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探讨

2018-11-10 02:07阎冰
商业经济 2018年9期
关键词:区域物流区域经济经济发展

阎冰

[摘 要] 区域物流经济具有集团化特性,而且是科技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科技产业集群效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区域物流经济的技术研发能力与科学研究动力,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但增加了对物流的需求,还带动了邮电通信、仓储配送、交通运输等相关现代物流部门与行业的发展。物流和经济在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中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物流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又是经济的组成部。只有对物流经济不断实践,进行扩大和创新,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区域物流;区域经济;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09-0033-02

区域物流经济不但包含了区域之间、区域内部的物流活动,侧重城乡间、城市间物品集散和运输一体化过程,还包含了根据当前社会发展、民族传统、经济联系、自然状况而产生的经济体,反映了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专业化协作和分工,物流和经济相互依存,都是区域物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我国区域物流经济发展现状

(一)我国区域物流经济发展基础

区域物流经济发展基础包含部分区域物流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与环节,如区域物流经济的协调性能力、反馈服务能力、销售收入能力、流量控制能力、销售能力、供给能力等,这部分区域物流经济中涉及的状况与内容能够相对全面的总结出区域物流经济当前的发展现状,而且个性化与特性化的区域物流经济服务还包含区域物流经济的一些保密服务。无论如何,区域物流经济发展的物流供给、物流价格、物流需求始终包含于自我限制机制之中,三者表现出物流价格在物流供给与物流需求上的调节作用,伴随产业经济不断完整与区域物流经济加快一体化进程,区域物流经济的基础设施会更为完善。

(二)我国区域物流经济主要特点

区域物流经济是调节区域关系与合作的利器,能够对经济发展动态与经济指标进行量化的运行及合作平台,并且区域物流经济是在地理发展和经济现象相互推动下而形成的规律性发展,不但需要地缘政治与地理关系一起推动,确保经济文化的发展动力及协调性,使区域物流经济成为提供理论的主要基础,为文化与经济开辟新道路,从而达到国家经济战略发展的需求[1]。在区域物流经济中,最基本的要素是地理因素,自然资源和地理区位对于区域经济的行为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区域物流经济具有集团化特性,而且是科技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科技产业集群效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区域物流经济的技术研发能力与科学研究动力,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有效促进了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

二、物流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一)我国区域物流经济的整合

物流能夠对区域内部的各种经济资源进行整合,通过有效途径对经济发展的内容与基础加以保护,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建设区域物流经济网络体系和构建区域物流经济园区[2]。在区域物流经济园区发展与形成过程中,表现出资金快速密集、支柱产业快速形成、人力资源快速聚集等特点,注重物流经济园区的建设细节能够促进区域物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健康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行成本,通过系统化与科学化的物流经济管理,使物流经济园区的规模化与系统化建设得到提高,并形成较大规模的一体化交易体系。区域物流经济的竞争意识与核心思想是增强物流对经济产生的带动作用,推动经济的发展与飞跃,使运输成本得以降低,均衡新的物流资源配给,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

(二)我国区域物流经济的扩散

区域内部物流资源的整合与可持续资源配给是区域物流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应努力增强区域物流经济的扩散能力,对区域周边经济发展起到扩散作用,做到扩散化经营管理和经济发展。对大部分企业来讲,销售市场与采购市场是自身和外部环境联系最为紧密的环节,物流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费用,让企业在选取区位上有更为广阔的空间,而且无需将企业选址集中于中心城市。物流管理的现代化手段是创新管理模式,当前物流管理是以物资的流通和运输为主,经过一定的手段实现发展和流通,科学化管理物流的运输与成本,如生产型企业主要依赖物流运输、商场发展主要依靠占领市场等。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需要进行物流转变与物流扩散,从而有效实现经济体周边地区的飞跃与发展,并推动更多区域的经济发展。

(三)我国区域物流经济的效应

区域发展效应包括旁侧效应、后向效应与前向效应三种。在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中,前向效应指的是与提供技术和产品的其他产业产生的关联效应。因此,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不但能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系统、新设备的发展,还能对新工具、新能源、新原料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有效提高物流经济的活跃程度,优化物流产业结构。通过前进效应,使区域内部物流经济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并为区域物流经济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与规划,使其形成产业化经营模式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全心发展模式,使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不断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经济发展影响物流发展

(一)经济推动物流规模的扩大

区域物流经济的规模通常反映了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程度,体现出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内容与特点。要想进一步扩大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规模,需要从基础做起,发展区域物流经济。作为服务业的一种,物流业和其他服务业相同,都依赖区域的流通性和生产性产业而生存[3]。区域物流经济的规模越大,物流就会发挥更好的作用。区域物流经济、商贸业、制造业越活跃,区域物流就会有更好的市场基础与客户群体,从而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二)经济推动物流协调与适应

经济的发展很好的实现了与物流的对接,为物流找到更好的发展途径,经济发展的层次与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流发展的层次与水平。一般来讲,物流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对其内部物流的水平有较高要求,如果区域内部的经济程度相对发达,那么这些发展中所需要的基础性物质条件是必不可少的。反之,如果区域内部的经济程度较差,就会缺乏发展的动力,对物流水平的要求也会相对降低,而且仓储、交通、通讯等必备设施都会存在缺陷。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不但需要对接人力、物理、资本、技术及其他资源,还要确保良好的对接状态,做到科学、合理地对接,不断地增强区域物流经济的稳定性与基础性。

(三)经济与物流的一体化发展

经济发展结构与物流发展结构紧密相关,实现区域物流经济的产业化和规模化能够使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得到有效提高,推动经济与物流的一体化发展。由于物流业具有一定的服务型,因此,经济结构和变动趋势对物流的水平、路线、类别、范围、基础设施等物流结构有着较大影响。物流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后发型产业,对涉及经济的各个企业、产业及部门之间起到了纽带作用,将其凝聚成一个有机整体。经济和物流两者资源的融合,体现了经济和物流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了两者结构上的互补性与适应性,并对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总而言之,物流和经济在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中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表现出替代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在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中,物流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又是经济的组成部分,对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只有对物流经济不断实践,进行扩大和创新,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雪松.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京津冀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J].中国市场,2018(10):26-27+38.

[2]陈永平,张亮亮.区域趋同还是趋异:中国物流产业效率及其收敛性——基于2006-2015年30个省域面板数据的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8(3):5-19.

[3]李玮,杨安怀.“智慧物流”时代我国高校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机制研究——以燕京理工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8,34(1):36-39.

[责任编辑:纪晨光]

猜你喜欢
区域物流区域经济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环境下区域物流发展机理研究
区域农产品物流交通量分布预测系统的设计
产业集群视角下高职物流教育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合作机制研究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北京市区域物流配送运输调度成本控制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