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宣城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

2018-11-02 06:56吴飞龙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14期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防控对策宣城市

吴飞龙

摘 要:该文介绍了2018年宣城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情况,总结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分析了发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原因分析;防控对策;宣城市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4-0080-02

宣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皖南山区和长江下游平原的结合部,地势南高北低,地貌复杂多样,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2018年全市小麦种植面积3.93万hm2,小麦种植以撒播为主,主播品种为宁麦、扬麦、镇麦系列,因年前小麦播种推迟和多雨天气等因素影响,总体生育期较往年略偏迟。2018年,全市小麦赤霉病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49万hm2,病田率达85%~100%。其中,宣州、郎溪、广德、宁国平均病穗率分别为14.6%、8.8%、4.9%、10.4%,全市加权平均10.6%;平均病指分别为4.25、2.54、1.64、2.99,全市加权平均3.2;平均病粒率分别为0.48%、1.31%、0.5%、1.86%,全市加权平均0.67%。本文分析了2018年宣城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和发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1 发生特点

1.1 前期轻、发展慢,后期显症集中、发展快 据调查,4月16日前各地均未见病穗。宣州、郎溪、宁国分别于4月16日、24日、23日初见病穗,5月2日,各地病穗率一般为0.2%~3.8%;5月8日,病田率达85%以上,病穗率宣州、郎溪、广德、宁国分别为3.8%~11.0%。

1.2 早熟品种显著轻于中迟熟品种 据宣州区调查,早熟小麦平均病穗率为7.2%,病指为1.85;中迟熟小麦平均病穗率为18.1%,病指为6.85。早熟比中迟熟小麦病穗率、病指分别低60.5%、72.9%。

1.3 病症多样化 主要表现为病穗、秆腐、穗腐。病穗是抽穗扬花期(传统预防期),病菌侵染小穗和颖片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形成病穗;秆腐是孕穗至抽穗前,病菌侵染穗下第1、2节,在叶鞘上淡褐色至红褐色不规则形斑或向茎内扩展形成杆腐;穗腐是小麦进入灌浆后,在小穗和颖片上产生的病斑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后扩展至穗轴,湿度大时,病斑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形成穗腐。

1.4 传统轻发区发生加重 广德县为宣城市小麦赤霉病传统轻发区,2013年以前总体轻发,且2009年前均为零星发生,但2018年明显加重。据统计,广德县2018年平均病穗率4.9%,分别为2011—2013年均值、2014年、2015—2017年均值的9.8倍、3.6倍、2.1倍;平均病指1.64,分別为2011—2013年均值、2014年、2015—2017年均值的8.2倍、1.0倍、4.2倍。

1.5 施用化肥过量田明显重发 由于宣城市2017年秋季小麦播种普遍偏晚,2018年春后总体长势较差,部分农户为追求高产,大量补施化肥,造成后期小麦贪青晚熟,赤霉病发病加重。据宣州区2018年5月4—11日调查,施用化肥过量田病穗率19.3%,病指5.54,均为施肥正常田块的3.4倍(病穗率5.7%、病指1.64)。

1.6 区域间发生差异大 平均病穗率,宣州、郎溪、宁国分别为14.6%、8.8%、10.4%,广德为4.9%;平均病指,宣州、郎溪、宁国分别为4.3、2.5、2.9,广德为1.6;平均病粒率,郎溪、宁国分别为1.31%、1.86%,宣州、广德分别为0.48%、0.5%。与2017年相比,郎溪、广德、宁国高22.4%~72.3%,宣州低5.9%。

1.7 不同“类型田”差异大 未防田(漏防)、防1次田、防2次田发生程度差异大,且以防2次田防效最显著。据统计,各地平均病穗率,未防田(漏防)、防治1次田、防治2次田分别为16.0%~79.5%、3.2%~18.1%、1.4%~8.4%;平均病指,未防田(漏防)、防治1次田、防治2次田分别为4.6~34.6、1.35~5.44、0.3~2.3;平均病粒率,未防田(漏防)、防治1次田、防治2次田分别为2.1%~6.5%、0.2%~3.2%、0.1%~1.4%。病指防效,防治1次田、防治2次田分别为48.7%~89.5%、71.3%~94.7%。

