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对比与翻译

2018-11-10 06:53杨镕静
北方文学 2018年17期
关键词:英汉翻译文化差异

杨镕静

摘要:受地理环境、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影响,英汉两种语言的部分动物词所代表的含义有所不同,在进行英汉翻译的过程当中,就有必要了解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内涵及其之间的差异,并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翻译,以使译文与原文相符,并能体现原文的语言文化,从而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本文对比了英汉动物词之间的文化差异,并探讨了英汉动物词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英汉翻译;动物词;文化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都非常丰富,其中也不乏很多与动物相关的词汇。动物形象经历史的发展,逐步沉淀于人们的心中,负载着人们的情感,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动物文化。在英汉两种语言当中,相同的动物可能有着相同的文化内涵,但也可能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同时不同的动物也可能存在相同的文化内涵,此外,还存在文化内涵缺乏的现象。

一、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差异对比

(一)动物词相同,文化内涵相同

英汉两种语言虽因地域、民族、思维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一定差异,但词汇当中有很动物词也有着共通的部分。如汉语中的“狐狸”与英语中的“fox”。说到狐狸,人们的第一印象都是“狡猾、奸诈”,而在英语当中,多数与狡猾有关的词语也均有“狡猾、奸诈”等含义,如“rdn old fox”表示“老奸巨猾的人”、“play the fox”表示“耍滑头”。又如汉语中的“猪”与英语中的“pig”,不管是汉语或是英语,“猪”给人的印象都是懒惰、肮脏、丑陋等印象,英语中的“to live like pigs”表示“养尊处优”,“as fat as a pig”表示“胖得跟猪一样”,两种语言当中“猪”的文化内涵基本相同。此外,诸如“狼”、“鹿”、“绵羊”、“蜗牛”等动物词,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内涵均基本相同。

(二)动物词相同,文化内涵相悖

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同种动物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形象,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也就造就了英汉动物词虽相同,但其文化内涵却完全相悖的情况。如对于“龙”,在汉语当中,“龙”是帝王的象征,有“吉祥”的意思,与龙有关的词也通常表示好的,如“望子成龙”、“真龙天子”。但在英语当中,"dragon”表示的是一种“凶猛、暴躁”的东西,与“dragon”有关的词汇也多含贬义,如“the olddragon(魔鬼)”。又如对于“狗”,西方认为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与“dog”有关的词多含积极意义,如“puppylove(初恋)”、“Loveme,lovemy dog.(爱屋及乌)”。但在汉语当中,“狗”多被赋予贬义,与“狗”有关的词也通常具消极意义,如“狗仗人势”、“鸡飞狗跳”等等。

(三)动物词不同,文化内涵相同

不同民族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其对于相同事物的表达也会采取不同的联想。英汉动物词当中,虽两种语言所使用的动物词不同,但其表达的文化内涵可能相同或相似。如汉语中的“虎”,通常有“勇猛、权威、有活力”等意思,汉语当中有“虎虎生威”、“龙腾虎跃”等词,但在英语当中却通常用“lion(狮子)”来表达此意,英国的国家象征也是狮子,“the British Lion”即指英国。在进行翻译时,很多与“虎”有关的词语也均被译为“lion”,如汉语中的“狐假虎威”被译为“donkeyin alions hide”,“拦路虎”被译为“a lion in the way”。此外,英汉动物词当中还有一些诸如此类的现象,如“健壮如牛”译为“asstrongas ahorse”,“胆小如鼠”译为“astimid as a rabbit”,“如魚得水”译为“like aducktowater”等等。

(四)文化内涵缺失

中英文化传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致部分动物词汇在其中一种语言当中具丰富文化内涵,但在另一种语言当中可能毫无意义,使得英汉动物词之间的文化内涵出现缺失现象。如,汉语当中的“鹤”,其通常象征着长寿,汉语当中即有“松鹤延年”一词,另有“突出”、“己故”等意思,如“鹤立鸡群”、“驾鹤西归”等。但是在英语当中,“鹤”仅表示一种鸟,而毫无文化内涵。又如“鸳鸯”,在汉语当中,“鸳鸯”象征着恩爱的夫妻或恋人,但英语中的“mandarin duck”仅指一种鸭子,而无任何特殊含义。再如英语当中的“beaver(海狸)”,因其擅筑巢且十分努力,故其在英语当中有“干劲十足”、“十分努力”等意思,如“eager beaver”则表示“干劲十足的人”,但是在汉语当中,“海狸”却无任何文化内涵。

