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
——为整个学年做好充足准备

2018-11-01 07:48
江苏教育 2018年71期
关键词:第一课开学流程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关于班级管理的研究已经证实:一个学年最初几天工作的成效会为整个学年奠定基调。而“开学第一课”因其所处的特殊时段,而显得尤为重要。

“开学第一课”应该做些什么?如果班主任只是关注教室这一亩三分地,只是将审视的目光投注到儿童身上,不反观自我,不相信家长,不把主体地位还给儿童,那么,班主任必定形单影只,身心俱疲;我们的班级管理必定捉襟见肘,收效甚微。因此,“开学第一课”必须造势、蓄势、乘势,为一个学年做好充足准备。

那么“开学第一课”,究竟应该给谁上?按什么顺序上?上些什么?

在班主任工作中,每学期伊始,我都会面对不同人群上3节“开学第一课”:第1节,是给自己上的;第2节,是给家长上的。这两节课必须在假期即将结束时完成。第3节,是开学后的第一节课,那是给学生们上的。

一、明确目标——给自己上“开学第一课”

目标是管理的基本要素,是行动的先决条件,也是衡量行动是否合理的标准和尺度,它规定着管理活动的方向。20世纪50年代,美国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费迪南·德鲁克首先提出了“目标管理”理论,他认为,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作为班主任,如果我们没有明确的目标,我们的工作必然被轻视、被忽略。因此,明确目标,是我们在给自己上的“开学第一课”中首先要完成的。

1.明确班级目标。

明确班级目标,最为重要的是班级整体目标的确立。怎样确定班级整体目标?我们不妨问问自己以下3个问题:

图1 班主任确定班级管理目标应思考的问题及顺序

之所以首先自问“教育哲学”,是因为我们的信仰决定着我们的行为;之所以在“我的目标”之前,自问“学校育人目标”,是因为班级管理目标,不能与学校目标相背离;之所以这3个问题呈现顺时针循环往复的态势,是因为彼此关联,“我的哲学”必须服务于“学校目标”的达成,而“我的目标”又得建立在“学校目标”基础之上,让“学校目标”在班级落地。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的育人目标是“做有情有智大写的人”。学校对这一目标进行了具体的解读,即:灿烂的面容、美好的心灵、善思的大脑、灵巧的双手、规范的举止、健康的身体。针对学生们一方面都想担任小干部,一方面缺乏管理经验,工作简单粗暴等问题,学校二(1)班史老师以自己的教育哲学为基点,结合学校育人目标,将“人人都是小主人”确立为新学年的班级目标(见图2)。

史老师在班级管理目标体系的建立中,采用目标分解法,由上到下、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由宏观到微观地把总目标分解为众多岗位目标,使每个学生都有工作岗位,都能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都能知晓自己应当做什么、怎样做、达到什么标准和要求;把长期目标分解为近期目标;把综合目标分解为单项目标,形成一个多层次、多序列的目标体系。

图2 二(1)班学年管理目标分解示意图

2.划定行为边界。

在小学,班主任与儿童接触得最多,对学生的影响也最大,因此,班主任的教育理念、言行举止,都会关系到一个班级学生的现在与未来,关系到他们的前途与命运。因此,班主任厘清认识、划定边界、明确自己的“权力清单”,也是“开学第一课”应关注的。

教育部2009年颁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是这样界定的:“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根据这个界定,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是“思想道德教育”和具体班级的“学生管理工作”,目的是引领“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作为班主任,在开学伊始,要明确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到什么,不能做到什么,厘清自己的权力“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才有可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见表1)。

表1 班主任权力清单

二、形成合力——给家长上“开学第一课”

众所周知,教育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部分组成,而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既是摇篮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对孩子的人格形成、道德观念树立等有着直接和持久的影响。

可是,当前中国的家庭教育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不全面,家庭教育仅仅关注孩子的学业;二是不均衡,不同家庭拥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水平的差异。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务必在开学前,给家长上一节“开学第一课”,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老师们一定犯了难:我刚刚接班,对孩子都不了解,我跟家长谈什么?新学期刚开始,万事待办,哪里有时间给家长上课?开学初就召开家长会,无此先例……其实,这节“开学第一课”完全可以依托现代通讯方式,通过发布一封公开信的方式进行。这封信,必须传递以下信息:

