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精神康复与全人精神康复比较研究

2018-11-13 11:02刘辅臣刘贵方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44期
关键词:全人身心康复

刘 伟,刘辅臣,刘贵方

(1.济南市优抚医院,山东 济南 250117;2.山东交通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7)

一 传统精神康复与全人精神康复内涵

传统精神康复是指以改善精神病患者受疾病影响的身心功能为目的而进行的工娱疗活动。全人精神康复是指以恢复精神病患者被疾病损伤的全部社会生活功能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心理治疗和生活技能训练活动。

在精神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康复治疗是在药物治疗控制住病情的基础上开展的恢复性治疗活动,目的是帮助精神病人恢复自身的各项社会生活功能、重新回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而在我国大多数精神病院传统上进行的康复活动—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工娱疗活动,带领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娱乐活动,放松患者的身心,给与一些精神上的慰藉。由于缺乏明确的康复目标和有效的康复手段,不关注全人的理念,所以很难帮助精神病人实现重新回归社会生活的目标。最近几年一个全新的康复理论传入国内,这种理论就是“全人理念”。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一些全新的治疗方法开始应用在精神康复领域,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将我国的康复治疗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为了对全人理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便于康复工作的顺利开展,将传统康复与全人康复进行一个全面的比较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所谓“全人”,是指全面发展的人,或者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人。[1]对于现代精神康复意义上的全人理念,顾名思义,给与患者身体、心理、社会、及精神整体性的康复,是现代精神康复的核心宗旨,也是指导精神康复从业人员的工作方向或工作目标。康复是人的康复或全人的康复,需要关注躯体、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康复,需要借助医疗康复、教育康复、心理康复、职业康复等各种康复手段;帮助康复对象回归家庭和社会。尤其对于精神残疾患者来说,长期忍受精神病痛的折磨,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给患者及家人带来很大的伤害。运用全人理念,给与患者整体康复,使之能够早日恢复社会功能,重返家园,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是现代精神康复的核心理念,也是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的最大心愿。全人康复理论框架如表1所示。

表1 全人康复理论框架

二 传统精神康复与全人精神康复的比较研究

(一)指导思想

在过去传统意义上,只是选择一些对于精神障碍患者来说力所能及、放松身心的活动,关注于身心的调试;而现代康复所关注的是患者身心两方面的整体功能的康复及环境因子等因素。精神障碍患者因受所患疾病的折磨而导致社会功能严重衰退,同时由于受传统文化和习俗的影响被迫遭受社会的嫌弃,使病患和其家人都承受着不同程度的痛苦;因此,尽最大努力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关注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功能的全部领域,同时考虑患者的环境因素因子的作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优质的健康生活包括身体、心理、社交、灵性四方面的满足感,其中灵性的概念展现于个人生命的目的及意义,当患者能够体现个人生命的意义、存在目地和价值,便会感到快乐和达到“灵性健康”。“全人康复模式”重视在系统理论支持下对残障个体潜能的开发,通过多学科、多系统团队(医疗、社会福利、康复中心等)整体协作,通过对个体本身、家庭、社会环境和物理环境的共同影响和改变最终实现残障群体回归社会、参与社会,并推动公平、共融社会环境的形成。

(二)内涵

传统意义上的康复活动,对于我国大多数精神病院来说,就是带领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简单的工娱疗的活动;给与舒缓患者整体的身心两方面的康复活动,但是仅指以提升为主,并不关注全人的理念。而现代意义上的康复即全人康复理念是指提升、恢复、维持、延缓、代偿和预防,也即是全人的观念。

(三)康复目标

传统精神康复缺乏明确的康复目标,仅提供提升生活质量的能力,没有全人的观念。

全人精神康复目标是使患者重新获得适应正常社会生活的各项能力,顺利回归社会。

(四)工作机理

传统康复的工作机理是通过一些娱乐手段对患者进行放松性的娱乐性治疗,缓解身心方面的压力,往往不关注患者的心理动向,很少把心理治疗的手段应用于在康复工作中,没有全人理念。而全人康复的机理是深入到患者的心灵深处,使用大量的心理矫正手段,引导患者恢复自我意识,完成心理上的康复,在由心理上的康复完成外部行为的康复,最后实现全部生活功能的恢复。

(五)康复手段

传统精神康复手段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工娱疗活动,带领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娱乐活动,放松患者的身心,给与一些精神上的慰藉。全人精神康复手段是运用各种治疗手段患者身体、心理、社会、环境因子等精神整体性的康复。