二、英汉动物词的翻译策略

(一)直译法

直译法,即在不违背译文语法规则及不会引起误解的前提下,尊重原文,保留原文说法的一种翻译方法。在进行翻译的过程当中,使用直译法既可再现原语言的意义,同时也可使译文保持原文的神韵。在翻译动物词时,针对文化内涵或是意义相同的词汇,译者可采取直译法进行翻译。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可直接翻译为“A ratcrossing street is chased bv all”,“对牛弹琴”可直接翻译为“to play the harp to a bull”,甚至毛主席所提到的“纸老虎”,也可直译为“paper tiger”,直接而形象地表达了原文的意思。另,在进行翻译的过程当中,采取直译法还有利丰富两种语言的词汇,使译文更具活力。如英语中的“dark horse”,可直译为“黑马”,意为“不为人知的、意外的获胜者”。汉语当中原本无“黑马”一说,但在进行直译后,“黑马”便成为汉语中的新词汇,并有了其自身独特的意义,有效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内容。

(二)意译法

在进行翻译的过程当中,若采取直译法无法准确翻译原文,或是无法通顺地表达原文意思时,译者通常会选择意译法,即自原文意义着手,不管原文的表现方式或手法,只将原文大意翻译出来,表达原文含义。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极大,部分文化现象若采取直译法很难表达出原文的意思,此时,就只能采取意译法。意译法虽然可能会导致原文中的特色民族文化有所流失,但其却更易被读者接受,也更便于读者理解原文的思想及内涵。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翻译时,译者需充分考虑到词汇的含义、褒贬、轻重等,进行适当改造,以表达出原文的意思。如“We needn'ttakethe bear bVthetooth.”,若是采取直译法,则翻译成“我们不必牵着熊的牙齿。”,这样翻译不但无法很好地表达原文的意思,而且还会让人感觉很可笑,此时,就可采取意译法,将原文进行改造,表达出原文的大意即可,可翻译为“我们不必虎口拔牙。”,这样使得译文既表达出了原文的意思,同时又与汉语的表达习惯相符,更好地融合了两种语言。

(三)注释法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体现了不同民族的独特风味。在进行翻译的过程当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难以用目标语正确表达的原文,或是利用直接词语无法很好地表达原文意思的词汇,此时,就可将原文形象进行移植,同时在原文后或是文章下方加注阐释,以使读者能够通过联想了解原文的含义。动物词会引起读者的联想,但因文化的差异,不同民族对于同一动物联想也有所不同,在译作另一种语言后,因文化背景的缺乏,译语读者通常会对其产生固定联想,而无法理解原文含义,而在对其进行注释,给予读者补充性解释之后,读者就能从原文的角度出发,理解原文中的意思。如“Trojan horse(特洛伊木马)”,其源于西方的文化故事,喻指“包藏祸心的礼物”,若不对其进行解释,读者是很难理解其喻意的,而在加上注释“hwas packed like sardines”之后,读者就能很容易理解了。又如“叶公好龙”,英译为“LordYe's love ofdragons”,看到这句话,英译读者是很难理解其含义的,但若加上注释“professed love ofwhat one reallv fears”,读者就能理解此句话的真正含义了。

(四)替代法

受民族、文化、传统习俗等方面的影响,英汉两种语言对于同一涵义的表达也有所不同。当遇到英语两种语言当中对于同一内涵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不一样时,译者应遵循原语言中的习惯用法,依目标语的惯用法将原语言中的相应形象进行替换,以使译文既能表达出原文的意思,同时又能保证译文与其语法习惯相符。如希腊寓言中有一句“kill the goose to get the golden eggs”,其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长远,若直接翻译就是“杀鹅取金蛋”,但汉语当中并无“杀鹅”一说,故以“鸡”替代“鹅”,将其翻译为“杀鸡取卵”,这样既与汉语的表达习惯相符,同时又很好地翻译了原文。又如“He was so fond oftalking that his COlTlrades nick named him magpie.”,句中的“magpie”是指“喜鹊”,在英语当中,“喜鹊”喻指“唠叨”,但在汉语当中,“喜鹊”多与喜事相联,反倒是“麻雀”有“唠叨”之意,因此,在进行翻译时,可适当地采取替代法,将其翻译为“他很唠叨,以至于伙伴们给他取了个‘麻雀的外号。”,虽然翻译出来的动物词不同,但读者却能很快通过联想而正确理解原文的意思。

三、结语

翻译并不是单纯地将语言进行转码,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翻译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其要求译者掌握各領域知识,同时最重要的是,在进行翻译的过程当中应伴随各语言文化及世界观的转换作出相应的转变。英汉两种语言中均存在大量表达动物的词汇,其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在翻译时,译者需从动物词的文化内涵出发,分析实际问题,采取灵活的方法,以更好地表现两种语言所具有的风采。

猜你喜欢
英汉翻译文化差异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负迁移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动态对等理论在传记文学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研究
英汉翻译中的意象转换与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