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眼科围术期抗栓治疗中的应用

2018-10-30 11:47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年20期
关键词:抗栓眼部围术

汪 婷

(四川绵阳万江眼科医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血栓一般是由于心血管受损伤后,心血管内膜细胞坏死脱落,再加上内源性凝血系统被激活,导致人体内血小板与其他凝血因子增多,血流改变,血液中的白细胞血小板等物质发生沉积而行成,好发于老年人以及严重创伤、产后与大手术人群中[1-2]。血栓最主要的特点是有家族史、反复发作性,发作症状的严重性以及血栓形成部位的不寻常[3]。围术期血栓会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如缺乏及时有效的护理,将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加重患者病情,不利于术后康复[4]。本院近年来针对抗栓治疗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46例眼部手术围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男14例,女9例,年龄36~75岁,平均(57.9±4.3)岁,初中及以下学历3例、高中学历8例、大学及以上学历12例。观察组男11例,女12例,年龄41~77岁,平均(59.1±4.1)岁,初中及以下学历6例、高中学历6例、大学及以上学历11例。纳入标准: 符合眼部手术围术期血栓认定标准。排除标准: 有严重心肾肝等重要器质性疾病。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 实施基础护理。对患者实施常规的术后健康教育,包括眼部围术期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等。利用血压计或心电监护仪对患者进行血压、脉搏、体温、心率等基本生命体征的监测,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5-6]。保持室内温度24~26 ℃, 湿度40%~60%, 光线适宜,防止患者由于不适应周围环境而影响治疗效果。此外,告知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1.2.2 观察组护理: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优质护理。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患者为中心,以促进患者康复为宗旨,在促进康复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患者的舒适感,从而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与患者满意度[7-8]。① 眼部护理: 告知患者术后7 d禁止眼部沾水,防止发生炎症反应。同时,术后由于伤口原因,眼部可能存在一定疼痛感,告知患者这是正常现象,没有必要采用药物止痛,而阿司匹林类止痛药物会降低血液凝结度,从而加重伤口出血情况。可利用冷敷方式对局部伤口进行冰敷,冰敷时注意温度、压力适宜,防止损伤眼部周围皮肤[9]。在冰敷的同时密切观察眼部周围皮肤的颜色及温度,防止局部皮肤坏死。保证术后眼部皮肤清洁,如出现分泌物用无菌生理盐水擦洗,禁止揉眼,防止手部细菌通过接触转移到眼部。② 抗血栓护理: 指导患者进行眼部按摩,促进眼部血液循坏, 2次/d, 10 min/次,力道适中,防止力道过大而牵拉伤口处引起疼痛。另一方面,注意眼部休息与运动,告知患者保持眼部休息良好,禁止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防止长时间看电视或玩手机导致眼部疲劳,不利术后恢复。告知患者睡前多饮水,每天饮水1 000~1 200 mL, 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同时遵医嘱给予患者适量抗血栓药物,并告知患者药物服用及注意事项[10]。③ 生活护理: 帮助患者及家属做好生活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加强巡视,如有异常情况需及时报告医生。每天查房时注意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生理以及服药情况,注重倾听患者的心理诉求,及时排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告知患者家属每日服药的注意事项及禁忌证,保证药物治疗效果。对于次晨需空腹检查或抽血者,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并交代正确留取尿、便标本等方法。④ 饮食护理: 嘱患者以清淡饮食为主,禁食刺激类食物,如花椒、辣椒、生姜等,多食含有维生素的新鲜水果及蔬菜,如黄瓜、苹果、葡萄等,促进伤口愈合,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摄入量(高密度脂蛋白能够促进沉积在血管壁的低密度脂蛋白分解,改善眼部血流速度,促进眼部血液流畅,从而降低血栓发生率)。按照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做到饮食有节,按时定时,调和四气,谨和五味,食宜清淡,吃忌厚味,卫生清洁,习惯良好,辩证施食,相因相宜。

1.3 观察指标

① 运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 主要评价患者意识水平、凝视、面瘫、肢体运动、感觉、语言等项目,评分范围0~42分。0~1分,正常或近乎正常; >1~4分,轻度卒中/小卒中; >4~15分,中度卒中; >15~20分,中-重度卒中; >20~42分,重度卒中。②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表(MBI)评分: 0~20分,极严重功能障碍; 25~45分,严重功能障碍; 50~70分,中度功能缺陷; 75~95分,轻度功能缺陷; 100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自理。主要评价患者吃饭、穿衣、修饰、如厕、洗澡等项目。③ 护理满意度: 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价,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护理后NIHSS评分、MBI评分、住院时间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NIHSS平均得分低于对照组, MBI平均得分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后NIHSS评分、MBI评分、住院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患者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中,有10例满意, 11例一般, 2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1.3%; 对照组患者中,有7例满意, 11例一般, 5例不满意,满意度为78.3%。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血栓好发于老年人群,也是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不仅与环境因素有关,还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且易反复发作,病情严重,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出血是抗栓治疗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包括一般性出血与严重性出血,临床中以胃肠道出血最常见,颅内出血是抗栓治疗中最危险的并发症,发生率虽低,但病死率高。多药联合应用会导致出血风险显著增大,因此必须综合评估抗栓治疗与出血并发症的获益/风险比。机体形成的血栓可分为自身性血栓与接触性血栓[11]。自身性血栓多见于急诊室,是指生理性止血血栓以及动脉、静脉系统的病理性血栓; 接触性血栓多见于导管室,是指血液与身体以外异物接触所形成的血栓。对于未形成的血栓,以预防性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为主,对于已经形成的血栓,以抗凝血因子治疗为主。对于血栓,中医治疗方案中常采用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而现代医疗方案中主要采用少量服用阿司匹林等方式来防止血栓。近年来,抗血小板治疗在抗栓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临床人员所重视,目前获批应用于临床且被指南推荐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患者的抗血小板药物有3类[12]。传统的抗血栓护理主要针对患者所服药物进行护理,并未从患者角度出发,尤其是在眼科围术期抗血栓护理中大多仅关注血栓药物护理,未同时注重患者眼部的围术期护理及日常心理护理,进而大大影响了治疗效果[13-15]。

优质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16-18]。本研究中,实施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NIHSS平均得分为(8.7±2.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7±3.2)分(P<0.05); 观察组患者MBI平均得分(61.1±7.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0.3±7.3)分(P<0.05);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8.3%(P<0.05)。

综上所述,对眼科围术期抗栓治疗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抗栓眼部围术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为什么要做眼部检查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戴眼罩有助消除眼部疲劳
如何消除用电脑后的眼部疲劳
冠心病患者四联抗栓治疗出血风险的观察及护理
房颤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药物抗栓治疗进展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脑梗死应用辛伐他汀联合抗栓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