述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介绍慢性肾衰竭行血液透析的目的和定期透析的意义,加强患者疾病认知与配合治疗意识。采用心理疏导方式消除患者抑郁、焦虑等症状,树立治疗信心,提高患者维持透析治疗配合度。指导患者正确服药方法、药量、服药时间,掌握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等各项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正确实施动静脉内瘘护理,严格禁止造瘘侧受压、输液、测量血压,避免肢体负重,维持造瘘侧清洁干燥。指导患者对造瘘侧肢进行功能训练,每日可湿热敷1~2次,吻合口处可佩戴松紧适宜的护具,对血管怒张部位施压,避免该部位形成动脉瘤。告知患者日常饮食注意事项,按照“高热量、低脂、低磷、优质蛋白”原则合理搭配饮食,控制血糖水平,防止贫血。嘱患者保持适量有氧运动,但不可过量活动,维持30~60 min为宜,持续护理3个月。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法基础上,强化营养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如下。① 向患者讲解营养不良、钙磷代谢紊乱的原因,加强日常饮食管理、提高营养摄入水平、控制高磷饮食的重要性。② 患者热量摄入量应在138.07~146.44 kJ/(kg·d)、蛋白质摄入量应在1.0~1.2 g/(kg·d), 严格控制磷摄入量符合美国肾脏病与透析患者生存质量指导指南(KDOQI)[6]关于CDK-5期患者800~1 000 mg/d的标准。③ 指导患者增加能量与低磷/蛋白质食物摄入,如鸡蛋清、罗非鱼等。适当摄入植物来源蛋白质,降低胃肠道对磷的吸收,减少无机磷含量过高食物如加工罐头等肉类制品、快餐、奶酪、烘焙食品等摄入。④ 可采取烹煮方式以降低食物磷含量。煮沸后蔬菜含磷量可降低51.00%, 豆类降低48.00%, 肉类降低38.00%。⑤ 依据患者饮食习惯评估营养物质与磷摄入量,将折算值结果反馈给患者,并由营养师针对性给予饮食指导。下发食物成分小册,指导患者根据各食物磷含量指标合理搭配饮食,记录每日饮食与磷摄入情况。每隔2周由营养师进行评估患者饮食情况,并指导改进。⑥ 每隔1个月举办1次营养健康讲座,可邀请饮食控制良好的患者介绍饮食管理经验,鼓励患者间互相交流营养护理心得、体会,护理持续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营养指标: 比较2组护理前后前白蛋白、总蛋白水平。营养摄入指标: 比较2组护理前后热量、蛋白质摄入量水平。钙磷代谢指标: 比较护理前后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及钙磷乘积。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前白蛋白、总白蛋白水平比较

2组护理前白蛋白、总白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护理后前白蛋白、总白蛋白指标均升高,且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热量、蛋白质摄入水平比较

2组护理前热量、蛋白质摄入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观察组2组热量、蛋白质摄入升高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3 血钙、iPTH、血磷及钙磷水平比较

2组护理前,血钙、血磷、iPTH、钙磷乘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护理后血钙、血磷、iPTH、钙磷乘积显著低于护理前,且血钙、血磷、iPTH、钙磷乘积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1 2组护理前后前白蛋白、总白蛋白水平比较

与护理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2 2组护理前后热量、蛋白质摄入情况比较

与护理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3 2组血钙、血磷及钙磷水平比较

与护理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但长期观察显示,患者经过一段时间透析后,营养水平明显降低,同时伴随钙磷代谢紊乱,严重影响患者健康水平。报道[7]指出, MHD患者营养不良问题比较突出,同时较差的饮食依从性加剧了钙磷代谢异常,而上述情况的出现与患者营养失衡关系密切,调理该现象的途径须加强患者营养护理水平。

本研究观察组实施营养护理后,患者前白蛋白与总白蛋白水平较护理前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组护理后该指标水平,提示本研究方法显著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现象。目前,大多数患者蛋白质摄入水平低于KDOQI建议标准1.0~1.2 g/(kg·d), 同时存在饮食管控不理想所致磷摄入量高于该指南设置的水平(800~1 000 mg/d)[8]。本研究针对上述现象,首先向患者阐释控制饮食的重要性及意义,提高患者的营养认识水平,促进患者控制饮食的自觉性。通过营养知识教育,患者加深食物中蛋白含量与磷含量的认知,合理选择食物以达到蛋白质与磷摄入平衡状态,在保证营养摄入基础上,适当增加低磷蛋白质含量食物,杜绝磷摄入超标[9]。2组护理后热量、蛋白质摄入量比较发现,观察组营养物质摄入水平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患者通过营养护理,在营养关注程度,科学饮食搭配方面均有较好的改善效果。本研究针对患者营养知识薄弱的情况,下发食物成分小册,患者可根据营养物质需求和磷含量,同时结合自身饮食习惯搭配食物,是行之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患者通过摸索,反复计算食物成分含量,熟练掌握营养值与磷值计算方法,同时,对食物营养认知水平显著提高,较好树立自觉避免高磷食物意识,有利于持续改善饮食状况,促进机体营养水平提升[10]。孙慧娟[11]报道, MHD患者实施系统饮食教育后,患者营养水平得到改善,血磷水平控制良好。观察组经过强化营养护理后发现,热量与蛋白质摄入水平显著增加。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血磷水平、钙磷乘积明显下降,提示营养护理有效降低磷摄入,对患者血磷水平控制有利[12-13]。iPTH在机体内起到调解钙、磷酸盐水平的作用,高血磷是iPTH分泌增加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得出,观察组iPTH激素分泌水平显著降低,有效改善血磷水平,防止高血磷、血钙及iPTH异常导致机体出现血管钙化[14],降低MHD患者产生并发症的风险[15]。

综上所述,强化营养护理可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重要护理手段,可改善机体营养状况,调节钙磷代谢紊乱,促进患者健康水平提升。

猜你喜欢
维持性白蛋白蛋白质
蛋白质自由
人工智能与蛋白质结构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与炎症的联系
白蛋白不可滥用
Cu2+、Zn2+和 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