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西部地区某矿区地质勘探方法

2018-11-07 07:18景熙骅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15期
关键词:辉绿岩辉长岩长轴

景熙骅

(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鞍山 114038)

该矿区位于澳大利亚西部地区,距离西澳大利亚州中南部主要矿业城市和商业中心卡尔古利150km,距离澳大利亚西海岸大约550km。由于该区域距离城市较偏远,所以整个矿区罕有人烟,基本没有人类活动的迹象。

1 矿区地质概况

1.1 地层

地表覆盖一层新生界的由红土、砂砾石、泥沙组成的第三系冲积层。

1#矿区除东北区域覆盖大量的冲积层的泥沙、红土及一些二次沉积物以外,绝大部分地区为玄武岩露头。中间部分夹杂着北北西向的多条石英脉和钛铁矿帽。2#矿区绝大部分地区覆盖着泥沙、红土。其中散布着若干超镁铁质片岩露头,但出露面积不大。在超镁铁质片岩中夹布着辉绿岩、辉长岩。3#矿区的面积较大,露头较发育。矿区北侧分布大量的玄武岩,其中呈条带状分布着辉绿岩、辉长岩。仅在3#矿区南侧有大量的花岗岩出露,且出露面积巨大。

图1 矿区地质简图

1.2 构造

整个矿区的东侧通过了一条北北西向的韧性剪切带。1#矿区的东北部,2#矿区的绝大部分都被这条韧性剪切带所覆盖。因此整个矿区受该韧性剪切带的影响构造比较发育。整个矿区分布大量石英脉及片理化构造的辉长岩、辉绿岩,其产状绝大部分在230°~260°之间。该矿区内的金属矿化均受到韧性剪切带的影响。韧性剪切带内的金矿主要赋存于石英脉中,金属矿为黄铜矿、黄铁矿等。韧性剪切带边缘地区的矿化围岩主要为辉长岩、辉绿岩以及玄武岩。

1.3 岩浆岩

该地区岩浆岩主要为玄武岩岩床。岩床共分为3层。最上层为大量的辉石,主要是基性的辉绿岩。中间层为辉长岩,其中辉石粒径达到5mm左右。最下层为辉绿岩。基性岩床厚度达到700m。早期的富铁镁质辉长岩,粒度可达1.5cm,其上为浅色的辉长岩,依次被富铁质辉绿岩覆盖。

2 地球物理勘探

2.1 1#矿区

通过研究该区域磁异常解译,圈定2块磁异常区,并且推断出3条断裂。①Ⅰ号磁异常区位于该区域北部,区内磁异常多为条带状,并呈近东西走向。正异常长度均在2km左右,并且距离该区域西侧边界处突然收敛,推断出该处为构造穿切而造成的磁场突变,因此推断该正异常收敛处有一近南北走向的断裂F1。②Ⅱ号磁异常区紧邻Ⅰ号磁异常区南侧,并一直延伸到该矿区南部边界。上述异常延伸至Ⅰ号磁异常与Ⅱ号磁异常区交界处,磁场发生突变,原来近东西走向的正异常扭转为北北西走向,因此推断该处有一断裂F2挫动扭转所致。该断裂南侧一盘向北西滑动,将F1断裂由南北走向挫为北北西向。③Ⅱ号磁异常区分布着两处正异常,其中北部的异常长度约2km,宽度为0.5km。南部的异常只有部分位于矿区内部,其长度大约0.5km,宽约0.3km,这两处异常大体走向为北北西。但两处正异常之间被负异常隔开,并发生了位移,因此推断该负异常处为一北东东走向的断裂F3。该断裂南侧一盘向西滑行,将F1挫断。

2.2 3#矿区

该矿区分为东部磁异常区和西部磁异常区。

西部磁异常区位于3#矿区的中西部,该区域出露的岩性主要为辉绿岩、辉长岩以及玄武岩等,这些火成岩导致该区域背景磁场较高。C1磁异常位于北部,C2位于中部,两处磁异常均呈条带状分布,均表现为构造破碎带降磁作用所导致的磁异常,因此两处异常应为同条断裂构造引起。但两处异常展布错位,走向发生扭转,应为后期断裂挫动导致。因此推断沿C1、C2走向上存在一条北西向断裂F1,该断裂被后期形成的北东东向断裂F2所切断,使得北侧向东滑动。C3、C4异常位于西部磁异常区的南部,从异常特征、相对位置及异常地段岩性来看,两处异常为同源异常,但两者走向不同,推断两处之间存在一条北东东的断裂F3,将F1断裂切断。东部磁异常区位于3#矿区的东部,北侧夹在较高强度异常之间,南侧表现为近南北走向的不连续低强度异常。两者均为断裂破碎降磁作用所导致的磁异常特征,推断由断裂F4所引起,该断裂被F2所扭曲,造成F4两端走向不一致,北段走向为北北西,中段近南北,南段移出该矿区。

3 地球化学勘探

3.1 1#矿区

该区域以主成元素Au元素为主圈定了2个综合异常。

1号异常位于矿区的西南侧,为Au、Ag、Cu、As、Sb、Bi元素的综合异常,其长轴方向为北北西向,长约1.28km,宽约0.39km。其中Au的异常面积达到0.41km²,平均值为19.625×10-9,异常区下伏玄武岩。2号异常位于1号异常东侧,同样为多元素综合异常。长轴方向近南北向,其中Au、As异常浓集中心明显,高值部分吻合性较好,异常主要分布在崩积层上,部分分布在砖红壤中。

3.2 2#矿区

本区域圈定异常位于矿区中部偏南,异常形态为部规则状,长轴方向为北北西向。同样为Au、As、Sb、Cu、Pb元素的综合异常,其长轴0.62km,宽0.3km。Sb、As异常面积较大,Au、Sb异常吻和较好,浓集中心明显。该异常区位于崩积层中。

3.3 3#矿区

该区域以主成矿元素Au元素为主圈定5个Au、Ag、As、Sb、Bi、Pb综合异常,且都分布于矿区东北侧。各异常紧密相邻,长轴走向近南北。其中3号异常形态为长条状,方向为北西向,异常在北端有向北延伸的趋势。4号异常为本区面积最大的单体异常。这两处异常具有规模大、浓集中心明显、浓度梯度大的特点,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4 结语

本文对该区域开展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勘探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争取在该地区寻找金矿有所突破。遵循着面向地质找矿,为地质找矿服务的方针,通过研究一方面总结一些找矿规律问题,同时为后续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指示方向和预测区域。综合利用地质、物探等进一步开展矿产资源评价与找矿勘探工作,有望发现更多的新矿体,实现金矿找矿的重大突破。

猜你喜欢
辉绿岩辉长岩长轴
中祁连西段肃北白石头沟辉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攀枝花铁矿床浅色辉长岩墙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单管立式长轴多级熔盐泵的研发及应用
椭圆与两焦点弦有关的几个重要性质及其推论
SN 地区辉绿岩下弱信号宽方位采集与成像
阜平辉绿岩饰面石材矿废石利用简析
柴北缘牦牛山地区辉绿岩体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赣东北樟树墩-西湾蛇绿混杂岩中辉长岩和玄武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2013年山东卷(理)压轴题的推广
准噶尔北部科克森套蛇绿岩中辉长岩年代学、岩石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