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 长跑缘何成功

2018-11-06 23:13刘国栋
新体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埃塞俄比亚长跑俱乐部

刘国栋

金秋9月,北半球迎來马拉松的美好时节。肯尼亚著名选手基普乔格在德国柏林马拉松比赛中以2小时01分40秒创造史无前例的好成绩。与此同时,在北京马拉松比赛中,肯尼亚近邻埃塞俄比亚的选手取得男子组金牌,形成世界长跑比赛中肯尼亚选手和埃塞俄比亚选手唱对台戏的独特场面。

媒体早有对肯尼亚选手在世界长跑运动中成功的报道,但对埃塞俄比亚选手成功的研究则有欠深度。经过多年的探究,不少体育权威和医疗专家指出,埃塞俄比亚的长跑成功有地形和贫穷的影响,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好成绩来源于家族传统、刻苦努力、精确计划、适应环境和不断创新。

家族传统

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形和较为艰苦的生活环境,可能是埃塞俄比亚长跑成功的原因,但长跑传统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多次荣获奥运会长跑冠军的蒂鲁内什·迪巴巴是让自己的家乡贝科吉感到自豪的姑娘。这位女英雄认为:“长跑是我们家族的传统,也是我的职业,更是我人生娱乐的来源。”长跑使迪巴巴成了世界体育名人。

长跑传统在迪巴巴的家族中流传已久。姐姐埃杰加耶胡·迪巴巴获得过奥运会长跑比赛的奖牌,妹妹根泽贝·迪巴巴获得过世界青年越野赛冠军,弟弟德杰内·迪巴巴也是世界著名中长跑选手,表亲德拉图·图鲁曾获奥运会女子10000米比赛金牌,另一位表亲贝克鲁·迪巴巴也经常登上世界长跑比赛的领奖台。

迪巴巴家族并不是贝科吉地区唯一的传统长跑家族。世界纪录保持者科内尼萨·贝克莱虽然出生于富裕家族,但对长跑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曾多次获奥运会金牌。贝克莱和迪巴巴成功的重要原因是遇到了埃塞俄比亚最为出色的长跑教练森塔耶胡·伊舍图。迪巴巴说,伊舍图知道图鲁和她有着家族的长跑传统,于是鼓励她参加长跑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伊舍图发现迪巴巴确实是一名可造就的长跑运动员。

一个家族在某一方面的成就突出会带来连续的成功。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伊舍图教练职业的巅峰,他的弟子迪巴巴和贝克莱双双登上领奖台。贝克莱在2010年受伤,2012年伦敦奥运会退居10000米比赛的第四名,但是同样受教于伊舍图的贝克莱的弟弟塔里库·贝克莱为埃塞俄比亚获得了10000米比赛的铜牌。此外,迪巴巴在世界田径锦标赛和世界越野长跑比赛中也夺取了多枚金牌,多次将肯尼亚选手甩在后面。

刻苦努力

埃塞俄比亚运动员全身心投入到长跑中,格布雷塞拉西是一个让人永不忘怀的长跑之王。在近20年的长跑生涯中,他多次获得世锦赛、奥运会和其他重要比赛的冠军。

格布雷塞拉西毫不掩饰地指出,他的成功秘诀有三:全身心投入,刻苦训练,在比赛中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而刻苦训练所起的作用最大。“想在任何事业中获得成功,刻苦努力最为重要。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绝不退缩,只有这样,才能够有坚强的意志。”这是格布雷塞拉西和生活在贝科吉的埃塞俄比亚长跑者遵循的法则。

为了生活,格布雷塞拉西开办饭店、商业公司,进口汽车,建立体操馆,多种经营渗透到埃塞俄比亚的不少领域,但是他坚持每天清晨长跑。在他看来,只要没有退役,就将坚持下去。

一位埃塞俄比亚长跑者认为,平常和一般的训练难度太小,太舒适,夜间在山坡上下奔跑是训练的最佳时间段。为此,他夜间起床,街上很少见到人影,虽然清晨3点太早了。这个时候起床也是对运动员刻苦精神的考验。一次训练时,他患了伤寒,仍然在凌晨跑入森林。森林内温度很低,为了出汗,他穿上两件运动衫保暖。队友问:“你这样做是克服伤寒的好办法吗?”他爽快回答说:“这样跑步总比在床上睡觉好。C罗如果患上伤寒肯定会休息,不参加比赛,但是埃塞俄比亚人会继续工作。”

