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屋环游记》中的“爱”主题探析

2018-11-14 05:14
电影文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飞屋艾莉罗素

林 玲

(三峡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一、引 言

由皮克斯工作室制作,迪士尼公司发行的动画影片《飞屋环游记》上映于2009年,这部由彼特·道格特执导的动画影片在题材选择和创制技术等层面均刷新了美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史,一举斩获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最佳配乐及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提名;美国金球奖最佳动画片、最佳原创音乐;安妮奖最佳动画长片、最佳动画导演及最佳动画效果、最佳动画角色等奖项的提名,可以说是近年来难得的优秀美国动画作品。

在《飞屋环游记》中,卡尔爷爷和男孩罗素在机缘巧合之下开启了一场梦幻的飞屋冒险之旅,“驾驶”着一幢挂满气球的房子来到了美洲的探险之地,不仅寻找到了向往的“天堂瀑布”,还找回了缺失已久的爱。影片以卡尔爷爷幼年时期关于探险的梦想开始,用十多分钟的时间讲述了因“天堂瀑布”结缘的小卡尔和小艾莉的童年梦想、婚后平淡而又幸福的生活以及生活中始终存在但从未实现的瀑布之梦。在短暂的回忆式的叙述后,老年卡尔出现在银幕之上,而影片也放慢了叙事节奏,开始讲述卡尔爷爷带着失落的“爱”勇敢寻找“天堂瀑布”的历程,在这一过程中,渴望得到帮助老人徽章的男孩罗素、卡尔爷爷儿时的偶像探险家蒙兹以及会说话的小狗道格和珍稀鸟类凯文都成为卡尔冒险之旅中的重要角色,并使他寻找回了妻子亡故后失落的爱。《飞屋环游记》在舒缓的叙事节奏和温情的叙事风格中深刻地诠释了“爱”这一主题。本文将聚焦动画影片《飞屋环游记》的叙事题材、表现手法等,围绕男主人公卡尔爷爷的生活及冒险经历,引入符号学、色彩心理学、生态批判主义等理论,从爱情、亲情、博爱这三个层面探析《飞屋环游记》中的“爱”主题。

二、《飞屋环游记》中的“爱情”

自美国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问世以来,爱情就成为美国动画电影中的核心主题之一,从最初的讲述王子公主童话般爱情故事的《仙履奇缘》《睡美人》到逐渐融入魔幻元素的《怪物史莱克》《公主与青蛙》《僵尸新娘》等动画影片,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奇妙爱情故事始终以魔幻映射现实的方式呈现在银幕之上,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观众。随着美国动画电影叙事题材的不断拓展,“童话”和“魔幻”的爱情故事依然继续,同时发生在平凡世界中的爱情故事也陆续登上舞台,如《花木兰》《钟楼驼侠》等。虽然这些平凡人的爱情故事也在一定程度上依靠超现实的剧情设计来推动故事发展,但现实主义却成为其中的主要叙事风格,这也使美国动画电影在现实这一脉络上不断发展。本文所论及的《飞屋环游记》就是这样一部在现实主义基础上融入奇思妙想的影片,影片中因爱生梦、为爱追梦的卡尔被设置为一个老爷爷的形象,可谓是开创了美国动画电影爱情言说中的先河,也正是老爷爷这一身份,使卡尔和其妻子艾莉身上发生的爱情故事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动,使影片对爱情的诠释更加深沉而深刻。

因对冒险的热爱和对“天堂瀑布”的向往而相识的卡尔和艾莉在成年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从此他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空间不大但充满爱的印记的房子中,尤其是在艾莉因病去世后,这座满载爱的回忆的房子更成为卡尔唯一的寄托。在《飞屋环游记》中,卡尔的房子即用来冒险的飞屋具有鲜明的符号价值。从认知符号学的角度来看,被凸显的图形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内涵价值,是将认知和符号相互连接的重要载体,而《飞屋环游记》中的飞屋就是影片中反复出现、始终被强调的图形。影片伊始,童年时期的卡尔在一场来自探险家蒙兹的演说纪录片中萌生了冒险的愿望,同样被蒙兹所描述的南美洲“天堂瀑布”所吸引的艾莉活泼开朗,在破旧的小房子中组建了只有自己参加的冒险者社团,而意外闯入的卡尔不仅成为冒险者社团的新成员,还成为艾莉终生的伴侣,二人相识的地方正是后来的飞屋。在讲述卡尔、艾莉童年的短短几分钟里,飞屋成为最主要的场景。成年后的卡尔和艾莉将这个爱情萌芽、梦想萌生的破旧小屋改造成了温暖的家,在年复一年的生活中为飞屋增添家具、摆设物品,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从新婚燕尔到准备孕育新生命再到两个人逐渐老去,在每一个人生的重要阶段,飞屋都在卡尔和艾莉的努力下变得越来越温馨和舒适,同时也是卡尔和艾莉爱情升华的主要场景。

