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靖:不给裁判判罚的机会

2018-11-14 19:05
人生十六七 2018年10期
关键词:江苏队陪练平昌

维 拉

从陪练到破世界纪录,拿下冬奥会冠军,武大靖整整走了八年,两个奥运周期,没有天赋不怕,勤能补拙。他坚持着自己的“鸡汤”——“不服,就是干!”

1994年,武大靖出生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10岁那年他在电视上看到了彼时的冬奥会冠军杨扬等人冰上的飒爽英姿,便被短道速滑深深吸引。这一年,爸爸把他送到了佳木斯市的业余短道速滑队训练。

从那时起,只有10岁的他,在气温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北方冬天早晨,四点多就要起床去训练。武大靖至今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上冰的“糗事”,一连摔了107个跟头,看得爸爸妈妈都心疼,想劝儿子放弃,但第二天他又准时出现在训练场。

“练滑冰,哪有不摔跤的,可是他摔了,回来也从来不说。”爸爸有时候忍不住,偷偷去看儿子训练,“那时候的室外冰场哪有防护挡板呀,全靠雪堆挡着,滑着滑着摔倒了,整个脑袋都扎雪堆里了,他也不哭,起来拍拍接着滑。”

那时,武大靖家里条件一般,体贴的他心疼父母早出晚归,于是不让父母接送。在寒冷漆黑的东北清晨,自己拎着冰刀去训练,也是因为家境一般,他只能穿速度滑冰的冰刀去练短道。

13岁时武大靖被江苏队挑走,独自坐了20多个小时的火车。看着儿子离家的背影,妈妈吕玉香掩面哭泣,往事历历在目。为了省钱,他有时不得不穿大一号的冰鞋。“孩子还常常凌晨上冰,吃了太多苦。”吕玉香说。一走就是一年,家人没去看过他,他也没有回过佳木斯。一年后他回来的时候,父母都险些认不出他,离家时一米六的个子,如今都长到了一米八。

后来江苏队解散,武大靖回到东北成为吉林省队的一员。2010年,他凭借在全国联赛上的优异发挥,在当年11月份来到了国家队。

不过说起在国家队的经历,武大靖说自己还挺受“打击”的。武大靖在国家队二队待了两年,没有世界比赛参加,武大靖只能去给女队做陪练,陪练也就罢了,他还要承受心理的重压:“长距离滑不过周洋,短距离滑不过范可新”。那时武大靖就下定决心,即便所有人都说他没天赋,他也要靠后天努力一点一点弥补过来。

2011-2012赛季,武大靖出现在国际赛场,不过成绩平平,没有太大亮点。随后的赛季,武大靖积累经验,弥补不足,在赛期中异军突起,在世界杯赛500米项目中总成绩甚至排名第二。

2014年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19岁的武大靖在一路领滑的情况下,最后时刻被对手超越,遗憾摘银。走出赛场,武大靖愤恨自己“太年轻”,他发誓要在平昌把错失的冠军拿回来。

此后的四个赛季,武大靖在500米项目上拿到8个世界杯赛冠军。其中2017-2018赛季在中国队整体状态低迷的情况下,他拿下两个500米冠军,成为平昌冬奥会夺冠的热门人选。

站上平昌赛场,1500米、1000米接连被判犯规,武大靖的第二次奥运之旅开头走得有些曲折。“就是憋着一股劲!”1000米比赛结束,武大靖愤愤离场,心中似乎燃起一团火。

“不服,就是干!”这是武大靖的名言。2月22日晚上的500米比赛,从四分之一决赛到决赛,武大靖轮轮领滑,两次打破世界纪录,冲过终点线时,身后的对手望尘莫及。

“我今天赢就赢在不给对手和裁判机会,一直全力滑,拉开差距,裁判挑不出任何毛病。”武大靖说半决赛滑了三圈后,裁判要求重新比赛,“那时候体力到了极限,就是咬牙拼着劲”。

“只要不断努力,就会成功”,这是武大靖的信条,四年后的北京冬奥会见!

猜你喜欢
江苏队陪练平昌
第13届全运会女子手球比赛冠军江苏队守门员防守特点研究
2018年第23届韩国平昌冬奥会比赛主要场馆
再见平昌,相约北京
2017年全运会男子手球决赛江苏队进攻战术分析
安利助力平昌冬奥会
走进平昌
江苏队:20年后再相会
亚洲东区女排锦标赛落幕 江苏女排获季军
"狗保姆"一家三口照顾中风主人 还会健身陪练
特殊陪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