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盗湾”大战版权法

2018-11-08 04:51俞飞
方圆 2018年19期
关键词:海盗瑞典好莱坞

俞飞

9月12日,欧洲议会针对备受争议的欧洲联盟版权法改革方案投票表决,欧美文化娱乐界、新闻界和信息技术产业的明星、企业代表和游说团体汇集在欧洲议会所在地法国斯特拉斯堡,抓紧宣扬各自立场,游说欧洲议员们通过或否决改革方案。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全球最大BT网站“海盗湾”(The Pirate Bay,英文缩写TPB),14年间一直因盗版问题,与好莱坞电影大鳄缠斗不休,网站不断被关闭,又不断卷土重来……

海盗民族创办“海盗湾”

镜头拉到2009年4月19日,斯德哥尔摩市政广场,黑色骷髅旗迎风飘扬,大批群情激奋的年轻人聚集于此。有人大声疾呼:“我们又回来了,当着好莱坞的面!”人群一片欢腾。上千名示威者,正在抗议前一日瑞典法庭对海盗湾四被告处以监禁和罚金的判决。

故事还要从头讲起。2003年瑞典反版权组织盗版党创办“海盗湾”。岂不知,“海盗”的英文单词原本就有“盗版”之意,从字面而言,“海盗湾”亦可理解为“盗版湾”。次年10月网站开始独立运营,核心人物高特弗里德、弗雷德里克、彼得和朗斯特洛姆,分别负责硬件、软件、技术和对外发言。

乍一看,今日的海盗湾工程师,和那些昔日的独眼龙、钩子手、木头腿的北欧海盗祖先没有任何关系。其实,海盗精神从未在瑞典真正消逝。

继承北欧海盗的“光荣传统”,海盗湾高举“实现真正的言论和文化传播自由”大纛,力主改革版权法、废除专利、尊重隐私,宣扬互联网数据文件分享合法性,在西方各国年轻人当中人气极高,堪称全球BT下载网站的一面旗帜。2008年底,海盗湾高居国际十大BT网站榜首,在线人数高达2500万。

与众多分享网站的低调不同,从创立伊始海盗湾便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它大张旗鼓,面向全球网民免费分享海量的电影、软件、游戏。网站搜索功能极为强大,让人弹指间轻松找到所需资源。

海盗湾快速走红,让好莱坞大公司和全球唱片巨头又急又气,虎视眈眈。他们施展浑身解数,全面围剿海盗湾。别忘了,在此之前,这些版权大鳄赢下了一系列官司,Napster、Kazaa、Grokster等分享网站无不以输掉官司,被迫关闭告终。

2006年5月31日,瑞典警方在美国政府的压力下,突袭搜查“海盗湾”数据中心,拘捕两名高层并没收了大量服务器。好莱坞巨头弹冠相庆,终于除掉了眼中钉、肉中刺。

然而不到三天时间,“海盗湾”又重新上线。首页附赠一段宣言:“我就在你们所谓的‘天网里。请记住,我们是关不掉的!你们想用那些可笑的伎俩控制互联网,做梦去吧! ”

借由巨大的新闻效应,海盗湾趁机收获大批新用户。美国政府恼羞成怒,再次向瑞典政府施压,如果无法解决“海盗湾”问题,则将其列入WTO黑名单。

2009年1月31日,瑞典检察官对“海盗湾”提起刑事诉讼,控告网站4名管理者“协助他人侵犯版权”。之后环球、华纳、百代、哥伦比亚和索尼等多家美国娱乐公司纷纷提起民事诉讼,总计要求赔偿1800万美元。

就是这么一个嚣张的海盗湾,庭审期间针对瑞典反盗版法新规,高调推出付费服务,以方便使用者采用更匿名的方式进行下载。四位创始人无惧外界压力,接连接受美国《连线》《名利场》《福布斯》等多家杂志的采访,大有争夺话语权,同好莱坞决战到底之意。

纵观海盗湾诞生以来的种种表现,如此强硬地向版权制度挑衅,等于逼着好莱坞各大公司和瑞典政府将其封杀,以儆效尤。

庭审针锋相对

纪录片《现实生活中的海盗湾》跟随网站三位创始人高特弗里德、弗雷德里克和彼得,记录了他们作为被告走上法庭为自己辩护的全过程。82分钟的纪录片不仅仅展现了一个网站的存亡之争,更切中了当下互联网时代免费分享的网络精神与版权既得利益之间的关系。

