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与自由

2018-11-02 10:23何佐晨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河床车门河水

何佐晨

2018年1月5日,由蚌埠南开往广州南站的G1747次列车在合肥站停站办客时,一名带着孩子的女性旅客以等老公为名,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铁路工作人员和乘客多次劝解,该女子仍强行扒阻车门,造成该列车晚点发车。根据这则热点新闻,谈谈你的看法,完成一篇作文。(选自《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8年9期《高铁怎能想拦就拦?》)

孔子和子路之间,曾经有过这样一次对话。在落难时,子路问了孔子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君子亦有穷乎?”孔子的回答是:“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即“君子在不得志的时候也能安贫乐道,不失节操;小人在不得志的时候,就会想入非非,胡作乱为”。君子约之于礼,礼就是规则,一个“约”字,让君子在即使穷的时候,也不会乱了方向。

“滥”即河水泛滥。河水在河床里面走,它是有方向、有路径、有规则的,它是能够收束住自己在一个固定轨道里自由行走的。河床、河岸就是对水的约,礼就是对我们人生之路的约。没有这个约,就可能像河水泛滥一样,河水一旦泛滥,不仅自己没有了方向,也失去了自由,还会给这个世界带去灾难。

由此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没有规则就没有自由可言,对规则的遵从不是对自由的毁灭,恰是对自由的保护。自由不是为所欲为,没有限制,恰恰是在有限制的条件下从心所欲,自在的存活。“从心所欲不逾矩”,应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修为。

但很多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有时候需要人付出生命的代价,才能警醒一些人。游客为图方便无视警示标识下车而遭受老虎攻击,为少花一张门票钱翻墙进入动物园而不幸命丧虎口;女教师为让丈夫赶上高铁不惜用脚卡住车门导致全车延误……这些年的社会热点,正是对规则与自由的双面反证。

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虽不常见像高铁扒车女罗某那么极端的行为,但本质上属于挑战规则的现象普遍存在。如机场里有些乘客迟迟不登机影响飞机的正常起飞,甚至因为航班晚点或者取消,就对机场工作人员大打出手;公路上行人对红绿灯熟视无睹,乱闯马路;等等……各种各样挑战规则的行为不胜枚举。 规则之所以常常被挑战,跟不守规则成本太低大有关系。如在“高铁扒门”发生的当时,这位当事人并没有立即受到强有力的制裁。无论是安保人员、乘务员还是乘警,都主要采取了劝导的方式,并没有采用强制手段将其带离高铁车厢,这也是让其扒门得逞的重要原因。

要培育人们遵守规则的意识,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就要维护规则的严肃性,使遵守规则者获益,挑战规则者付出代价。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我们社会有法律,有规矩,缺少的是不折不扣的执行,也正是监管部门的疏漏和软化,让违规者心存侥幸,“我以为……”“我没想到……”“我只想……”这样的回复不绝如缕,得以搪塞。法律的执行需要人情的温度,更需要严格的力度,执法部门对破坏规矩的行为寸理必争,监督部门对破坏规矩的事件实事求是,法律得以實施,惩处得以践行。真正做到“法之必行,行之必效”。

“浑然天成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规则与自由的关系事关我们所有人,值得我们一生不断去探索,不断去提高自己对此的认识,培养自己对规则的遵从之心,以及对规则之下自由的热爱!作家梁晓声说,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座右铭!

(编辑:李跃)

文章以孔子师生对话引经据典,以河水与河床形象比喻,对现实社会焦点问题剖析原因,以层层递进的写作手法阐述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明确观点。文尾作者呼吁社会个体遵从规则、提升修为,政府有效执行规则、监督规则,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解决问题”,倡导正能量,立意鲜明。

固守传统当然重要,但无论年龄多大,都可以从头开始创造自己的传统,想想,那些传统,就是一代一代的人坚持下来的。做任何事情,只要坚持下去,也会成为后来人的传统。(选自《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8年9期夏殷棕《新的传统》)

猜你喜欢
河床车门河水
车门气密性对风噪的影响分析
深水浅覆盖层倾斜岩面河床围堰设计及应用
情系卫河水
清清河水映菊乡
人机工程仿真技术在车门装焊工序中的应用
荣威350车右前车门异响
ArcGIS在河床冲淤量分析中的应用
河床下伏采空区岩移规律及治理方案研究
河床与浪花(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