1.感谢与尊重。

我始终认为,家长、儿童、学校拥有共同的中心,那就是儿童。因此,和家长们建立友好的关系,创建开放的、双向的交流,应该被放在优先的地位进行考虑。这样,即使偶尔产生分歧,家长和班主任也不会相互指责,而是把对方看作帮助学生取得成功的合作者。

2.介绍与分享。

广而告之班级目标。目标具有强大的激励引导功能。在目标确定后,由于它能使人明确方向看到前景,因而能起到鼓舞人心、振奋精神和激发斗志的作用;在目标执行过程中,由于目标的制订都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挑战性,必须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因而有利于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所以,开学伊始,务必做到班级目标人尽皆知。

广而告之重要制度。为了使家长全面了解班级管理思想及举措,学期伊始,就要把班级规则、请假制度等以公开信的方式告诉家长,这能够有效避免家长的误解(见图3)。

图3开学初致家长的公开信——宣布班规

广而告之联系方式。加强家校联系,促进家校配合,已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学校、家庭的共同需要。在继续发挥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作用的基础上,组建班级群、发送E-mail、建立班级网站等,发掘现代信息工具的功能,开辟家校联系新渠道,是班级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3.倾听与改进。

鼓励家长们就班级工作畅所欲言。当家长们意识到,他们的观点被倾听并且被理解时,教师和家长们之间的信任就得到了发展。最终,学生会从学校和家庭良好的交流和有效的工作关系中获益。

三、蓄势待发——给学生上的“开学第一课”

给自己上开学第一课与给家长上开学第一课,都是为了给学生上开学第一课奠定坚实的基础。怎样高效利用这40分钟,让“开学第一课”吹响新学年奋进的号角,需要我们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慎之又慎。

经过团队研究,我们认为,以下3项内容是给学生上的“开学第一课”必须完成的。

1.共同制订班规。

目标管理的关键在于在全体成员的积极参与下,确定共同目标,并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上而下保证目标实现。因此,班级全体成员都应遵守的行为标准或者期望——班规就必须共同制定。

给自己上的“开学第一课”,班主任已经明确了班级目标、草拟了班规;给家长上的“开学第一课”,以公开信的方式展示了奋斗目标及班级规则,提前请家长与孩子进行讨论、发表意见;给学生上的“开学第一课”,就应以此为基础,共同讨论3个话题:

表2 开学第一课谈论话题一览表

每一个活着的动物或者人,时刻都在尽力保持着自己的两种生存空间——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这种空间与外界的界限,也称作疆界。相对有形的物理空间,我们每个人还需要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空间。明确班规,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是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疆界,发展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保证目标实现。

2.重温操作流程。

流程是被认可的在教室中完成特殊任务的方法。熟悉流程,将有助于我们和学生之间分享对于一个活动的理解,把教室环境的复杂性减少到了一个可以预知的结构,有效地使用时间。

“开学第一课”需要研讨的3个问题,均可以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小组活动是有具体操作流程的(见图4),借此正好可以进行回顾与演练。

除了小组活动外,班级管理中所涉及的操作流程还有很多,例如:收发作业流程、班级助手工作流程、使用公共设施流程……在开学后的前几个星期里,在开展每一种工作或活动之前,我们都要和学生一起复习操作流程。与其仔细地检查一个活动或者注意学生有没有正确地执行流程,不如在他们开展活动之前,提醒他们必须注意的行为细节。

3.确立个人目标。

目标管理成功的秘诀主要在于把组织目标变成员工的个人目标,变“组织要我干”为“我要完成自己的某项任务”,调动其积极性去实现个人目标,从而使组织目标得以完成。同理,班级目标能否实现,与每个成员能否实现个人目标息息相关。

我们依托SMART原则,设计了一个“向着目标前进!”的九宫格(表3):

图4 小组活动流程示意图

表3“向着目标前进!”个人目标确定九宫格

上好“开学第一课”背后的重要意义远远大于活动的本身。给学生们上的“开学第一课”绘制了蓝图,抖擞了精神,储备了动能,规范了程序,为新学年开好头、起好步。

猜你喜欢
第一课开学流程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早上第一课
开学啦!
开学了(2)
家教第一课:有话好好说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科学第一课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析OGSA-DAI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