原来早前,高特弗里德运作网站“美国最愚蠢士兵”,好友弗雷德里克用一条来自英国电信的网路帮他支撑网站。本意是搞笑和讽刺战争的小小网站,在傲慢的山姆大叔眼中,則是对死者的大不敬。英国电信屈服认输,网站被迫关闭。

不久后,这条网路被用于运作“海盗湾”。创立者之所以将网站命名为“海盗湾”,是因为瑞典有官方的“反盗版局”,打击盗版侵权行为。这些年轻人希望表明自己是主动方,而反盗版局才是被动方,所以选择了这个充满挑衅意味的名字。

2月16日法庭开庭,坐在被告席上的弗雷德里克,希望陈述自己对于互联网精神的看法以及自己工作的性质,但是这个在网络世界呼风唤雨的年轻人却紧张得忘记了开场白。这是一个象征性的场景,新世纪的互联网英雄,一头撞进了严肃刻板、边界确定的司法世界。二者之间开始了一场充满错位感的对话,在这些对话的缝隙中,一个时代的巨变展露无遗。

海盗湾的创始人是标准的极客,他们穿着帽衫、背着双肩背包在法庭上面对着头发打着啫喱水、穿着笔挺西服的检察官和好莱坞重金聘请的美女律师。前者嘲笑后者连“兆”和“比特”都分不清,在他们眼中,这等同于互联网时代的文盲,后者却讶异前者“现在的年轻人难道连版权概念都不认可吗?”在他们心里,这无异于道德沦丧。

法官向海盗湾创始人发问,“你们在现实生活中……”,被告马上反驳,“我们不这样说,我们更愿意说‘离开键盘时”(缩写AFK)。在互联网一代的心目中,他们拒绝将网络描述为虚拟世界。这部纪录片的英文原名正是《TPB:AFK》(海盗湾:离开键盘时),它意味着,海盗湾必须与那个键盘无法操控的、外部的世界进行一次对话。这场对话迟早会发生,它必须进行,且意义深远。

检察官罗斯韦尔强调:“海盗湾每年能有大约120万美元的收入,这家网站明显是具有商业性质的。”被告则表示做这个网站完全出于兴趣,广告收入只是用来作为网站的运营成本。

其实这场审判的重大意义早已超出海盗湾本身,最关键的问题在于BT下载中的Tracker服务器是否侵权?网站人员是否对发生在海盗湾网站上的侵权行为放任不管?

检察官坚称四被告清楚地知晓版权视频在其网站上被分享。不过在庭审第二天,检察官罗斯韦尔修改了起诉内容,删去了对海盜湾所有“参与到盗版素材制作”的控告。

“网站自身没有寄存非法内容,只是提供连接各个共享文件的链接。”海盗湾创始人辩称,“海盗湾不是侵犯版权的站点,它没有以任何形式出现版权作品。”4名创始人还表示,好莱坞等版权所有人该指控的应是那些确实寄存和分享侵权内容的用户。业界惊呼,这与谷歌在为YouTube辩护时的论调何其相似。

法庭上,声称“音乐专辑销量下降和文件共享没有直接关联”的专家证人沃莱斯,则瞬间淹没在幸福之中。他在法庭上的戏言——“用报销的差旅费为我的夫人送去鲜花”得到了疯狂的响应,各国网友赠送价值=4100欧元的鲜花、巧克力和礼品,第二天就堆满了他家的客厅。

在围剿中重生

2009年4月18日,斯德哥尔摩法院以协助他人侵犯版权罪,判决四名被告入狱1年,并向版权受到侵害的公司赔偿3000万瑞典克朗(358万美元)。法官认为:“通过提供一个包含开发完好的搜索功能、简单的上传和存储功能的网站,并为该网站提供tracker服务器,这些被告的行为已经是在协助文件共享犯罪行为。”

海盗湾被判有罪,是否意味着诸如Google这样的能够在其网站上搜索到种子的互联网公司也是有罪的?对此瑞典法院法官Tomas Norstr?m并未直接回答而是表示:“我们在这个案件中考虑了这种情况。”

