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材为依托,构建高效课堂

2018-11-05 01:44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9期
关键词:课本习题题目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 俞 鸣

以教材为依托要求教师要基于课本,但高于课本,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培养自己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习惯,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学会本堂课的内容,而且能教会学生使用数学思想进行数学学习。本文将通过三方面阐述如何依托教材,构建高效课堂。

一、把教材内容综合化

教材的定理公式等的排布都比较松散,学生对于它们的整体应用没有完整的认识,以至于学生顾此失彼,不能建立知识体系,让知识联系起来,导致学生解题思路单一。因此教师要整合书上的一些定理公式,以完整的体系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于课本的知识点有自己的理解。如在数学必修一第二章《函数》中,在复习时我们最好设计一道综合性的题目,把教材中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例:已知偶函数f(x)在区间[0,+∞)上是单调增函数,则满足的x的取值范围是( )

分析:本题综合性较强,主要考查了函数的三大性质:奇偶性、单调性、定义域。解题时要注意利用单调性时定义域的选择,否则容易出现错误,另外,此题还容易出现漏解的现象,即2x-1可以在负半轴上,也可以在正半轴上,因此在解题时要考虑这两种情况。

这道题综合性很强,同时考查了一章中的多个知识点,让学生对本章知识的运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只需要一道题便可复习全面,不用针对每个知识点单独进行习题训练。教材的内容是一成不变的,但是只要我们善于运用,让教材变活,所得到的效果一定会有所不同。

二、升华教材习题,发散学生思维

教材的课后习题往往是针对基础知识设计的,很多都是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记忆公式的题目,如果不断地用教材上的题进行巩固练习,不仅得不到很好的训练,还会使一部分学生产生骄傲的情绪,认为数学太简单,不再去认真思考。为此,我们必须在备课时不断地刷题,把一些有难度的贴合教材知识的题目摘出来,在课上作为拓展学生能力的题目,让学生的思维绷紧。

例如对教材例题进行改编深化:原题为必修1第44页复习参考题第八题:设求证:改编:设在R上的函数f(x)满足求 f(2)+f(3)的值。

三、通过教学反思,灵活使用教材

对于自己的课堂尝试,我们要进行记录并总结反思,自己对于教材的挖掘和延伸哪里做得不到位,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并回想课堂中学生的表现,是否符合自己预想的目标。在教学反思时,我们需要反思各个方面,教学反思是我们不断进步的途径。

1.关于学生感知的反思

在教学中,学生对于知识的感知程度都不尽相同,对于知识的理解存在已知和未知两方面,已知即根据自己以往的学习知识和学习经验对陌生的知识进行理解,这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因此我们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学生群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既要照顾起点低的学生,又要注意提拔起点较高的学生,让所有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这是在教授教材内容时的第一个重点。在教学时所有学生都会存在疑惑,这时就出现了第二个重点,如何把学生未知的东西转化为学生已知的东西,让学生理解?这就联系到了如何根据教材进行灵活创造的问题,有些知识只根据教材是无法让学生明白的,因此我们要通过其他途径与教材研究相结合,给学生更多理解知识的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方法中选择自己能接受的进行理解,最后掌握知识点。

2.关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反思

在班级里总会出现理解比较快、思维迅速的学生,他们总是希望自己能学得更多一点,因此会出现自学的情况,有不懂的知识会来请教老师,这时老师要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适当地给予帮助,既不能一票否决学生自学探究的行为,也不能盲目地让学生自己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还会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学生喜欢做难题来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总是花费大量的时间钻研,老师要适当鼓励学生这么做,但是要有所限制,不能让全班同学都去仿效一位同学不断钻研,这是一个学习度量的问题,我们要让学生的自主探究限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从教材出发,经过我们的精心设计与探索,把各个阶段变得与众不同,让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另外,我们在进行创造性教学的同时一定要不断进行反思,把以教材为依托进行创造性教学做得更好,为构建高效课堂做出自己的努力。

猜你喜欢
课本习题题目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