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文化自信 推介公安文学

2018-11-01 07:24张友文
文学教育 2018年32期
关键词:公安人文价值观

张友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1]。中共中央、国务院第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强调:“要深入发觉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地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2]那么在湖北警官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开设公安文学选修课则是顺应时势,便于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充分发挥文化育警功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之一是创新,其自身与创新是内在统一的。恩格斯说过:“甚至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3]2014年秋,笔者在学院《公安文学选讲》课程,也算在全国地方公安院校中开先例,应属一项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活动。依笔者之见,创新公安文学研究和教学是时代助推所致,也是大势所趋。

作为通俗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安文学在学院中开设,也算是对“精英教育、经典教育、主流教育观念”必要的补充(此问题较复杂,非三言两语能道也)。笔者作为学院的一名教工,“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引自上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交锋日趋激烈。换言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黯淡了刀光剑影,却更加尖锐复杂,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行意识形态渗透,对我们既有的意识形态格局产生冲击和挑战。正是由于对这种挑战和冲击有着清晰而准确的判断,习总书记突出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的紧迫性,他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4],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而不能让其旁落。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防范西化分化图谋,有效影响国际舆论、消除误解、增信释疑,塑造国家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彰显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理念和发展道路优势,已成为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关注的重点课题[5]。

开设公安文学选修课,创新公安文学研究和教学就是为了回应西方敌对势力的挑战,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道德认同教育,保持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纯洁度。笔者现在学院工作,正好“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不应遗忘的一块阵地。面对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分化,必须增强阵地意识,防范对外开放条件下办学面临的各类意识形态风险,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坚持课堂讲授有纪律,用马克思主义占领课堂主阵地。教材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体现,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途径[6]。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德育和思想政治有许多交叉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应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7]。创新公安文学教学正好在高校这块主阵地上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笔者所从事的公安文学研究旨在提炼公安文学作品中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湖北警官学院章程明确规定: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培育良好校风学风教风。在学院开设公安文学选修课不仅可以大力推介公安文学,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而且可以提高警院学生的德育水平。

爱因斯坦说过,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情感,那才是最基本的,他们必须获得审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8]涂又光先生指出:中国高等教育的总规律可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9]一句话来概括。明明德是本体,新民是功用,止于至善是使命。只有明体达用,才能实现大学使命。涂先生强调,文明包括人文和科技;文明的区别在人文而不在科技,要重视人文及人文教育,办中国“的”大学。而忽视中国人文,没有中国文明“的”特色的大学,只算是“在”中国的大学,不算是中国“的”大学;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育人性,使人尽性,使人成为人;教育基础在家庭、在中小学,不能成为“拖油瓶”;人文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它使人提升精神境界,放开思维想象,这是创造者的心态,将其融入科技教育,奔向现代化,中国高等教育必然一片光明[10]。

高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第一前沿阵地,未来中国发展的好坏,从根本上看,取决于人才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则取决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想要取得价值观教育的最佳效果,必须多方面、全方位,从多重角度入手。在社会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显性教育所能解决的问题、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有限,隐性教育作为一种与之相对应的教育手段,越来越获得教育界的重视。[11]如果说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显性教育的话,那么开设公安文学选修课则是隐性教育。通过公安文学选修课这门课可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人文教育。

“以人为本”是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之目的。审美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辅助方法或艺术效应,其本身就是实证或实现人的生存理想的重要途径。美育目的在于人本化,即美育既以人的生存为出发点,同时也以人的生存为目的。当代审美教育观念充分肯定审美的人本主义取向,强调审美对于人的生存幸福和全面发展的不可替代的独特意义,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整性是审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关心人的生存和发展、尊重个性发展、促进个体的情感解放和精神自由作为审美教育的根本尺度。[12]

依愚见,公安文学选修课的开设相当于开展“通识教育”。毕竟文学就是一种关于人的学说,它最接近人性和人的生命本体[13]。况且,公安文学中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作为关键词,其精神内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目前,全国高校开展通识教育如火如荼,在学院开设公安文学选修课正当其时。

在恶搞流行,解构成风当下,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今天,传统价值观与顺应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出现矛盾和冲突,致使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甚至出现了诸如“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笑”价值观扭曲问题。

公安高等校院的学生作为中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具有怎样的价值观关系着国家命运与前途。在预备警官们心智尚未成熟的情况下,让他们接受公安文学作品中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则大大有助于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与此同时,开设公安文学选修课是提升警察人文素养的必然要求。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文学即人学,其核心即人文关怀,是提升人们人文素养的不二选择。一段时期以来,由于过分强调业务能力,毋庸讳言,相当一部分公安干警的人文素养的确有待提高。当前暴力执法、冷漠机械执法现象的增多,反映了部分干警人文素养的不足;社会上仇警心理的泛滥,人民警察公信力的降低等都是人文素养不足而引起的。公安工作的对象是形形色色的人,在当前警察职能向服务社会转化的时期,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应当深入人心,而以人为本也恰恰是人文素养的核心部分。所以,要提升人民警察的人文素养当首选文学,在公安院校设立公安文学专业、招收培养专门人才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同时可收到优化公安院校人文环境、涵养文学人才之功效。[14]

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公安文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警院学子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对于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对于培育警院大学生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功不可没。

在这浮躁的当下,部分国人精神颓废,道德沦丧,而富含忠诚意识的公安文学作品却带给国人信心与力量。文本中人民警察超常的意志力和忍耐力震撼人心,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彪炳史册,其精益求精、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让读者动容,其执著信念在如今信仰迷茫的天空下熠熠生辉[15]。

张友文近照

综上所述,在大力倡导文化自信的今天,开设公安文学选修课堪称真正的与时俱进。

注 释

[1]焦锋:《教育学基础与案例教程》,第106页,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年版.

[2]周文华:《美国核心价值观建设及启示》,第153页,出版社:知识产权,2014年版.

[3]转引自褚君玉:《历史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1985年第1期.

[4]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进展学习与探析》,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19页.

[5]黄丹:《习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思想的主要特色》,《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5年第3期.

[6]袁贵仁:《把握大势 着眼大事 努力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国高等教育》2015年(Z1).

[7]周文华:《美国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启示》,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版.

[8]萧练武,杨敬华:《中国语文·前言》,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10]罗海鸥:《创新中国的教育学——涂又光先生的教育思想》,《中国教育报》2015年9月30日.

[11]颜咏雪:《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培养的对策研究》(知网硕士论文),第44页.

[12]彭江虹:《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文学教育》2016年第7期(上),第42页.

[13]陈思和:《谈谈大学的人文教育》,《长江文艺》2015年第5期.

[14]赫兰国:《公安院校设立公安文学专业的可行性分析》,《河南教育(高教)》,2014年第9期.

[15]张友文:《21世纪公安文学核心价值观研究》,第125页,《文学教育》2013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公安人文价值观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我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市公安采风咏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人文社科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