在《飞屋环游记》中,回忆的叙事停留在艾莉因病去世时,艾莉离开飞屋后,卡尔爷爷孤独地生活在房屋中,爱人的离开使这位无儿无女的老爷爷逐渐成为社区中性情古怪的倔老头儿,他习惯戴着有色眼镜观察众人,拒绝所有人的善意和帮助,同时又在身体、经济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下,无力抵抗真正的邪恶势力——房地产开发建筑者,成为摇摇欲坠的“钉子户”。事实上,卡尔爷爷的古怪和倔强均源自对记忆中的爱情的守护,在卡尔爷爷心中,飞屋承载了自己和妻子艾莉童年时期的共同梦想、延续一生的真挚爱情,他无法接受在妻子离开后,飞屋再被夷为平地。在开发建筑者的阴谋中,卡尔爷爷不得不被强制搬入敬老院生活,就在告别飞屋的前一天晚上,卡尔爷爷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用一整晚的时间充装了成千上万个氢气球,并在天明时刻于众目睽睽之下驾驶着飞屋起航了。在这一阶段的叙事中,大拆迁建设背景中的飞屋、近镜头中的飞屋外部及内部特写几乎时刻充斥在镜头之中,凸显了在飞屋中慢慢滋长、积淀的爱。

在拆迁困境之中,卡尔爷爷放飞飞屋,拔地而起的飞屋越过了高楼大厦、山川树林,在静态的环境背景中呈现出了一种动态美。同时在《飞屋环游记》中,环境背景的色彩设置与飞屋的色彩设置被有意区分开来,带着飞屋腾空的氢气球采用了饱和度和明亮度很高的多种色彩。而飞屋所处的环境背景则与之相反,采用了饱和度和明亮度较低的色彩,如正在建设中的灰黑色调工地、灰色调的高楼、浅蓝色的天空和白色的云朵等,明亮多彩的飞屋凭借色彩特质传递出了包括真爱、希望、梦想等美好的意蕴,在一静一动、一明一暗的对比中,飞屋的符号象征意义再次凸显,卡尔爷爷为爱追梦的故事主线和影片中的爱情主题通过巧妙的表现手法跃然于银幕之上。在始终被卡尔爷爷视为飞屋中最珍贵的“藏品”的冒险日志上,妻子艾莉不仅将儿童时期的梦想——“天堂瀑布”的照片装裱其中,还留下了关于“冒险”的真谛:“如果说冒险的意义是遇见不曾见到的美景,经历不曾想过的充实人生,那么与你相爱一生就是我能想到的最华丽的冒险。”对于卡尔爷爷而言,始终未能带着艾莉实现梦想是他最大的愧疚与遗憾,但当他看到了艾莉的临终留言后,内心终于得到了释然;同时,这段关于“冒险”的留言也诠释出了爱情的真谛,将这份平和而深沉的感动传递到了影片之外。

在经历了风暴之后,飞屋带着卡尔、罗素降落在南美洲的大陆上,卡尔爷爷一行开始了在南美洲山川丛林中的探险之旅,在此期间遇到了卡尔爷爷童年时期的偶像——探险家蒙兹,然而蒙兹对功名的执着逐渐使他露出了凶恶的真实面目,飞屋也在与蒙兹一伙的打斗中坠落山崖,残破的飞屋的坠落成为《飞屋环游记》中飞屋的最后一个镜头,然而飞屋的坠落并不是象征着爱情的灭失,反而代表着困守在爱的回忆中的卡尔爷爷的“解放”,也正因如此,卡尔爷爷封闭已久的心灵才迎来了新的美好,与男孩罗素之间产生了爷孙般的亲情。

三、《飞屋环游记》中的“亲情”

