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用观念的哲学思考

2018-11-10 06:53王梓昕
北方文学 2018年17期
关键词:诚信信用道德

王梓昕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的情况下,精神层面上却是不比当年。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在自然经济社会形态向商品经济社会形态的转型中形成了权利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相较于内心的道德追求,很多人更加关注自身的利益。

关键词:信用;制度

一、信用的两种状态

信用来源于诚信,诚信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起初是被分开来说的。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人之道也。”《中庸》中也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诚是人对于自身的一种道德要求,而信则更多的是指人对于他人的责任。最早将诚信一词连起来使用的是《逸周书》,书中写到:“成年不尝,信诚匡助,以辅殖财。”“父子之间观其孝慈,兄弟之间观其友和,君臣之间观其忠愚,乡党之间观其信诚。”这里的“信诚”,表达的其实就是诚信的意思,这种诚信以血缘、亲情来维系,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待,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诚信的看法。如果说中国传统的诚信观是建立在人的自律的基础上的话,西方人的诚信则是以他律为根基。这是因为诚信在西方文化中一是来自于宗教文化,一是来自于古希腊文化所衍生出的契约伦理。与中国相比,西方人的道德观念更大程度上来自于教义和法律对人的约束,而不是人自身。

在當代社会中,我们对于诚信的认识似乎又回到了孟子那个时候,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将诚和信分开来看待的。相对于诚,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任何事物都处在绝对关系之中,人总会与外部世界发生主客体意义上的或价值意义上的关系,这种关系不单单是指传统意义上的家族、血缘等等,而是发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社会中经济活动的发生极为频繁,这种为我关系不断发生,诚实这种内化于人们内心的品质在这种经济活动频繁发生的环境下并不如信用更容易被其他人所观察到。因此,在经济活动发生时,我们总是考虑到对方的信用,而不是他是否诚实。也就是说,在当代社会,信用大都是关涉到经济活动,是一种外在的,对于履约能力(更多是经济层面)的社会评价。由此,信用可以被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状态。静态的信用就是刚才提到的这种社会评价,是一种概念;而动态的信用则是对于信用的使用,这种使用的最终目的是牟利。

二、我国信用缺失的现状及其根源

马克思认为,信用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是资本运动的基础,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是稳定可靠的信用制度而不是诚信品质。由此看来,信用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近年来信用缺失的现象在我国却时有发生。以三鹿为例,三聚氰胺事件导致很多婴幼儿受此影响得了泌尿系统结石。这一事件是典型的企业失信行为,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首先是企业文化,也就是企业价值观的缺失。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也能够阻碍事物的发展。当企业上下没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企业也终将走上陌路。

此外,个体的失信行为近年来也是屡见不鲜。随着动态的信用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买和卖之间的时间差也被逐渐拉长,这就为买卖过程中的失信行为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信用卡的滥用,银行为了获利,对于信用卡的发放条件也越发宽松,部分人通过一些手段获得了与其履约能力不符的信用额度,导致无法如期还款,这些都是对信用的不当使用,原因之一是人们信用观念的偏驳。一些人为了获利而利用信用,却不坚守信用,这种行为对信用的基础造成了破坏。

失信现象屡屡发生的原因,除了之前提到的价值观的缺失和信用观念的偏驳外,还有一大原因,这个原因就是我国的信用评价体系不健全,失信惩罚的力度也不够。而要培养公民的信用意识,形成一个守信的环境,就需要一套完整的信用评价体系为依托,对人、企业以及政府的信用行为有所约束。正是我国当前信用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部分人对于利益的渴求大于对失信后所要承担的后果的畏惧。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信用评价体系很有必要。

三、信用应以道德为基础还是制度为基础

要判断信用观念应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还是应建立在制度的基础上,也就判断是自律和他律哪一点更重要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知道守信作为一种道德,它来源于何处。

在哈奇森看来,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到情感的推动,这种行为是道德评价的对象。对于推动人行为的理由,被称为推动性理由。他认为在我们的每一种行为中都会预先设定某种目的。所有这种目的的前提是我们的感情欲望。同时他在对人行为的理由进行分析时,认为在所有推动性理由的终结之处,必定存在着某种终极性的目的。对于这种目的,哈奇森认为是一种人类的本能、欲望或情感,它是可以无需推动性理由而独立存在于人性内部的。哈奇森把人的情感和这种受到情感推动的行为看做道德知觉产生的原因,也就是说,道德来自于人们对于内化于行为中情感的评价,而这种情感,是与生俱来的,道德情感作为情感的一种,自然也是与生俱来的。但如此一来,就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人的情感除了高尚的,也有恶的,如果道德观念是与生俱来的话,该如何区分行为的善与恶?比如说,一个人通过失信行为获利,失信的做法一定是不好的,但是由此所获得利益也可以给人带来愉悦,我们就能说这种失信的行为的道德的吗?

如果说哈德森所理解的道德判断的起点是站在自然主义的立场上,认为道德情感依赖于自然已经在全人类中普遍造就的某种内在的感官感觉上的话,休谟则是站在经验主义的立场上,认为道德判断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休谟认为人的一切知识的来源或者说人所能认识到的全部哲学问题都是来自于经验的原则,而其中的道德原则的来源是经验的积累、对事实的推理以及习惯和所接受的教育。对比之下,由经验而获得的道德原则显然比先天的感知要更为可靠。

接下来就要提到制度性文化了,人们在改造自然物的过程中必须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于是形成了群体和社会,由此也形成了为型塑人们互动行为的一系列约束即规则。“我们称这些规则为制度”,“制度使他人的行为变得可预见”。这种制度上的约束使人形成习惯,可靠的道德观念的养成受到习惯的影响。因此,虽然进行道德教育同样重要,但良好的信用观念的形成,还是应该建立在制度的基础上。

四、信用体系的完善

回顾历史,每一次社会的进步都由思想的启蒙开始的。文艺复兴掀起了欧洲社会的资本主义开端,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也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因此,要完善我国的信用评价体系,首先需要的是一场现代信用的启蒙。我们需要通过这种启蒙让人们认识到信用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信用观念,正确的使用信用。

其次,我们需要对信用评价的制度进行完善。要完善信用评价制度,需要做到以下这些方面:1.健全法制,建立起一整套对社会公民和市场主体相互关系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准则,把社会诚信纳入法制的轨道;2.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共享机制,我们日常生活中会留下信用记录的地方有很多,比如手机缴费,水电缴费,信用卡还款记录等,如果能将这些信用记录共享,就能够更好的使用信用记录,同时还能有效减少失信行为的发生;3.发展信用服务行业,对信用的使用施行有效的监督;4.完善失信惩戒机制,提高失信成本;5.加强民众道德教育,树立守信意识,将德治与法治配合展开。

总的来说,信用作为市场经济的核心,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功能。信用的道德属性要求其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为基础,完善的信用体系将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诚信信用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信用中国网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