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特征

2018-11-10 06:53李美阳
北方文学 2018年17期
关键词:美国特征

李美阳

摘要:不同于后现代小说家远离生活的创作理念,新现实主义小说家们在关注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展开创作。他们不仅要描述生活现象,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努力探讨生命的本质。他们的作品还要关注人们的心理活动,解释心灵深处的震荡。与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一样,新现实主义作家们在作品中着力表现的是社会生活现实以及真实历史事件。

关键词: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特征

众多后现代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早期阶段,片面追求新颖时尚具有实验性的创作风格。当他们的文学创作风格不断成熟之后,实验派与先锋派的创作理念和技巧无法满足他们更高的文学追求。作为曾经的当代中国先锋派作家代表余华指出:“当一个作家没有力量的时候,他会寻求形式和技巧;当一个作家有力量了,他是顾不上这些的。使用各种语言方式,把一个小说写得花哨是件太容易的事。”。这种经历同样发生在诸多知名美国作家身上,如索尔·贝娄、菲利普·罗斯、多克托罗、托马斯·品钦等。他们曾经无视社会现实,他们的作品中找不到任何现实社会的踪影。然而,伴随着岁月的沉淀,他们意识到所追求真理是作家责无旁贷的义务,而这种真理无关道德判断。作家责任不仅仅是发泄对现实的不满,或是抨击和揭露现实的阴暗面,而是应该向读者传递高尚的品质,他们在作品中不追求完美,而是在了然现实中的各种丑陋之后依然熱爱生活,对生活充满希望。重新回归现实,关注社会,能使他们的作品更博大恢宏。

与传统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小说不同,新现实主义小说不是对客观事实做出机械的反映,而是将现实与虚无交织在一起,经常还涉及到超越客观存在的人物和情节。这种融合了真实人物与主观幻想的创作手法增加了作品的张力,方便作者游刃有余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具体而言,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具有以下典型特征:

一、艺术手法:继承现实主义原则以及对现代性技巧的融会贯通

新现实主义作家们在坚守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同时,而且还积极借鉴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理念。新现实主义没有割裂与现代和后现代主义的联系,向读者展现了融合了多种创作手法的作品,主要特征如下:

第一,“在文艺创作中,从生活美转化为艺术美的过程就是典型化”。“典型化是一个以少总多、以形写神,通过个别表现一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概括化和个性化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最后以个性化的形式显示出普遍性的意蕴”。新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给予了批判性的扬弃,他们作品中的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能够紧跟时代的脚步。罗斯的美国三部曲被评论界公认是“历史背景下的美国悲剧”。它描画了二战后美国普通民众的生存状况,书中人物都被打上了时代的印记。

第二,与传统的现实主义不同,新现实主义作家颠覆了文学作品中的真实观和叙事模式,模糊了虚构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多克特罗在《拉格泰姆时代》中套用了上世纪初关于弗洛伊德和福特家族的真实历史事件,编造了家族间戏剧性的融合,折射了一战之前美国黄金时代所掩盖的社会危机。在他看来,“一切所谓客观史实直说,都不过是天真的想法”,由于“历史跟其他事物一样,只是错觉罢了”,所以他才导演了这扑朔迷离的一幕。

第三,新现实主义作家将现代和后现代文学的创作技巧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他们在关注现实社会的同时,运用反讽、黑色幽默等后现代主义的手法揭露了社会的荒诞性。罗斯的小说《乳房》就是这类作品之一。主人公一夜之间化身为巨大的乳房,这种荒诞不羁的情节折射了人们在金钱社会压力之下的异化。从时间维度上看,新现实主义小说家注重真实史实发生的时间特性。例如罗斯的《我嫁给了一个共产党人》反映了麦卡锡主义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和迫害;《人性的污点》讲述的是90年代克林顿性丑闻事件。作者叙述的主观视角杂乱无章,反映客观现实世界的混乱性,这种对人物主观内心世界的描写是新现实主义作品的一大典型特征。

二、审美特征:直击生活,将现实与荒诞相结合

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更新了人们对小说审美特征的认识。具体而言,新现实主义小说呈现出一下审美特性:

第一,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相结合。

在故事情节展开的过程中,作者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顺序进行宏观叙事,然而在个别情节的叙事中偶尔会具有跳跃性以及时空错乱等特征。大方向上保证了“客观性”,基本上复制了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件,但是在一些情节上打破了传统的叙述方式。作者通过将情节的有理性和无理性相融合,对客观现实和故事的发展脉络做出了最大程度的真实反映。

第二,“客观现实”和“主观现实”相融合。

曾经的现实主义小说力求真实反映真实人物和客观环境,重现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复杂的关系及无法调和的冲突。在传承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创作技巧基础之上,新现实主义文学不仅仅聚焦于客观的物质世界,而且更多的关注作品中人物的主观内心活动,分析人物的内心矛盾冲突,将人物的主观活动当做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这种“客观现实”和“主观现实”的交叉把作品的艺术性和美学性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第三,“客观性”和“虚构性”相融合。

新现实主义不仅延续了现实主义写实的传统,而且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创作技巧。新现实主义作者将虚构出来的情节融入了客观的社会现实,使作品变得扑朔迷离,真假难辨,借鉴了神话、传说等后现代主义技巧折射出客观真实的无理性,刻画出的典型人物能够激发读者的反思和想象力,帮助读者从新的视角观察自己生活的世界。

第四,“整体性”和“个体性”相结合。

现实主义作家重视作品情节的整体性,即作品的故事情节必须反映真实的历史事件,客观现实为人物提供活动场所,故事情节的展开具有很强的节奏性,合理性,叙事完整,故事发展呈直线型。亨利·詹姆斯在《小说的艺术》中指出,作家应“视自己为历史学家,视自己的叙事为历史”。“故事”应该是史书上记载的有迹可循的事件。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进行了批判性的传承基础之上,新现实主义作家在创作中回归现实,他们重视作品的整体性,同时也善于借鉴包括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在内的其他文学流派的成功范例,把不同的创作技巧融合在自己的作品中,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小说的可信性和文学性。

总而言之,新现实主义作家通过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创作丰富了现实主义的文学内涵,推动了现实主义的发展。

猜你喜欢
美国特征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线性代数的应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