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古诗文 传承民族文化精华

2018-11-08 00:51张德文
关键词:中国青年报国人精华

张德文

前不久,国家主席习近平前往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时表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小时候背诵古诗文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回忆,现在大家还能记得幼时背过的古诗文吗?《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小时候背诵古诗文的经历,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觉得受用。(《中国青年报》10月23日)

习主席的讲话,高屋建瓴,为我们传承民族文化精华指明了方向。《中国青年报》的调查进一步证实了:“知书达理”者倍受国人尊敬。学会背诵古诗文,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国人倡导的作为。古诗文韵律、语言文字都很美,蕴含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在我国,不仅读书人,都能背诵古诗文,就是没有读过书的农民,也知道“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等许多古诗文传颂的道理。一个人良好的古诗文基础,可助事业的发展,给力人生的进步。

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从孔子算起,到现在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我们的祖辈一代代相传,给我们留下了浩瀚的古诗文,这些古诗文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与四大發明一样,是人类的共同瑰宝。它不仅鼓舞国人“卧薪尝胆”“精忠报国”、创造进取,推动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兴旺,而且被世界各民族喜爱、推崇。据统计,目前已有106个国家的350多个教育机构建立了孔子学院,中小学的孔子课堂达500多个,都在学习我国包括古诗文在内的传统文化。

文化,历来都与民族命运、国家兴衰相连。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衰,则国家衰。不论是秦代的“焚书坑儒”,还是曾经的“读书无用”,都给国家留下了深刻的创伤。轻视人才,藐视知识,破坏了安定局面,影响了社会发展。现在,我国正努力实现“民族复兴”大业,而实现文化复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内容。传承民族文化,需要尊重知识、培养人才,让灿烂悠久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为民族复兴提供动力,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科学文化是国家发展的软实力,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弘扬民族文化,需要从娃娃抓起,从背诵古诗文做起,更需要国人的共同努力。因此,让“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在课本中保留重要的位置,并作为“必修课”,在现有基础上,适当增加,很有必要。现在,仍然需要“人之初,性本善”的三字经,给我们讲述“苟不教,性乃迁”的哲理。引导我们坚定“教之道,贵以专”的态度,锲而不舍地传承民族文化,大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猜你喜欢
中国青年报国人精华
建设性新闻的文本建构与内容生产
小儿腹泻是怎么回事?
国人休闲支出:更多了
《人民日报》与《中国青年报》天津爆炸事件报道的比较研究
2014国人出境游盘点
国名与国人
中国青年报
容易写错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