“老”“少”结合的故事题材在美国动画电影中十分少见,尤其是从皮克斯工作室以往出品的动画作品中来看,童真十足的题材选择和叙事风格无疑是其主流选择,而主打“温情牌”的老年故事和非家庭题材的“老”“少”故事却在表现“童真”的过程中存在很大难度。《飞屋环游记》的导演彼特·道格特曾在推介影片时说道:“《飞屋环游记》依然保持着讲述童真的传统,儿童总是希望脱离现实,去实现刺激的冒险,但随着人们逐渐成长,生活的压力逐渐使人们被迫回归现实,而《飞屋环游记》则将再次唤醒这种深藏于内心的冒险。”正如导演彼特所言,《飞屋环游记》的确做到了实现曾经遗失的梦想,而这一关于冒险的梦想不仅包含着卡尔爷爷和其妻子艾莉一生的真挚爱情,还连接了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即卡尔爷爷和男孩罗素,二人通过“天堂瀑布”冒险之旅结下了超越血缘关系的亲情,传递出了给予爱和收获爱的默默温情。

如果说在《飞屋环游记》中,只是单纯地通过卡尔爷爷和男孩罗素共同踏上冒险之旅来展现亲情,未免难以呈现出足够的戏剧冲突和幽默效果,事实上影片中亲情的两端即卡尔爷爷和男孩罗素拥有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性格特征,正是这种性格差异构成了两位主人公从生疏到亲近、从厌恶到珍惜的情感发展基础,也传递出了爱融化内心冰冷的强大力量。从角色造型上看,卡尔爷爷长着一张棱角分明的方脸,戴着方形的眼镜;罗素则拥有一张肉嘟嘟的圆脸,圆形的小眼睛和圆滚滚的身体。从性格塑造上看,卡尔爷爷性格倔强、缺乏亲和力;罗素则十分热情活泼,不请自来地加入了飞屋冒险之旅。在《飞屋环游记》中,主人公的外在造型和性格设置呈现出相互辅助、相互映射的效果。在冒险之初,卡尔爷爷一直在找机会摆脱罗素,在抵达南美洲后,罗素对于大鸟凯文、小狗道格的热情,也使一心想要寻找“天堂瀑布”的卡尔爷爷一筹莫展。然而随着二人相互了解的不断加深,卡尔得知罗素之所以对帮助老人徽章穷追不舍,是因为他希望在集齐徽章后成为小冒险家并得到父亲的关注,对家庭和亲情的渴望打破了卡尔爷爷在失去妻子后的冷漠。尤其是在卡尔和罗素共同面对邪恶的冒险家蒙兹的过程中,罗素作为一个小男孩所表现出来的勇气、担当和善良深深地打动了卡尔。在共同拯救大鸟凯文的过程中,卡尔和罗素之间的亲情也逐渐升温。在影片结尾处,卡尔代替罗素的家人参加了小冒险家的授勋仪式,相互依偎的卡尔和罗素都重拾了爱的温暖。

四、《飞屋环游记》中的“博爱”

在爱情与亲情的言说中,《飞屋环游记》还体现出了一种对于自然的博爱之情,而这种生态主义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卡尔爷爷和男孩罗素对珍稀鸟类凯文的拯救行动中。近年来,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主义精神被反复言说,逐渐成为新时代美国社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氛围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希望。早在卡尔爷爷年少时,冒险家蒙兹就一度成为全民偶像,为了进一步提高知名度,蒙兹伪造了“天堂瀑布”中珍稀鸟类的骨架大肆宣传,当谎言被戳穿后,名利一去不复返的蒙兹下定决心重返南美洲,立志找到这种无人见闻的珍稀鸟类以洗刷曾经的耻辱。在与卡尔爷爷和男孩罗素的交谈中,蒙兹探听到了珍稀大鸟凯文的踪影,并放出其饲养的恶犬追击大鸟凯文。在男孩罗素的执意要求和执着行动中,卡尔爷爷也加入了拯救凯文的行列,用飞屋拖拽着凯文躲过了恶犬们的追击。然而激战之中,飞屋却坠落山崖。对于卡尔爷爷而言,飞屋承载着他全部的爱情和回忆,尽管如此,他还是在凯文和飞屋之间做出了选择,“那只是个房子”不仅体现了卡尔爷爷在冒险之旅中重新学会了给予爱,还代表着他打破了内心的禁锢,敞开心扉重新接纳生活、拥抱自然,而这一情节的汇入也进一步升华了《飞屋环游记》中“爱”的内涵。

猜你喜欢
飞屋艾莉罗素
罗素悖论
艾莉的烦恼
丢失的皮鞋
迈出第一步
飞屋环行记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海滨城市寻找记
飞屋
罗素的亲知理论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