(六)实践方式

传统意义上的康复活动主要带领患者开展一些工娱疗活动:如;娱乐性的活动;以“玩”为主的体育锻炼;放松患者的身心为主。而全人理念在精神康复的实践中,以参与式康复工作坊、心理工作坊、水疗工作坊、亲子工作坊等形式,让患者家长提升全人康复意识,释放自我,学会正确看待患者,良性陪伴患者的成长;全人康复模式即具有鲜明的本土文化特征,又具有良好的实务效能,成为现代本土心理辅导和治疗发展的新方向,是心理干预本土化的实践。该模式是以身心互动理论为基础论据,多种辅导手法相结合的模式。全人康复的介入模式是从中国传统健身方式的启发而提出的,以团体辅导为形式结合心理咨询中的理性情绪疗法、积极心理治疗、舞动治疗、行为治疗、焦点解决、萨提亚模式、团体心理辅导等的技术方法进行辅导。通过身、心、灵三个层次设定目标并设计相应得活动,对组员进行全身心的调节,达到身、心、灵三者的和谐统一,最终达致全人康复的目标。同时,该模式聚焦于辅导对象能力的提升。全人康复着重解决的不是某一个具体的问题,而是促进小组成员个人能力的提升。灵性的介入是全人康复模式与其他治疗模式的最大区别之处,通过对身、心、灵全面综合的介入训练,系统化、本土化、集中化的辅导,以身心互动改善健康、调节情绪、挖掘生命的意义,从而提升组员的潜能和自信,增强其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从而达成将痛苦经历转化、升华为动力和自我接纳的辅导目标。

(七)康复措施

现代康复医学的康复包括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在内的全面康复。[2]而传统意义上的康复则侧重于医疗康复,而对功能评定、作业治疗、语言治疗、康复工程等方面未能够给与足够的重视。也就是说,传统意义上的康复在促使患者回归社会,重新参加到社会生活中去,自食其力,创造物质财富,并同健康人平等地分享社会与经济发展成果的方面缺少具体的措施。仅仅给与患者提供一些身心放松的机会。

(八)治疗所需的治疗技术方式

传统康复仅仅采用一些简单的娱乐性康复活动,如:带领患者开展游戏啦、做一些简单的劳动啦等等;并不关注患者社会功能整体性的提高。而全人理念康复采用的是除了这些所说的实施之外,更加重视个体整体性的发展。如:个案管理、小组活动、病例讨论、康复评估、庇护性就业等现代康复模式治疗提供给患者。更多的提供患者一种群体互惠治疗模式,目地是督促患者在参与治疗过程中可以互相督促,互相帮助,更多的参与人际互动,而提高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量比。例如在我院康复中心开展的主动式问候活动,要求每一个走进康复中心的精神障碍患者都要养成见人主动打招呼的习惯;甚至于把它当成一种制度化而硬性规定下来,康复一段时间后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经过量化评估后这些患者的社会功能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效果甚佳。

(九)治疗的效果

传统康复由于缺乏对康复效果的重视,所以康复效果往往不理想,与康复目标相去甚远,而全人康复由于对康复效果一直使用的是量化评估的手段,所以能够使用量化的指标对患者康复前后的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由于对评估情况能够精确的把握,所以评估效果相对传统康复有着很明显的优势。

(十)治疗效果评价手段

传统康复由于缺乏对康复意义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很多的工作都未开展起来,尤其是对于康复效果的评估工作的研究一直处于空白状态。而全人理念下的康复工作为了实现对患者康复情况的精确把握,在康复效果的评价上已经全面应用了量化评价的方式。全人康复在治疗的各个阶段都应用了量化评估的手段,其评价结果不但准确,而且便于康复师对治疗手段做出及时的调整,大大提升了患者的康复的时间和效果。

(十一)医疗团队组成

传统意义上的康复活动基本上是由看护着组织患者参加,内容单一,无助于整体性的提升;而全人理念下的康复活动由多学科团队组成:一只医疗团队有精神科医生、护士、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职能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物理治疗师、康复志愿者等人员组成,来自不同的专业训练背景,各有独特的技术和资源并有工作上的分工,通过不同的讨论,沟通来达到团体的目标,以提供病人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完整的服务。如我院康复中心医疗团队有社工带领患者进行小组活动,治疗师做团体治疗活动,有志愿者经常性的来给与患者帮助等等,都充分体现了多学科团队能够提供一种全方位、整体性的康复的良好效果。

三 结 语

“全人”的概念打破了传统上生物医学模式中关于生理性健康的局限,而将人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综合性地纳入考量。世界卫生组织亦于2011年提出,决定个体健康与否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生理环境,以及个体的人格与行为。以WHO定义的“健康”为导向,现代医疗体系亦关注病人的“全人健康”,这不仅包含病患的生理-心理-社会性康复,也包含病患家属的身心健康以及病患所处环境的资源优化与整合,确保病患在入院、住院及离院后获得延续与完整的康复服务。“全人健康”的理念对医疗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以上比较,传统康复的理念已经不再适应目前的康复需求,而全人康复从目标设计到评估都贯穿了科学化的理念,其目标是促进精神病康复者的全人健康,达到超脱精神病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并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所以全人康复才是今后我国精神康复工作的发展方向。从全人的角度看待康复者,是先进、有效的精神病康复模式。对拓展精神康复思路,提高精神残疾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全人身心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Cultural adaptation and content validity of a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Person- Centered Primary Care Measure’: findings from cognitive debriefing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大学整全人的培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旨归
浅谈数学学科教学德育渗透
高等艺术院校网球教学中塑造“全人”的探讨
给身心降个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