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2018-11-09 10:28张玲吴昆
农业与技术 2018年12期
关键词:莱芜市合作社烟农

张玲 吴昆

摘 要:随着现代烟草产业的深入发展,烟农专业合作社在烟叶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阐述了烟农专业合作社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莱芜市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采取的专业化服务工作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并对下一步烟农合作社的建设发展提出了具体对策。

关键词:烟农;合作社;专业化服务;发展;成效;莱芜市

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632226

1 烟农专业合作社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

1.1 发展烟农专业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烟草是大农业中的特色产业,要保持烟草产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一支专业从事烟草生产的农民队伍,加快发展现代烟草产业,促进规模化生产。建立一支服务于烟草生产的专业技术队伍,打破区域限制,集中优势资源,实现集约化经营,打造区域特色优势产业。

1.2 烟农专业合作社可提高烟农组织化程度

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批农民工开始返乡务农,这为烟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些农民工中有些可能原来就是烟农,有从事烟叶生产的经验,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专业合作社服务于烟叶生产,不但切实可行,而且也能提升他们的自身价值,维护合法权益。

1.3 标准化烟叶生产的需要

烟叶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是提高烟叶质量、落实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贯穿于烟叶生产的全过程。烟农受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的限制,自身无法实施标准化生产,技术人员不可能做到生产全过程跟踪服务,仅靠宣传、指导不能满足标准化生产的需求。

2 莱芜市烟农合作社发展现状

目前,莱芜市共有望富、玉叶2个烟农专业合作社,望富合作社,于2011年2月份注册成立,位于钢城区辛庄镇徐家店村;玉叶合作社,于2012年3月注册成立,位于莱城区苗山镇上朱家店村。

3 莱芜市烟农合作社专业化服务工作措施

3.1 育苗方面

由烟站与合作社签订育苗协议,按照计划种植面积统一供苗、统一与烟农结算;合作社依托原育苗户组建专业化育苗队,分别签订育苗协议,由合作社统一物资农药供应。2014—2015年,全市专业化育苗506.7hm2,专业化育苗率100%。管理中,合作社按莱芜市局(公司)育苗技术及管理规定,加强育苗技术落实及管理考核,参照技术人员每扣0.5分,对应扣罚专业服务队长200元,实现了莱芜市局(公司)对技术人员考核、合作社对育苗服务队考核的衔接,有效解决了育苗户措施不到位、烟站日常督导没有约束机制的问题,育苗技术落实及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3.2 机耕方面

2014—2015年,合作社将机耕作为重点服务环节,受年初机械保有量限制,合作社借助入股大户,利用补贴购置的机械及社会机械积极拓展服务。机耕方面,开展冬耕、旋耕、起垄、烟田清理4项机械化专业服务,作业面积315.8hm2,占全市总面积的62.3%。作业中,按照市局(公司)冬耕及相关技术标准落实,由烟农、技术员确认服务量及服务效果。服务定价控制在不超过成本10%,做到公示公开、成员认可。因机耕作业省工降本明显,且合作社统一作业,建少了农场机械手风险及机械使用成本,2014年在机耕环节出现排队申请服务的状况。

3.3 植保方面

植保环节基本依靠人力手工作业,且该环节技术要求高、因地块及烟株生产影响,不同地块作业频率存在差异,2014—2015年植保环节服务主要在合作社所在农场大户中进行试点探索,重点在植保、移栽、不适用烟叶处理方面进行。望富植保服务队46人,玉叶植保服务队共计28人,共移栽50.7hm2,植保面积136.7hm2,大田管理72.7hm2,不適用烟叶处理92.5hm2。

4 莱芜市烟农合作社专业化服务工作取得的成效

4.1 生产水平显著提高

依据“生产在户、服务在社、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以合作社生产技术服务中心为载体,结合莱芜地域实际,将机械等设施的使用管理与烟叶生产的社会化分工相结合,组建育苗、机耕、植保、初分专业化服务体系。对照烟叶标准化生产要求及流程,通过“产前统一培训、产中集中作业,产后烟农实地检测”的方式,全面提高烟叶标准化生产水平。同时,合作社将内部成员的劳力和资金整合在一起,实行机械耕作,专业化服务,提高了人力资源和机械的利用率,解决了烟农单户种植雇工难、服务产出低、机械闲置率高的问题。