多少次,这位长跑者来到山顶,蹲伏下来,抱住前额,头昏眼花。队友再三劝他回家,但他仍然坚持跑下去。对于埃塞俄比亚的长跑运动员来说,感冒和伤寒是经常出现的。按照他们的土方法,重感冒时在鼻孔上塞进大蒜,也不间断训练,认为这样可以更加强壮。这与科学道理似乎不相容,但他们就是愿意忍受痛苦,继续下去,而不埋怨。

适应环境

多年来的宣传给人们留下印象,似乎只要在肯尼亚或者埃塞俄比亚的丘陵地区接受一段时间训练,就可以适应世界各地的比赛环境,取得优异成绩,东非成为世界长跑圣地。

事实并不完全如此。埃塞俄比亚的长跑专家认为,在这里训练无非是要提高适应能力,以应付世界各地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比赛毕竟在世界各地而不是在埃塞俄比亚的训练营地区举行。英国记者跟随着埃塞俄比亚运动员训练一段时间发现,他们的长跑训练机制非常先进,目标非常准确,重点之一就是教会运动员如何适应各地的比赛环境。

这位记者写道:“凌晨3点15分,四周一片漆黑,在寒冷的空气中,我呼出的气很快变成薄雾。我的埃塞俄比亚朋友法希尔正在室外的水龙头前洗脸。他的正式工作是在一家建筑工地当保安。对我不食其言,按时起床参加他们的长跑训练,他感到吃惊。我们慢跑到一座教堂,然后默默地从山坡上跑下。我发现,如果跑步时不时看一下脚,而不是山顶,好像山顶的距离缩短了一些。经过一个小时的奔跑之后,法希尔停下来,然后缓缓跑回家中。他对我说:‘现在,你应当来个冷水浴,然后睡上一个好觉。你首先需要学会的是如何适应环境。”

这位记者回忆说:“有一次,周六清晨5点45分,光线不足,看对面的人还不甚清楚。我见到特科尔马利亚姆,他的住所离这里有20公里。我問:‘你到这里干什么?他说:‘我来这里是为了这座山坡。他解释说,这座山坡是奥运会5000米和10000米金牌得主蒂鲁内什·迪巴巴经常训练的地方。在埃塞俄比亚,人们对培养过名人的山丘特别信服,不少运动员经常前往格布雷塞拉西留下足迹的恩托托山地区训练。”

此外,他们到这里训练是看重这个地区的空气质量。一位多次参加波士顿马拉松比赛的运动员说,这些丛林的气候条件与波士顿很相似,平常比埃塞俄比亚的其他地方冷一些。在这些地方训练会感到冷和不适应,但能学会适应波士顿的自然环境。

选材严格

不少人认为,东非,特别是埃塞俄比亚,人人都是长跑的料,其实恰恰相反。在埃塞俄比亚,真正的长跑天才也是凤毛麟角、百里挑一的人物。

社会的发展影响到埃塞俄比亚的长跑运动,现在已不是突然就会冒出一个长跑明星的时代,埃塞俄比亚的长跑训练方式也从个人制过渡到教练制和俱乐部制。俱乐部带有浓厚的商业气息,培养出来的运动员能参加世界各地举行的长跑比赛,获得相当丰厚的利益,与俱乐部分享。让运动员出类拔萃,俱乐部首先要严格选材。

在埃塞俄比亚,长跑后生加入俱乐部接受培养,必须经过严格测试比赛。有一次,一家俱乐部选拔3000米长跑人才。一位年轻人赶来时,发现已经有80人在排队等候。他被告知,俱乐部只吸收测试赛中前三名的选手参加训练,如果获得第四名,那就明年再来。从当地俱乐部上升到地区俱乐部,再经过遴选,才能够来到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才能够参加国内外比赛,乃至登上领奖台。

欧洲媒体认为,埃塞俄比亚长跑运动员的遴选制度非常先进,超过现在欧洲大多数国家。即使欧洲国家出现成千位年轻人争取参加全日制长跑训练,也难以造就世界闻名的长跑明星,因为选材体制和社会情况不同。所以,这样的做法会在世界各地逐渐推广。

从容面对

埃塞俄比亚在近几十年里产生了无数长跑明星,而且这个成功会延续下去,因为年轻人中不断涌现出高手,对长跑运动有更为深刻的认知。他们热爱长跑,相信长跑能够产生利益,但是不贪心,面对成功和失败态度从容,奥运冠军比基拉就是个典范。

