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星成为创农天村创地新创业乡村振兴新天地

2018-11-08 05:46刘作凯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
中国农村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天地农业农村

文/刘作凯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的战略设想。星创天地针对农业产业创新主体不强、农村人才资源不断流失、农业领域金融投资投入比例较低、农业科技原创能力和成果转化弱、市场化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紧紧围绕农业农村领域创新创业的实际需求,通过社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运作的方式,利用线下孵化载体和线上网络平台,聚集创新资源和创业要素,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助力脱贫攻坚,在推动农业农村创新创业、以创新驱动乡村振兴上已呈现出明显的作用。

深刻理解星创天地的重要作用

第一,星创天地应该是农村创新创业的示范区。星创天地的“星”主要来源于星火计划,星火计划在推动农村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星创天地是对星火计划的传承。“创”指的就是“创新创业”了,所以我们称星创天地是农业农村版的众创空间,但实质上与众创空间还是有所区别的。“天地”的一层意思是“科技顶天、服务立地”,体现了星创天地是新型农业创新创业一站式开放性综合服务平台。

第二,星创天地是培养人才的大熔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实现乡村人才振兴。农业农村是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星创天地作为聚集人才的有效手段,将科技特派员、大学生等科技人才有效引入农村,将农民工吸引回农村,并培养出新型职业农民扎根于农村。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国家级星创天地共吸引4.79万人到农村开展创业服务,聚集创业导师1.44万人,孵化创业企业及创业团队共计35.15万人,开展培训57.4万人次。可以说,星创天地应该作为一个大学校,一个大熔炉来给大家练兵。

第三,星创天地是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平台。我们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农业科技成果十分丰硕,但转化率较低。一方面可能是成果离真正的产业还有段距离,不容易落地,而更多的原因可能是成果转化的动力不强。换句话说,好的成果不知道去哪里转化,而有技术需求的部门又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而星创天地恰恰构建了一个成果转化的平台。在星创天地建设中,形成了诸如江苏科技服务超市等助推成果转化的有效模式。科技服务超市自2010年启动以来,累计转化示范新成果3600多项,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总额74.44亿元。

第四,星创天地是乡村生态宜居的助推器。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星创天地在建设发展过程中,结合区域生态优势和文化积淀,整合美丽乡村、生态景区、农业公园、休闲农庄等生态文旅资源,形成了生态休闲体验农业、文化创意农业的新模式,助力“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为乡村振兴生态宜居的实现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模式。

第五,星创天地是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器。星创天地的重要作用就是孵化,是团队和企业的孵化、是科技型企业的孵化,更是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国家级星创天地通过孵化,共新增6418家企业,培育科技型企业702家。农业不仅仅是一产和二产,三产也重要。一方面就是刚才提的旅游业;另一方面,星创天地本身就强调服务,所以星创天地本身就是现在服务业的有效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星创天地要借鉴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运营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做好企业孵化,探索发展的长效机制。只有农业企业做大做强了,才能形成产业,才能提升农业农村活力。

准确把握星创天地的发展动态

经过几年的探索,目前已备案的两批1206家国家级星创天地已实现省级全覆盖。就运营主体上形成了农业龙头企业为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孵化器、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及农业科技园区为辅的建设态势,5类国家级星创天地数量占比分别为66.50%、9.45%、8.96%、8.79%、6.30%。包括北京、重庆、河南、湖南等地区和省份参照《指引》,出台了省级星创天地建设方案,开展了省级星创天地备案工作。各地还制定了多项支持政策,形成了一大批星创天地典型案例。如重庆注重科技部门与涉农部门及区县政府沟通协调,力求实现资源整合与政策叠加;对星创天地提供的公益性服务实行政府购买;对在建、运行良好的星创天地给予公益性平台建设补贴;将星创天地纳入全市众创空间统一管理,在财税、金融、商事制度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在各地的大力支持下,星创天地建设梯队初步形成,省部联动机制逐渐完善。

〉位于青岛农湾的青岛农业创客大学

各地在星创天地建设中,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理念,结合各自区域优势及资源禀赋。分别形成了依托城区、校区、园区、景区、社区的发展模式。建在城区的星创天地以农业商业模式为导向,通过对接大都市终端消费渠道网络,逆向拉动农业全产业链创新;建在校区的星创天地,发挥科研及人才优势,有效集成技术成果在乡村转化;建在农业科技园区、农高区里的星创天地,利用园区管理经验及孵化优势,拓展延伸出“大平台”上的“小平台”,降低农业服务成本;建在景区里的星创天地,有效促进文旅农科融合,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建在农村社区里的星创天地,通过服务聚集人才资源,通过产社结合激活乡村产业。五区分别在科技创新、技术转化、平台孵化、文旅服务、区域扶贫等方面各具特色,逐渐形成科技创新示范型、技术成果转化型、平台孵化体验型、文化创意驱动型、区域扶贫带动型等多样化服务模式,实现了星创天地差异化发展。

面对“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我们要科学谋划推进新时期星创天地建设,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本次培训班邀请了相关领域的国家级专家以专题授课的形式分享创新创业知识、交流星创天地建设经验,进一步帮助我们加深对星创天地的认识,切实发挥星创天地在推动农村科技工作中的关键作用。

积极探索星创天地的发展方向

星创天地经过前期的探索,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如何找准问题,努力解决,探索星创天地的发展方向对于进一步发挥星创天地在农村创新创业中的作用尤为关键。

第一,就是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星创天地尽管在农业农村有一定影响力,科技部和各地也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进行推进,但目前仍然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哪些措施及政策有利于星创天地的发展,是我们下一步要探索的,也是必须要努力的方向。

第二,就是要进一步强化信息共享。星创天地是个新兴事物,如何发展我们需要探索。各地可能有各自不同的经验,需要交流分享。因此,我们也希望通过培训班来解决这个问题,每年举办培训班,逐渐常态化,给各地星创天地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除了培训班以外,各地建立区域性星创天地联盟也是很好的交流学习平台,去年在青岛形成了建立东部联盟倡议,今年在宜昌形成了建立中部联盟的倡议,希望联盟早日发挥作用,也希望各地星创天地大力支持,抱团取暖。

第三,就是要进一步探索社会化运营机制。星创天地建设过程中,政府的地位应该是支持和引导,而不是管理。要发挥联盟的优势,发挥社会化组织的优势,通过社会化运行,搭建星创天地与投融资机构对接的平台。正是基于此,我们今年9月在青岛举办了星创智汇营活动,引导我们及时发现、学习、借鉴优秀星创天地及培育的优秀创业项目,进一步提升星创天地服务于创新创业的能力,力求配套支持全程化、创新服务个性化、创业辅导专业化。

第四,就是要进一步凝练典型和加强宣传。下一步,我们要凝练星创天地的典型,要下更大力气开展宣传。一方面,在传统媒体上要大力宣传星创天地,另一方面也要创新宣传模式,用好自媒体,通过微信公众号、微视频等开展宣传,进行积极的探索,以微视频为载体开设星创故事汇活动,分享星创天地建设模式,探索有效的星创天地宣传手段。

星创天地是新时期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载体、农村科技创业的新舞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举措。我们要科学分析形势,找准定位,在贯彻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尊重地方首创,营造政策环境,加大宣传引导,在农村营造勇于探索、鼓励创新、乐于创业的良好氛围,推动星创天地上一新台阶。

猜你喜欢
天地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A Magic Train Trip
A Talking Pug
拾天地之荒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