4.2 烟农收益明显提高

按照“两头工场化、中间专业化”的服务模式,劳动强度较大、技术要求较高的环节由烟农专业合作社承担服务,将烟农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同时也能有效解决部分农民的就业。从调查情况看,2014年在机耕和专分散收2个环节上烟农减工降本成果显著。其中机耕环节,在拔烟秸、冬耕、起垄3个方面均省工1.2个/667m2,烟田清理(拔烟杆)40元/667m2,市场人工拔成本55元/667m2,省工0.3/667m2,且服务效率是人工的6~8倍;冬耕50元/667m2,市场手扶拖拉机80元/667m2,省工0.4个/667m2,大型拖拉机较手扶拖拉机效率2倍;起垄施肥定价45元/667m2,采用“大型拖拉机+施肥起垄一体机”将起垄和施肥一次性作业,市场无相应机械服务,仅起垄市场价格80元/667m2,省工0.5个/667m2,且作业效率为手扶拖拉机的2倍;专分散收方面,省去烟农扎把环节,省工约4580个,节省人工成本27万余元(即每人每天扎把125kg,共收购烟叶1.145万担,省工4580个×60元/d)。

4.3 烟叶质量得到提升

通过实施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工作,有效提高烟叶等级纯度,避免青、杂、糊及非烟物质掺杂。2014年共收购烟叶2.29万担,均价23.86元/kg,其中上等烟41.68%,中等烟58.32%。烟叶等级质量合格率82.9%,同比提升了0.6%,烟叶均价同比增加1.52元;在烟叶等级纯度同比提升的前提下,工商交接等级合格率达到64.3%,同比上升2个位次。

5 莱芜市烟农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5.1 宣传发动未到位

目前,烟草合作社的发展仅引起了部分村(居)以及专业大户的重视,广大烟农对合作社普遍存在模糊认识,甚至不少干部、基层农技人员对合作社缺乏了解,对合作社的作用和如何成立更是缺乏足够认识,导致合作社发展速度较缓慢,规模总体偏小,发展工作尚未全面铺开,还未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5.2 经营管理尚未规范

已经成立的烟农合作社规模正处在起步阶段,而且规模较小、稳定性差,服务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财力薄弱,很难有效地开展工作;内部管理和运作机制不够规范。由于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管理运行不规范,收益分配和监督保障等机制不完善,再加上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在遇到重大问题时,许多烟农专业合作组织靠个人的权威来维持管理,靠领办人个人的能力经营;部分合作社仅仅是进行了设立登记,没有开展具体的业务。从调查情况看,运行正常、制度健全的合作社比例很低。

6 莱芜市烟农合作社发展对策

6.1 加强宣传指导

加强合作社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让社员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懂得为什么要关心合作社财务运行情况,进一步弄清楚合作社如何进行利润分配、使用是否合理,激发社员参与合作社管理的热情;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经管部门沟通协调,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及业务指导。

6.2 狠抓规范管理

结合莱芜市生产实际,为便于推动合作社运行,要抓好专业化服务队组织及协调,理事长脱离原农场经营,具体负责联络理事会决策,协助经理开展合作社运行。经理、会计的聘任实行烟草推荐、社员(代表)大会通过、理事会聘任的方式,由烟草公司派驻。各专业化服务队队长及队员根据环节业务情况另行聘用。修订完善合作社岗位职责、民主管理、财务管理等制度措施,推动合作社民主规范运行。

参考文献

[1]王付锋,马石全,尚宝剑,等.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J].浙江农业科学,2014(6).

猜你喜欢
莱芜市合作社烟农
影响巫溪县烟农队伍稳定的因素分析
任 帅
完善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促进家庭农场发展
烟农专业合作社用工管理探析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危险废物非法倾倒案
莱芜市福泉橡胶有限公司
福建烟农种植规模效率实证研究
关于烟农合作社发展的几点思考
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