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2018-11-14 15:15卢欣琳哈尔滨师范大学
长江丛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刀叉宴会跨文化

■卢欣琳/哈尔滨师范大学

一、案例一

美国人大卫去年从华盛顿来中国教英语。他觉得中国的人际关系很复杂,中国学生也让他捉摸不透。他在给中国学生上课的时候,觉得自己不管怎么努力也不能让课堂气氛更活泼一点。中国学生更愿意记笔记,很少说话,尤其在讨论课上,学生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可是下课后,却有几个学生总是找他问问题。让他常常在上另外一个班的课的时候常常迟到。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让他非常生气:他两周以前告诉他的学生要在这个周末请他们到自己的家里一起吃饭,可是他所在的系领导昨天却突然通知他,让他这个周末必须参加一个由大学校长组织的晚宴,他说他已经有安排了,可是系领导却一再强调要专门请他们这些外教的,他必须要去。

分析:大卫作为一名来中国教英语的美国人,在中国从事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因为对于中国学生的学习风格的不习惯和不理解,对于学校活动安排的不适应,从而感到在中国的教学生活不愉快,自己没有得到尊重。这是因为大卫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所遇到的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的矛盾冲突。

首先是教学活动上的问题。其次是中西方文化对于时间观念的差异。最后,美国是单时制文化的典型代表,所以,大卫习惯于通过计划和预约来控制时间,在一段时间里只做一件事,强调准时、预约和最后期限。中国则是一个多时制文化国家,更倾向于灵活和人性化,学校的领导也会临时通知他要参加明天的晚宴,都是因为中国人的时间观念更倾向于“以人为本”,注重人际关系,经常改变计划。

大卫因为对于自己所处的跨文化交际环境不了解,对中国的文化和生活不习惯而产生了很多困扰,产生了文化休克的现象。他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要调整心态,学会接受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不同,以更开放包容的心态来面对文化差异,尽力适应。第二,应该多交朋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会对人的工作生活都产生好的影响。第三,面对中国学生的课堂问题,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来适应不同的教学方式。

二、案例二

倪霞作为汉语志愿者,刚到没过多久就被邀请参加当地教师协会举办的宴会。倪霞既兴奋又紧张,这是她第一次出国也是第一次参加正式的西餐宴会。她看到圆桌上摆放好的各种盘子、刀叉和杯子,不知道如何使用。坐在她旁边的一位是美国大学国际交流项目的职员一位是从中国来的女汉语教师。倪霞看到女教师品尝摆在前面的甜点,也跟着吃了一块。宴会中倪霞一直用汉语和女教师交流,聊天,几乎没有跟旁边的美国人聊天,因为她觉得自己的英语还不够好。倪霞拿起左边的一个勺子后,发现旁边的美国人在找着什么,这才意识到自己拿错了餐具。后来她看见有人把刀叉并排放在盘子上,也跟着照做,没想到服务员把她的盘子收走了,倪霞还没有吃完呢,这样的经历让她觉得十分尴尬。

分析:倪霞的这样尴尬的经历是由于她事前对于西方的饮食就餐文化没有足够的了解,并且没有足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从而产生了文化休克的现象,是倪霞跨文化交际意识淡漠而引发的矛盾冲突。

倪霞作为一名汉语志愿者,受邀参加当地教师协会举办的宴会,因为不懂得西餐用餐规则而紧张,只能学着身边的人来做,但由于不懂得行为背后的文化内涵而产生了尴尬的情况。

在西餐的用餐礼仪上,刀叉并排放在盘子上代表着不吃了,收掉的意思,而暂时没吃完时应该将刀叉在盘子上放成汉字的八字,刀刃朝内,叉子弓朝上,齿朝下。在西餐中刀叉的摆放是左叉右刀,汤勺放在最左边。倪霞因为不懂得这些行为的含义,也不向他人询问,产生了笑话,这是倪霞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于文化知识掌握不够的表现,也是她跨文化交流意识不够强的表现,因为中美的餐饮文化有很大差异,不熟悉西方礼仪是很正常的现象,倪霞完全可以向宴会中的中国教师询问请教,或者向身边的美国人询问,都可以避免这样的尴尬发生。

在宴会席间,倪霞只与中国女教师用汉语进行交流,因为觉得自己英语不够好,不和旁边的美国人交谈,一方面是倪霞自身性格比较害羞,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有注重面子的文化传统。

综上,对于倪霞这样的情况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是要正确认识到自己处在跨文化交际之中,并培养文化自信,作为一名中国人,她不熟悉当地的语言风俗习惯都是正常的,不应因此妄自菲薄,要勇于交流沟通,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次,在案例中这样的情况发生后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避免此事对自己造成过大的影响,产生焦虑心态,进而引发文化休克,影响到自己正常的工作生活。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第三,是在回去之后应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和饮食文化礼仪,避免今后再出现类似的现象。最后,是要摆正心态,既然作为一名汉语志愿者来到了国外,那么身上就肩负着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就应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来面对国外的生活,努力适应当地风俗习惯。在参加当地的活动时应该努力融入到当地的活动之中,感受不同文化交流所带来的体验。

参考文献:

[1]廖华英.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2]祖晓梅.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刀叉宴会跨文化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猫和老鼠的宴会
最后的晚餐
太阳应该怎么吃?
筷 子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第一次吃西餐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宴会场地的一般要求、规则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