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磨盘山一带石英脉型金矿地质特征

2018-11-07 07:18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15期
关键词:粒状磨盘黑云母

刘 伟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化探队,四川 德阳 618000)

1 区域地质背景

磨盘山金矿位于哈萨克斯坦~北山板块东南部陆缘活动带上,古堡泉~低山头深大断裂北侧。区域上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主要有奥陶系、奥陶系~志留系、二叠系及第四系。断裂发育,走向主要为近东西向和北东向。区内海西~印支时期花岗岩类侵入岩分布广泛,主要有石英闪长岩、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钾长花岗岩等。

2 矿区地质特征

①地层。区内出露地层为奥陶系花牛山群火山~沉积岩地层。受变质作用影响,岩性主要为更长角闪岩、斜长片麻岩等。斜长片麻岩,呈暗灰色,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主要矿物为黑云母、斜长石、石英等。②构造。构造主要为北东~南西向压扭性断裂。其中主断层F1走向北东73°±,倾向北西,断层面波状起伏较为明显,倾角50°~85°,断层地表长度大于1000m,破碎带宽1m~5m(图1)。③岩浆岩。a.灰白色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γ42b):岩体产出形态为岩株状。受后期花岗岩侵入的影响,一部分长石被交代混染而呈浅红色,主要矿物成分: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副矿物有锆石、磷灰石、榍石等。b.肉红色中粗粒钾长花岗岩(πγ42c):分布面积较大,多呈岩株、岩基状分布。岩石具似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钾长石,主要矿物成分: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副矿物有锆石、磷灰石、磁铁矿等。

3 矿体地质特征

3.1 矿体特征

磨盘山金矿赋存于奥陶系斜长片麻岩、更长角闪岩中,控矿构造为北东向的断裂。

地表发现石英脉型金矿体3条,编号为Ⅰ、Ⅱ、Ⅲ号。含金石英脉走向北东60°~70°,倾向北西,倾角一般60°~80°。各矿体特征简述如下:Ⅰ号矿体,地表出露长约190m,厚0.14m~1.43m,Au的品位:1.35~8.05g/t。该矿体从地表→1833m→1793m中段,平均厚度情况:0.51m→0.71m→1.23m,矿石品位情况:4.68g/t→7.14 g/t→8.27g/t,显示该矿体由地表至深部,矿体厚度变大,矿石品位变高。Ⅱ号矿体,地表出露长约120m,厚0.18m~0.30m,Au的品位:1.35g/t~23.05g/t。Ⅲ号矿体,地表出露长约20m,厚0.18m~0.38m,Au的品位可达8.37g/t。金的品位随载金硫化物等矿物的数量而异,变异性较大。

图1 磨盘山金矿区地质简图

3.2 矿石质量

(1)矿石组成。矿石金属矿物主要有自然金、方铅矿、黄铁矿;次要矿物有黄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等。矿石中金矿物为自然金与银金矿,粒度以显微级为主。金的赋存状态以裂隙金为主,即沿金属硫化物(方铅矿、黄铜矿、黄铁矿等)裂隙、纹理或孔洞分布;次为晶隙金和包裹金。

方铅矿是矿石中的主要有用矿物,质量分数一般小于1%,呈不规则粒状或粒状集合体,粒径0.1mm~2mm,局部可见半自形晶体;黄铁矿,质量分数一般1%~10%,晶体呈立方体,部分褐铁矿化;黄铜矿大部分因氧化而生成孔雀石。脉石矿物主要由石英和方解石组成,其次有少量绿泥石、绢云母等。石英呈它形粒状,浅灰白色,质量分数在90%以上,集合体常呈脉状或角砾状。

(2)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粒状结构,即黄铁矿以立方体状晶体分布在石英脉中;半自形粒状结构,即方铅矿、部分黄铁矿以半自形粒状分布在石英脉中;它形粒状结构,主要为黄铜矿呈它形粒状分布在石英脉中;碎裂结构,部分黄铁矿颗粒呈碎裂状,分布在石英脉中。

(3)矿石类型。磨盘山金矿为原生石英脉型金矿。

3.3 围岩蚀变

围岩蚀变类型有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等。

4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磨盘山金矿床地处内蒙古~甘肃~新疆相邻(北山)地区中部金矿集中区,该区最具代表性的金矿床有照壁山金矿床、金窝子金矿床。已有资料表明,照壁山、金窝子金矿床均属于深成侵入岩型金矿,为石英脉型金矿。磨盘山金矿地处二者矿床南部,具备相同成矿地质特征。

金窝子金矿含金石英大脉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为228±22Ma,含金石英网脉中石英流体包裹体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230±5.7Ma(陈富文等,1999)[3]。据此推断,金窝子金矿床形成于印支期。

照壁山金矿主要围岩黑云母花岗岩,其黑云母40Ar—39Ar同位素年龄为296±5Ma,而花岗岩是碰撞造山期深源岩浆与地壳物质相互作用的产物,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壳幔混合物(聂凤军等,2002)[1]。

研究结果表明,奥陶系火山岩地层,可能为金矿床的形成提供大量成矿物质。海西期花岗质岩浆活动,为金矿床提供了物质和热力来源[2]。印支期的构造活动,断裂发育;岩浆活动早期分异的流体使成矿物质得以活化,并且随着挤压上升,碱质挥发而演化为含有更多酸性组分的热流体,在局部张性较大的断裂部位形成了交代—充填型含金石英脉;其余部分与围岩发生交代而形成含金蚀变岩。最后成矿体系温压降低,导致金矿沉淀与富集,形成石英脉型金矿床。

5 找矿标志

①层位建造标志。含金层位在本区为奥陶系地层,赋矿围岩为更长角闪岩、斜长片麻岩。②构造标志。北东—南西向断裂构造是重要的导矿构造,此外,两侧发育有次级断层。断裂构造为本区金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③石英脉标志。金矿化同大小不等的石英脉有关,且多与灰白色,且含有较多金属硫化物的石英有关,一般白色且没有金属硫化物的石英不含矿或者含矿性不好。

猜你喜欢
粒状磨盘黑云母
磨盘混合器研磨性能数值模拟
花岗岩中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探究乳化粒状铵油炸药春夏季结块、黏性消失快原因及防范对策
黑云母的标型特征简述
黑云母温压计在岩浆系统中的适用性研究
现代办公室粒状碎纸机创新设计研究
让磨盘碰着磨扇——理论学习要往实里走
磨盘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横切棒状和包覆粒状发射药混合装药定容燃烧性能
红石泉伟晶状白岗岩型铀矿黑云母特征及成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