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8-11-12 10:59李文正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绘制导图知识点

李文正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思维的锻炼方式。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想象能力。而语文教学中对思维导图的实践应用,可以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课堂中所传递的知识,并帮助学生的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教学应用思维导图是依据人脑的思考规律,来调动学生左脑与右脑全方位的思维能力,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的训练与图文并用的教学技巧,可以充分挖掘学生思维的潜能,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新课改实施以来,一直在提倡对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而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将发散思维联系到一个知识点上,以促进左脑于右脑的协调发展,学生也可以通过语文知识的联想,实现对知识内容的创新。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1.学生被动求知,主动性受到限制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通常在课堂中都是以教师讲解为主要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传递。由于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导致课堂在的教学效率较低,教学时一些学生总是无法完整理解,教师所讲授的知识重点,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2.学习内容较多,教学效率低

小学阶段学生思维能力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对一些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弱。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以更快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对一些语文知识难点与重点进行了压缩。由于对课题的讲解速度过快,缺乏深入的讲解分析,导致一些基础薄弱学生无法跟上课堂知识的教学进度,并且小学语文的知识点较多,随着教学的逐渐深入,很多学生经常出现忘记语文知识要点的问题。

3.知识结构不清晰,灵活运用性较差

小学语文是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这一阶段知识内容的层次较多,是非常关键的学习阶段。比如,学习识字、学习写作、学习阅读等基础知识内容。很多学生为了跟上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很少会在课下对语文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所以,学生没有形成整体语文知识结构层次,导致一些学生经常会将一些基础知识混淆。长期如此学生就会形成对语文知识的片面理解。比如,在思考单一问题时较为容易,但是遇到复杂的题目结构,就无法灵活的运用语文知识将相关内容串联起来。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1.提高学习效率分解知识内容

思维导图是运用色彩、线条、图像等要素,依据大脑的自然规律,在学生的头脑中创建立体思维框架,使学生在接受各种枯燥信息时,会将枯燥的信息转换成化具有色彩、高效的组织画面,以促进学生对知识信息的理解与掌握。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些的知识较为零散学生不好掌握,而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快速地将知识信息点进行联系,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教师首先依据课堂知识的中心思想,勾画出思维导图的图形,之后依据讲解主题向外画出分支,通过对思维导图的绘制,将课堂知识的重点进行标注,让学生依据图形来整理学习的知识内容。课堂利用思维导图整合语文知识,可以梳理学习目标与具体内容,并通过对知识点的总结归纳,促使学生掌握自身的学习情况,从本质上发现语文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对知识分类整理形成知识结构系统。为学生建立知识空间,使文章的知识内容直观地表现出来,让复杂的知识简单明了。

比如,在学习《和田的维吾尔人》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要先组织学生找到能代表维吾尔人性格特征的描述,其中文章的开头与结尾都展现了维吾尔人的乐观、豁达的性格,让学生充分了解文中首尾相呼应的结构。然后指导学生在浏览课文的中间部分,并寻找和田维吾尔族人的民俗特点,促使学生加深对和田维吾尔族人热爱土地、能歌善舞等特点的印象。通过对文章虚实结合、比喻拟人的写作手法,整理出豁达乐观、载歌载舞等关键词语。为了更清晰地表达出文章的脉络,教师要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写作构思。

2.构建知识层次,拓宽学习思路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通过对思维导图的运用,将语文课堂中的知识点与逻辑关系梳理清晰,有助于培养學生的想象能力与创新思维,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并加强对语文知识的认知能力。教师在课堂中用知识的网络图形将各个知识点描述出来,学生通过对知识网络结构的总结学习,充分发挥对知识内容的想象力,自己对思维导图绘制有序的整理知识要点,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总结分析,建立语文知识认知结构图,促使学生可以灵活的运用知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其想象力与立体感的塑造性非常强,所以教师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区分图中的分支层次,理解图形的结构与分支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就可以与以往的知识建立联系,让新知识在以往知识的节点上形成新的知识节点,这样学生的知识体系就更加具有发散性。当学生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就可以与已有知识建立关系,进而拓宽学习思路。

比如,在教学《杨氏父子》等章节内容时,教师向学生解析文章的同时也要指导学生懂得运用知识,当课程快要结束时设置总结分析阶段,让学生依据自己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编排绘图,将各个知识点整理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还便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紧密知识联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语文教师在课前要精心设计思维导图,并将课程中所要讲解的知识重点纳入到图中,描绘清晰每一个要讲述的重要部分,与学习资源建立联系,这样在课堂中就会加深学生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备课前教师可以不断地对知识结构进行的完善,依据自身的理解来完善补充思维导图的编排绘制。学生在课堂中观察思维导图时,头脑中已经成形成了完整的印象,当教师对图形进行详细讲解之后,学生要对讲解部分的知识重点,进行总结归纳并加入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在课堂中依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来编排绘制思维导图,绘制图形的过程也是要学生巩固知识的过程,学生在绘制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与想象力,来总结课堂知识。

比如,在学习《草原》这一章节内容时,文中主要讲述的是汉族与蒙古族之间的深厚友谊。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怎样才能体现出草原的美?请你们图形来概括一下”。之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对草原的美进行概括。学生在编排绘制这篇文章主题的思维导图之前,首先要对文章的内容、构思、主题等关键点进行归纳总结,通过绘制青草、蓝天、羊群、欢呼、舞蹈等场景来展示草原的美,学生们通过图形绘制加深了对草原与蒙古族的美好印象。思维导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展现了非常重要意义与价值,不仅有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结语

新课改实施以来,思维导图被更多的应用到了学习中来,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导图的应用既是一种探索,也是一种创新,对培养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林明彦.思维导图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认知结构为视点[J].才智,2015,(4).

[2]许莉丽.论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21(20):88.

[3]边会艳,张豪锋,叶海智.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河南师范大学,2013,(8).

猜你喜欢
绘制导图知识点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Painting ski maps 绘制滑雪地图
绘制童话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绘制世界地图
知识点自测
第6章 一次函数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