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代农业 建设美丽乡村
——山东省兰陵县代村发展纪实(上)

2018-11-01 03:53冼秀丽,汤菲,王琳
农业知识 2018年38期
关键词:兰陵现代农业蔬菜

兰陵县代村是个建于东晋时期,有着1900多年历史的村庄。1999年以后,该村挖掘其历史、人文、区域、农业等资源优势,从发展现代农业入手,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拓展农业功能,以持之以恒的努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把一个古老落后的村落建成了一个处处焕发出生机的现代美丽乡村、现代农业示范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区。代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先进村镇”“全国生态家园富民行动示范村”“全国敬老模范村居”和“中国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村庄”等荣誉称号,分别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园区)”“全国十佳休闲农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和“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等。代村社区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传喜,继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后,日前又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2016年,代村集体企业实现产值12亿元,村集体纯收入达到7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万元。

探讨代村以发展现代农业促农村产业融合、强村富民的路子,对于美丽乡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发展现代农业,为农村产业融合奠定基础

代村地处城乡结合部,村域面积3.6平方千米,982户、3516人,耕地面积173.3公顷。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代村是著名的粮食生产先进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将土地分散到了一家一户经营,集体经济逐渐衰落,到1999年,村集体负债380万元。

面对这种窘境,该村进行了深刻反思,广泛征求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外出考察学习,分析优劣势,探寻经济发展路子。

1.解决规模化经营问题。1999年,该村先从保护土地入手,化解矛盾。妥善解决了多年存在的乱划、多占宅基地造成的土地分配不公和私自买卖承包地的问题,解决了村民在土地分配问题上的矛盾,出台了保护土地的“三不村规”:不卖出一寸土地、不破坏一分耕地、不乱划一户宅基地。此后,根据许多农民遇到的种地没效益、荒了可惜的实际,村集体开始流转土地,由大户及企业、合作社进行规模经营,先后流转本村及周围五个村的土地667公顷,土地经营规模及效益有了好转。

2.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土地产出效益。解决了土地规模经营的制约瓶颈后,该村就如何做强、做大农业进行了不懈探索。2002年,他们规划建设了“代村农业科技示范园”,引进一批合作社、农业企业进入园区,进行规模化经营。以转变生产结构为突破,建设了第一批温室,推广以越冬蔬菜为主的高效农业生产,建设了以观光采摘为主的果品基地,以花卉生产为主的苗木基地,新品种、新设备、新技术得到应用,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土地产出效率明显增加,现代农业发展有了雏形。

3.发展现代农业。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2006年,他们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编制了《山东省苍山现代农业示范园总体规划》,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依据。先后投资3亿多元,完善了园区的水、电、路、通讯、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引进了十几家合作社和农业企业进驻园区创业,建成了66.7公顷设施农业基地,1家年产3000万株的种苗工厂,4处蔬菜采摘园,15户花卉苗木基地,1家蔬菜加工出口企业,与上海蔬菜集团合作建立了66.7公顷的绿叶菜生产直供基地、上海世博会蔬菜专供基地。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园区培育了“九合韭菜”“银河草莓”两个著名品牌,取得了12个蔬菜绿色食品标志、1个有机食品认证标志。“九合韭菜”获得了山东省著名商标,产品打入以大中城市超市为主的高端市场,667平方米土地年收益4万多元。

4.延伸农业功能,促产业融合。他们把工作重点落在农业科技普及、农业科技培训教育,新品种、新设施、新型材料、生物防治、生物肥料的引进示范上。为此,建成2万多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发展立体栽培和多种类型的无图栽培,展示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农业物联网、水肥一体化、机器人劳作等技术;建设了4类设施农业基地,展示不同季节、不同蔬菜高效栽培模式;示范引进了100多个蔬菜品种;蔬菜生物防治技术普遍应用,蔬菜安全质量得到保证。建成了1万平方米、集教育培训为一体的农展中心,每年举办以合作社和农民为主的培训十几次。

二、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加快了产业融合步伐

现代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农业旅游与农业观光的兴旺。来园区参观考察农业、体验现代农业、体验农事生活、观光采摘的一批又一批,年接待人次达到20多万。这给了该村启示,也提供了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基础。2 0 1 2年4月,该村委托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总体规划及重点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兰陵现代农业示范园为基础,进一步充实完善以农耕文化、农事体验为主的设施,发展创新农业,打造田园风韵,着力增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元素,实现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的高度融合,走兰陵现代农业示范园和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共建之路,培育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支柱产业。

2013年开始,建设了1万平方米的“沂蒙山农耕博物馆”,集中展示了农耕历史、文化、工具、农业生产方式等,把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乡贤文化、文学艺术和现代科技等融入农业生产环境,增加了农业生产管理过程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建成1万平方米的“雨林王国”,集中展示热带地区的农作物、林木、生物、古老民族的风土人情等;建成了15万平方米的“竹林水岸”、200多公顷的油菜花基地、30万平方米的涵养湿地;发展采摘体验农业,打造了一批田园亮点,发展了多品类、多模式的蔬菜、瓜果、花卉和芳香类植物栽培,达到了一年四季可观赏、春夏秋冬可采摘的效果。建成“兰香东方”馆,弘扬兰花历史文化,培育兰花产业,引进各类兰花名品100多种,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一处观光景点。建设4万平方米的“沂蒙古街”,集观赏游览、体验农艺、购物为一体。

猜你喜欢
兰陵现代农业蔬菜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奇怪的蔬菜
山东兰陵县鲁城地区BIF型铁矿特征及找矿标志
蔬菜
中东省兰陵县尚岩镇初级中学红色文峰文学社
山东省兰陵县庭院经济研究所
兰陵∶圣王高地的精神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