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多孔硅碳负极材料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2018-11-07 07:18宋英杰马倩倩伏萍萍徐宁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15期
关键词:库伦晶格负极

宋英杰,马倩倩,伏萍萍,徐宁

(天津巴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0132)

Si理论比容量为4200mAh/g,为石墨负极的十倍以上,且嵌锂电位较高、在充放电过程中不易在表面形成枝晶,是目前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最佳选择。但由于在嵌脱锂过程中,出现较大的晶格膨胀和微观结构变化,导致较短的循环寿命。石墨材料的体积膨胀率为12%,而硅的体积膨胀率≥300%,导致活性材料在电化学嵌脱锂过程中极速粉化,使活性材料颗粒之间和活性材料与导电集流体之间的导电性降低,从而使电极的寿命极速衰减。硅如何在保持高容量的同时,维持良好的循环性能,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其中最主要有:制成纳米颗粒、加入缓冲元素以及制成多孔材料[1-3]。本文首先以氧化亚硅为原料,利用氧化亚硅的歧化反应制备纳米硅颗粒、二氧化硅均匀分散的前驱体,然后加入低残余有机碳,利用其固相原位分解碳化制备得到了碳包覆多孔硅碳负极材料。

1 实验

①材料制备。将氧化亚硅加入氮气气氛的窑炉中进行预处理,预处理温度为950℃,时间为2h;然后将处理后的样品,PVP和去离子水进行球磨;干燥后进行碳化,碳化温度为950℃,时间为2h。②材料表征。用IT100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样品形貌;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测试粒度;用日本Rigaku衍射仪进行晶体结构分析;用JEM100CX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晶格观测。③电化学性能测试,活性物质:Super P:PVDF=90:5:5。采用2032扣式电池,以金属锂片为对负极。测试条件为:0.1C恒流放电至0.005V,恒流充电至2.0V。

2 结果与讨论

2.1 SEM照片

图1 产品 SEM 照片

由图1可以看出,氧化亚硅产品形貌呈微米级球形分布,球体上的一次颗粒之间存在大量间隙,为多孔结构,该结构可以吸收充放电过程中硅的晶格膨胀,有利于提升产品循环寿命。

2.2 XRD图

图2 原料XRD 图谱

图3 产品 XRD 图谱

由图2可以看出,经过900℃焙烧后,XRD图谱没有明显变化,表明SiO尚无歧化反应,将焙烧温度提高到950℃后,Si的衍射峰强度明显变强,表明SiO在该温度下已发生歧化反应,因此选择焙烧温度为950℃。

由图3可以看出,同循环前相比,循环10圈后有新相生成,分别为Li2SiO3、Li4SiO4、等,其中Li2SiO3、Li4SiO4为嵌锂过程中锂离子和二氧化硅的反应,其为不可逆相;Li2CO3和LiF为SEI膜的成分。

2.3 TEM照片

图4 产品TEM照片

由图4可以看出,颗粒表面的碳包覆层厚度均匀,约为30nm,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硅晶格条纹,可能的原因是碳包覆厚度较大。

2.4 充放电曲线

图5 产品充放电曲线

图6 混合后产品循环性能

由图5可以看出,硅碳产品的首次脱锂比容量为1300.2mAh/g,首次库伦效率为84.5%,远高于常见的氧化亚硅产品,主要原因是一次颗粒之间的间隙有效缓冲了硅的晶格膨胀;首次嵌锂的平台电压明显偏低,主要原因是首次嵌锂过程中,电极表面不活泼,为了形成新相,必须降到更低的电位。

制备得到了比容量为450mAh/g左右的硅碳石墨复合材料,由图6可以看出,复合材料的首次比容量为462.6mAh/g,首次库伦效率为90.5%,随着循环的进行库伦效率逐渐增大,第二圈已达到99.17%,9圈后均不低于99.5%,经过50圈循环后,比容量为441.7mAh/g,容量保持率为95.5%。

3 结语

本文针对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晶格膨胀大和循环性能差的问题,采用固相法制备得到了多孔硅碳材料。首次比容量达到了1300.2mAh/g,库伦效率达到了84.5%。通过和石墨负极混合得到了硅碳/石墨负极复合材料,首次比容量为462.6mAh/g,库伦效率为90.5%,循环50圈后比容量为441.7mAh/g,容量保持率为95.5%。

猜你喜欢
库伦晶格负极
蠕虫状MoS2/C的制备及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应对硅负极材料体积变化的策略
铁电材料中发现周期性半子晶格
实现超冷原子光晶格中大规模高保真度原子纠缠对制备
非线性光学晶格中的梯度流方法
负极材料LTO/G和LTO/Ag-G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
一族拉克斯可积晶格方程
LiCuVO4负极材料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库伦兴源寺建筑及其文化蕴含
1806年,胎死腹中的中俄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