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与通信技术基础》课程建设情况

2018-10-31 10:29崔婧娜贾艳艳李静余瑞丰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7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

崔婧娜 贾艳艳 李静 余瑞丰

摘 要 针对5个月预选士官学习特点,特开设任职基础课程——《电子与通信技术基础》,以此向专业课程过渡。主要内容涵盖电子和通信技术的相关概念,帮助学员建立电类课程的必备基础知识。

关键词 预选士官 课程建设 任职基础课程

1基本情况

为适应预选士官培养目标要求,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专业人才为根本任务,以能力生成为目标,突出特色优势,实现专业基础教学向任职教育的创新拓展、有机衔接,开设了《电子与通信技术基础》课程。

1.1课程定位

《电子与通信技术基础》是预选士官各专业学员(5个月)必修的一门任职基础课程,是衔接基础和专业之间的桥梁,是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渠道,为后续的任职岗位课程学习打牢理论与实践基础。

1.2课程目标

本课程共计40学时,分为电工学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数字通信和电子技术工艺等五个模块。

通过学习,要求学员知道电子技术和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认识常用元器件,熟练使用常用仪器仪表,掌握工艺等基本操作技能;建立从实际到抽象的思维方式,培养理实一体化学习方法,养成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1.3教学起点分析

(1)文化基础较弱。高中阶段的知识掌握程度一般,甚至有部分学员仅有初中水平,受训对象对通信电路的基础知识了解较少。

(2)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求知欲较强,对科技发展、新兴技术等感兴趣,但对深奥的原理感觉难懂,不知道如何学习。

(3)喜欢动手实践,习惯形象化思维方式,对理论实践结合一体的知识内容学习兴趣较高。

2建设方案

依据部队岗位需求、人才培养目标和预选士官学员特点,以“理论够用、岗位适用、素质管用”为原则,设计以激发内在学习激情和兴趣,岗位应用为牵引的多定性分析、弱化定量分析的教学内容;以启发式和诱导式为主要方法,创新教学新模式和新方法。

2.1内容结构

在内容安排上模块之间顺序递进、逐级关联,在内容的选取上,突出基础性与应用性相结合,从电子电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入手,延伸到现代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相关原理和理论,最终整合成理论性和实用性兼备、功能性和完整性融合的通信电子任职基础课程内容。

其中,课程的理论学时与实验学时比达到了1:1,突出了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符合人才培养的特色。

2.2教学实施

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堂讲授、学员练习、总结提高、考核评价等环节。

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教学重点放在实验实施过程中的知识点和能力点的学习,以及应用知识点和技能操作层面上。

积极倡导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注重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采取启发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把知识的单向灌输变成双向交流,把填鸭式细讲变成启发式精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3考核方式

成绩为百分制,采用平时考核+课终考核的形式。平时考核占该课程成绩的20%,课终考核占该成绩的80%。其中平时考核成绩涵盖:课堂表现、问答讨论、作业完成和实践操作等;课终考核突出知识、技能和方法,全面、真实和客观地评估学员知识掌握和能力生成。

3主要做法

3.1教学内容改革

3.1.1配置“订单式”教学内容

按照不同专业需求量体裁衣,配置“订单式”教学内容。

以通信维修专业和网络安防专业的内容订制为例,通信维修专业较多涉及信号的放大、均衡等功能应用,而网络安防专业对该部分功能应用要求略浅,因此在晶体管放大电路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内容选择上,可分别配置相应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对接专业、按需施教”理念,增强了教学的灵活性、针对性。

3.1.2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教员通过参加每年的电子竞赛和各类培训研修班,掌握前沿技术,及时改进、充实教材内容,同时辅以相应的慕课、微课等资源,形成了新型课程教材体系。

3.1.3优化理论实践教学内容

优化组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多地通过实驗完成,减少理论课与实验课内容的交叉冗余。同时,在理论课中加强对实验现象的透彻分析,强化交叉融合,提高教学效率。

3.2教学方法改革

遵循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多种教学方法并重的思路。

3.2.1“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

主张通过完成一个个项目的形式,通过项目的完成来推进课堂教学的进展。在项目驱动教学法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带领下,投入到各个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的应用结合起来,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

以直流稳压电源实验为例,学生在完成该项目的过程中,实现了二极管、三端集成稳压器相关知识的获取,同时锻炼了学员利用万用表、示波器对电子元器件、电路工作情况进行检测的技能。

3.2.2探索发现式教学法

教学中多给学员获取直接经验的机会,采取探索发现式教学方法将使他们更容易、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以集成功率放大器为例,改变过去大量的理论分析和推导,将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应用知识放到实验中。以下列主线组织教学活动:引入主题(小音箱)——提出任务——个人实践(焊接小音箱套件)——观察分析,提出问题(音量为什么会被放大)——概念讲解——讨论应用方法,经验分享。

3.2.3分组实验教学法

在照明电路安装的实验中,将学员进行分组、每组不超过 7 人,分工合作,完成简单家庭照明线路的安装。既巩固了照明线路的安全常识,也体会到了制作的成就感。

4建设水平及成果

4.1制度落实

专业基础组定期开展集体备课、试讲等教学活动制度。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促进了教员专业发展,积累了课程资源,浓厚了教研氛围。

4.2锻造了一支“双师型”的教员队伍

选拔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

通过项目建设,采用集体备课,邀请专家听课,参加实验室建设讲座,参加各类技能竞赛等办法全面提升了教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培养了一支精理论、善实践、会指导的“双师型”教员队伍。80%以上的教员全程参与指导过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

承担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员先后进行相关的教学研究课题2项,(1)预选士官培训课程分级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2)预选士官任职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索研究;建设配套教材3部。

4.3教学条件建设

教学设施配套齐全,满足教学需要。建立了网络教学平台,对于该课程来说,实验预约、仿真实验、作品交流等更突出了该课程EDA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特色,成为了建设重点。

实验设备基本达一人一组,能满足开放式教学需要,具有高水平选做实验的设备与技术。

4.4培养了学员较为扎实的任职基础能力

通过本门课程的考核,学员的优秀率达13.8%,良好率达32.8%,不及格率仅为7%。反映出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强,实践操作的准确度较高。通过问卷调查,学员对本课程的满意度高。

参考文献

[1] 祁辉.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广东蚕业,2017,51 (10):43.

[2] 曲炜.军队院校课程建设研究[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279.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
优化措施,提高能力
发酵设备与实训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MOOC时代创新区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