2 原因分析

2.1 田间菌源广泛存在 小麦赤霉病近年在宣城市重发频率高,加之冬闲田面积增加和秸秆还田推广,田间菌源显著高于常年。据4月初调查,宣州、郎溪、广德、宁国丛带菌率分别为52.0%、18.7%、10.4%、26.6%,枝带菌率分别为13.2%、2.9%、1.8%、1.8%,宣州、宁国分(下转157页)(上接80页)别比近3年同期均值高28.5%~54.4%、40.3%~84.0%。

2.2 主栽品种抗性不强 宣城市小麦种植品种大多为宁麦系列、镇麦系列、扬麦系列等对赤霉病抗性不强,再加上因播种期不同,生育进程不一,抽穗扬花期遇阴雨天气风险大。

2.3 发生侵染期拉长 赤霉病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侵染发病,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等,特别是小麦孕穗期至灌浆期气候条件适宜侵染发生危害表现显著,增加了赤霉病病症类型和重发流行风险。

2.4 气候条件总体适宜 在小麦孕穗期至灌浆期,适宜的温度、降雨量、田间湿度等气候条件对赤霉病的发生起关键性作用,再加上宣城市部分区域为山区,山区特殊小气候早晨雾、露重,空气湿度大,非常利于赤霉病病菌孢子萌发侵染。以宣州区为例,4月1日至5月10日小麦处于孕穗至灌浆期,日平均温度为13.0~24.5℃,累计降雨日22d(合计175.5mm),占总日数55%,相对湿度85%以上的日数占53%左右。

3 防控对策

3.1 加强组织领导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上重大流行性病害,一旦发生流行将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今后要组织成立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领导组和制定印发相应的防治预案,加强工作领导部署,召开防治工作会议,抓好防控工作督查,切实保障小麦的生产安全。

3.2 种植抗(耐)病品种 在充分考虑高产、优质的前提下,根据区域特点,推广大力选用赤霉病抗(耐)性较强的品种,压缩中感以上品种种植面积,提升对赤霉病的抗性水平,降低病害流行风险。

3.3 实施健身栽培 秸秆充分粉粹,深耕(25cm以上)掩埋,并清除地面残留稻桩,提高整地质量。适期早播,错开孢子释放高峰期。适墒适量播种,合理密植,科学运筹肥水,培育壮苗,保证小麦抽穗扬花期整齐,科学选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小麦抗逆性。

3.4 狠抓监测预警 测报工作是植保工作的基础,是防治决策的重要依据。今后要加强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完善监测点建设,建立健全监测网络,确保测报技术人员在岗。要实行测报对象专人负责制、重大病虫发生趋势预报集体会商制、发生防治信息定期汇报制和防控工作通报制,积极联合气象部门会商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及时发布预警,科学指导预防。

3.5 做好宣传发动 要积极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短信、微信、明白纸、培训班等途径,广泛宣传普及小麦赤霉病发生信息及防治技术,提高农户预防意识,确保小麦关键期的防治到位率。

3.6 科学开展预防 一是全面实施2次预防,首次用药掌握在小麦扬花初期(见花打药),第1次药后5~7d第2次防治。二是优先选用防治赤霉病兼治小麦叶部病害的复配制剂,如氰烯菌酯·戊唑醇、戊唑·咪鲜胺、咪锰·多菌灵、苯甲·多抗等。三是按药品说明书推荐用药上限用足药量,药、肥、生理调节剂混用、各计各量,对足水量,对准穗部,一喷多防,保粒增重。同时做好轮换用药,延缓抗药性、提高防效。

3.7 示范推广新药剂、药械 近年来,一些好的种子包衣(拌种)剂、复配药剂得到了大量推广应用。据统计,在2017年全市植保机械保有量中,背负式机动药械、大型机动药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无人航空施药机分别比2012年新增6162台、81台(套)、37台(套)、17架,淘汰老式手动药械58415台,一些能有效提高藥剂利用率、病虫害防效的新药械正逐步加快植保机械更新换代,今后要继续加强新药剂、药械示范推广。

3.8 推进病害统防统治 继续坚持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原则,大力发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加强对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的培训和指导,在病害防治关键期,发动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投身于小麦赤霉病应急防治工作中去。同时,做好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区的建设,强化统防统治示范区的示范带动作用。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小麦赤霉病防控对策宣城市
关于宣城市国省干线公路桥梁定期检查的几点认识
基于GIS的宣城市地质灾害等级预报预警系统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司法局五星司法所
校园网贷风险及其防控对策探析
试析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存在的风险及防控对策
宣城市蔬菜流通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