1960年9月10日,在罗马奥运会上,比基拉在一群马拉松运动员身前领跑。紧随其后的摩洛哥选手拉迪无论如何努力,总是赶不上赤足奔跑的比基拉。最终,比基拉以2小时15分获得金牌,打破奥运会纪录,将成绩提高了将近8分钟。本来,比基拉没有入选埃塞俄比亚马拉松代表队,因为正选队员生病,他才成了临时替补队员。

1969年,一场可怕的车祸造成比基拉身体瘫痪。他说:“成功的男人会遇到悲剧,这是上帝的意志。我获得了奥运会金牌,这是上帝的意志,然后我遇到车祸。我像接受奥运胜利一样接受这场车祸悲剧。”他的经历显示出埃塞俄比亚运动员的乐观情绪和高尚精神境界。

吃好睡好

不少人将埃塞俄比亚在长跑运动中的成功归结为基因、地形和赤贫的生活状况。前两个因素大多是科学家的观点,有些道理。后一种因素表面上似乎有理,实际上是一种无知。埃塞俄比亚长跑运动员总是向外人解释说,赤贫的人成为长跑高手是不可能的。长跑运动需要运动员付出极大的力量,训练和比赛之后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吃有住是成才的起码保证。

在亚的斯亚贝巴,一位热爱长跑的理发匠说:“埃塞俄比亚人缺钱,如果有钱的话,我们能够造就更多的长跑明星,但是参加长跑的绝对不是那些吃不上饭的人。”

对他们来说,吃饱饭是第一需求,然后是休息。虽然并不要求豪华的住所,但保证休息是俱乐部和教练必须考虑的问题。人们总是告知新来者,千万不要在晨练之后到处闲逛耗费体力,要绝对保证休息。

精心安排

有人以为,埃塞俄比亚长跑运动员孤独地在荒原上奔跑,一连几个小时,像在傻练。其实不然,他们的训练安排是精心设计的。

一位埃塞俄比亚长跑运动员说,我们坐两个小时的公共汽车,练上几个小时,再乘坐公共汽车返回住地,这种现象并不新鲜。埃塞俄比亚人不相信天才的说法,他们相信“适应”。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正确的做法,人们就能在长跑运动中取得进步。许多教练和运动员经常研究环境与运动的正确结合,以便通过训练得到最大的收益。比如,恩托托山的空气沉重程度,空气与森达法草原之间的关系;森林的寒冷与阿卡吉地区的热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毕竟两地的海拔高度差距约800米。乘坐公共汽车一连几个小时,找一块适应训练的场地是一件寻常之事。环境是埃塞俄比亚人长跑成功的因素之一,那些不利的自然环境也为长跑者适应环境、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增加了对付困难的能力。

许多时候,埃塞俄比亚人的长跑训练在森林中进行,在陡峭的山坡上挣扎,手抓树根,跑步穿过扎人的荆棘灌丛,有时腿上和胳臂上流着血。有时候,他们在鬣狗经常大批出没的地方训练,遇到鬣狗时,他们就大笑起来,拿起石头抛向鬣狗。为何选择这样的艰难之路训练,一位教练指出:“这是我们精心计划想出来的办法,无非是告知运动员,不可能一开始就诸事顺利,只有经过跌宕起伏,才能够获得成功。”

集体精神

表面上看,长跑是一项十足的个人运动。但是,从近些年埃塞俄比亚长跑状况来分析,集体主义是成功秘诀之一。他们认识到:“一切都需要变革,必须向他人学习。”他们经常说:“单独训练仅仅为了健身。真正加入长跑队伍,人人都需要向他人学习。”

大多数长跑者开始在乡村训练营接受训练,然后参加城市里的俱乐部和管理团队。单独长跑就像吃独食一样,几乎为社会所不能接受。在埃塞俄比亚,经常能够看到长跑者排成一条线,一个人接在另一个人后面,像被一条隐形的线栓在一起进行同步跑。

在长跑训练营中,GPS导航和测速仪器已成为大众用品,不断借来借去,在队友中交换。在他们看来,用品大家分享,成绩大家分享,成功的窍门也要大家分享,只有这样的训练和比赛才属于最佳结果。

猜你喜欢
埃塞俄比亚长跑俱乐部
环球图说
长跑
“融入”的拍摄
TRAINING WHEELS
长跑囧事
侦探俱乐部
数学儿歌两首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