判决公布当天,好莱坞与美国唱片协会表示“非常欢迎”。国际唱片协会负责人约翰认为,这个判决传达了一个清楚的信息,将对未来版权保护提供重要借鉴样本。他称:“这些家伙们没有按照规则办事,他们咎由自取,他们的行为丝毫不值得称道,应该加以谴责。”

四名被告表态:“我们无法支付,也不会支付这些罚金。如果我拥有这笔钱我宁愿烧掉,甚至连灰也不会留给他们。”辩护律师称:“法院受到了政治压力。我们将提出上诉,直到宣判无罪。”

“请记住,我们是关不掉的!各位,你们可能已经听说了,那些家伙又一次试图关闭我们。他们不会成功的。我们的带宽提供商是好人,所以我们决定把网站搬个地方,不让他们为难。海盗湾是不会沉没的。只要我们愿意,它将永远航行在互联网上。请记住这一点。自从2003年海盗湾上线以来,他们从我们这里得到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海盗湾官方博客表示。

败诉判决出炉,瑞典盗版党支持率不降反增,党员人数由原来的1.5万扩充至2万多。该党领导人里克说,“我国的政客们已经对整一代人公开宣战,这些政客是数字文盲,我们需要不惧外国势力的政治家。”他的潜台词是,来自美国大电影公司、大唱片公司的压力让瑞典法庭做出了这样的判决。

“作者的作品,在他们短短的一生之中,实在是太容易被湮灭了。作品被阅读了之后,才能影响世人,这与作者希望自己的作品大卖并不矛盾。当这两种需求矛盾的时候,我们应该先把所谓的利益放在一边,而把作品应当怎样传播这一项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瑞典诗人保罗在博客上表示,“艺术家和作家最基本的需要就是让他们的作品被更多的人所读到,在他们活着的时候,让他们的观点被更多人听到,这是他们灵感的来源。这就是我投票给盗版党的原因。”

“现在,雅虎和谷歌能做也正在做‘海盗湾做的事情。如果这些搜索引擎也被起诉的话,他们的辩护将更有意思。”哈佛大学商学院爱德曼教授指出。

难怪在法院宣布判决结果后,彼得在新闻发布会上把搜索引擎拉来当“垫背”。他说:“雅虎们不主动站出来到法庭上声援我们,我真有点替他们感到丢人。现在袖手旁观,将来有他们的好果子吃! 调查显示,YouTube网站的内容大部分是侵权的。”

BT研究公司首席执行官加兰德进一步表示,“真正的反盗版斗争不是在于个人用户或文件分享网站,而是在搜索引擎。只要能从搜索中找到人们想要的东西,就无法阻止盗版。”

“互联网上的版权争斗,就是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一些大老鼠或许会被猫吃掉,但更多老鼠仍将在四周游荡并伺机而动。想要根除的话,也许下一位就轮到雅虎或是谷歌。”爱德曼说。

2010 年 5 月,德国汉堡地方法院又要求关闭海盗湾。海盗湾又迁回瑞典,并由瑞典海盗党支持运行。2012 年瑞典最高法院维持原判。2013年和2014年海盗湾三名创始人先后被捕,锒铛入狱。今年6月欧洲法院判决:海盗湾直接侵犯版权,各国政府有权封杀。

海盗湾,这个传播信息的天使,同时又是攻击版权的“魔鬼斗士”。在“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之间,这个瑞典网站确实推动了人们重新看待信息,重新思考版权。让人啧啧称奇的是,这个让全球版权巨鳄都颤抖的网站,其数据容量仅仅需要一个普通的U盘。

“一个无政府主义的幽灵正在全球的赛博空间徘徊!”互联网深刻地改变着世界,这个潮流中,有人顺应、有人引领、有人抵制。海盗湾的不断重生提醒人们:互联网时代最大的价值体现是不是只有商业化这一条路?版权保护制度究竟应该如何变革,才能最大程度服务于人类的发展和进步?

猜你喜欢
海盗瑞典好莱坞
瑞典没有“剩宴”
海盗
“海盗”变身暴走狂
我才不想当海盗
12月好莱坞精选
11月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关于海盗,你知道多少
古老的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