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与护理

2018-10-30 11:47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年20期
关键词:瘢痕栓塞剖宫产

赵 玲

(陆军总医院 妇科, 北京, 100700)

瘢痕是一种由物理、生物、化学等因素的损害作用于人体皮肤(黏膜)软组织,导致严重损伤而不能完全自行正常修复,转由纤维组织替代修复留下的既影响外观又影响功能的局部症状[1]。瘢痕子宫是因剖宫产术、人工流产、子宫肌瘤剔除术等原因造成,其预后直接影响患者的临床妊娠结局[2]。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术的增多,瘢痕子宫切口妊娠(CSP)的发生率也逐年增高,且因为切口肌壁相对薄弱,切口处妊娠容易发生子宫破裂或大出血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3-4]。因此,对瘢痕子宫妇女要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减少重大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命健康状况和临床妊娠结局。以往对于CSP多采用药物治疗或子宫切除术治疗,但两种方法各有利弊[5]。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CSP已获得临床人员的广泛认可。本研究针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实施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与综合护理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0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3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5例有停经史, 33例伴有腹部不同程度的疼痛, 71例有阴道不规则流血。根据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0例患者,年龄24~43岁,平均(33.2±5.8)岁,孕次2~5次,平均(3.20±1.64)次; 实验组53例患者,年龄22~42岁,平均(32.4±7.3)岁,孕次2~6次,平均(3.44±1.78)次。纳入标准: 符合子宫瘢痕妊娠诊断标准,有剖宫产史,术式均为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无其他严重心血管、呼吸消化系统疾病等,无手术禁忌证。所有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接受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局麻采用Seldinger技术, PIG导管和Yashiro导管分别送入至腹主动脉和双侧子宫动脉,造影示子宫动脉见妊娠血管改变,将710~1 000 μm明胶海绵颗粒经双侧子宫动脉中的微导管注入,至双侧子宫动脉血流明显缓解、闭塞。栓塞术后拔管,穿刺部位加压包扎。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包括: ① 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做好术前准备,告知患者术前禁饮、禁食,并向患者宣教相关疾病知识和手术方法等; 实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恐惧心理,保持良好心态。② 术中护理。严密观察患者术中血压、心率、心律变化及意识状态,对于烦躁不安的患者给予肢体约束。③ 术后护理。患者术后8 h内穿刺侧肢体取伸直位严格制动, 24 h后可下床活动。严密监测患者呼吸、血压、脉搏变化等,注意观察穿刺口有无渗血、皮下有无出血。术后因局部组织坏死、缺血、子宫收缩和栓塞剂均可引起疼痛,护理人员应及时准确地观察患者疼痛时间、部位,遵医嘱给予杜冷丁或口服止痛药。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如有皮肤发红、荨麻疹、瘙痒等过敏反应的发生,适时适量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④ 并发症的预防护理。针对动脉栓塞术常见并发症进行预防护理干预,术前了解患者有无血液病和凝血机制异常,可适当改变动脉穿刺点压迫时间; 选择穿刺针、导管及导丝时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而定; 压迫加压止血后,若局部出现皮下淤血等延长加压时间,并给予冰敷。

1.3 观察指标

术后第2天评价2组临床疗效: 有效,指临床症状消失,盆腔包块进行性缩小,不继续增长或未见占位,月经恢复正常,血β-hCG降至正常; 无效,指术后再次出现手术指征,需再次手术。详细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的异常阴道流血、间断腹痛、右下肢活动及感觉不良、恶心、呕吐、复发等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

干预后,对照组的有效率为96.00%(48/50), 略低于实验组的有效率98.11%(52/53), 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并发症情况

实验组异常阴道流血、间断腹痛、右下肢活动及感觉不良、复发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略高于实验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也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异位妊娠之一。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逐年升高,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由于胚胎着床在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导致孕妇出现子宫破裂或阴道大量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严重者甚至需要切除子宫,导致生育能力的丧失[6]。随着微创介入治疗术的发展,近年来子宫动脉栓塞术被广泛应用于妇产科疾病的治疗,并在宫颈妊娠、子宫肌瘤等疾病的治疗中取得良好疗效[7]。研究[8]证实,子宫动脉栓塞术不仅可以有效杀死胚胎,还能迅速控制阴道大量出血,是一种微创的、术后并发症少的保守治疗方法。子宫动脉栓塞术用于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是通过对双侧子宫动脉进行暂时栓塞,使病灶能暂时缺血、缺氧,以达到逐渐坏死的目的[9]。研究[10-11]提示,精细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是良好疗效的可靠保证。

本研究结果显示,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结合常规护理干预与综合护理干预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本身显著相关。任冉[12]研究发现,宫腔镜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另有研究[13]显示,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效果显著,手术安全。因此,为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临床均采用联合疗法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本研究采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联合护理干预模式,结果发现不仅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且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还可有效减少异常阴道流血、间断腹痛、右下肢活动及感觉不良和复发。本研究实验组中,护理人员术前向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增强患者信心,并完善术前准备,为防止皮下血肿或大出血下蹲时采用腹压法[14], 术后严密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出血,并围绕术后发热、疼痛、不规则阴道流血等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6]。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发热、腹部和臀部疼痛、胃部不适、全身乏力等,大多呈一次性,术后给予有针对性、合理、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后,一般能逐渐缓解直至消失,且不会再发生严重并发症[15]。

综上所述,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实施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和综合护理,不仅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还能有效降低异常阴道流血、间断腹痛、右下肢活动及感觉不良、复发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瘢痕栓塞剖宫产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