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丹县农用地流转中的金融需求与供给主体研究

2018-11-10 09:45高翔马守才胡永飞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志丹县金融

高翔 马守才 胡永飞

摘 要:当前我国农村最大的问题还是土地问题,土地流转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理想途径,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保证,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该研究分析了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流转[1]金融需求与供给主体关系,结合我国农村金融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研究发展一套符合我县县情的农村土地流转金融体系框架。

关键词:农用地流转;金融;志丹县

本研究对农村土地流转金融需求的主体以及新特征和新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详细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金融的供给主体、金融业与农村土地流转之间的相互制约以及金融业与土地流转之间的供需矛盾;并建立了不同条件下的博弈模型,对金融需求主体和正规金融机构之间的博弈分析,找出影响借款和还款决定的因素,为构建农村土地流转金融体系提供依据。

一、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需求

农村土地流转金融支持体系要求供应方和需求方双方之间有机合作,供给方主要包括能够办理储蓄和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以及与之相关的实体和行为。只有全面的掌握土地流转所需的金融和供给需求才能对农村土地流转融支持体系进行全面的研究。

1.农村土地流转金融需求的主体:农户、合作社、企业

2.农村土地流转金融需求的新特征:以前贷款对象贷款金额较少,贷款期限较短;合作方式是农村信用贷款的主要选择,农村和农户贷款难以保证和难以保障,农业是一个弱势产业。农业生产的本质特征是受自然的极大干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有限,导致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3.农村土地流转对金融需求的新要求:农业保险的需求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对现代结算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土地流转改革促使农业保险的需求加强。

二、农村土地流转金融供给

经过我国社会的不断改革发展以及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农村金融体系由两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

三、土地流转中的金融需求和供给主体之间的博弈

通过构建满足不同要求的贷款博弈模型,并对不同情况博弈模型下,对借款人和金融机构供给主体进行分析,讨论双方对借款行为是否达到利益最大化的影响因素,从而为农村土地流转金融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

1.基本假设

假设一: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户需求者和正规金融机构作为博弈的双方,在特定的情况下,做出任何的选择都是为了满足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假设二:二者之间的博弈在不同的情况下是动态的博弈,做出的选择有先后顺序,后选择的一方可以知道先选择一方的情况,在农村金融信贷市场中是完全竞争的,博弈的双方对彼此所做出的选择后果都非常清楚。

假设三:假设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给农户需求者的贷款金额为a,利率为r,贷款时间为t,金融机构多贷款前和后的信息搜集及监督成本为h;当贷款金额不是特别多,还款时间比较短,那么经过计算,到期之后农户所需偿还的本金与利息和为;农户需求者利用贷款得到的资金获得的收益率为。

2.不存在制约条件的博弈分析

若农户(需求者)在农村土地流转中需要资金,但对农户在信誉等方面不是特别了解,而农户所需的贷款资金也不是特别多,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则不需要任何抵押和担保,而当农户违约不还贷款也不追求其法律责任,此时农户是否还款完全靠本人的信用。构建博弈模型如下:

可以得出:此式无法成立,所以农户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不偿还自己的贷款。

3.存在制约条件的博弈分析

同样从博弈的最底层也就是最后阶段开始分析,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是否选择打官司,由下式决定:

若上式无法成立,则此时的博弈结果跟不存在制约条件小的博弈结果是相同的(),即此时金融机构不发放贷款,农民需求者也不还贷款,并且其金融机构也不走法律程序。若成立则取决于贷款金额a,借贷期限t,贷款利率r及诉讼成本b。从我国当前的农村金融市场形势而言,有很多的因素无法满足(3.2)式,因此也限制了金融机构给农户需求者发放贷款。

分析了我国现有的农村入地流转金融支持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金融机构为促进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的要求和特点;目前依靠农村小额信贷很难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之后的规模化经营,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资金的短缺直接影响到土地的流转。我国金融供給主体主要是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以及民间金融机构;而农村土地流转速度及效率取决于农村金融效率的高低,金融效率直接影响了农村金融发挥作用的成本;农村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农村,提升土地产出率,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金融体系还存在很多的缺点,而其中的金融需求和信贷供给之间的矛盾,成为了阻碍土地流转的一大障碍。

参考文献:

[1]张明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准入的法律制度建构[J].中州学刊,2016,1(29):57-61.

[2]罗进华.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金融支持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05,21(1):29-32.

[3]范丹,邱黎源,刘竞舸.我国土地流转违约风险防范机制研究——以邛崃市开展履约保证保险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5(01):98-105.

[4]牟洪凯.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6(1):189-190.

猜你喜欢
志丹县金融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志丹县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
宋夏沿边熟户若干问题研究——以陕西志丹县何家坬石窟党项人题记为中心
志丹县苹果产业化发展探索
P2P金融解读
基层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状况的调查分析——以全国校园足球定点县志丹为例
支持“小金融”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
金融大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