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应用系统在楼宇智能化中的应用分析

2018-11-14 11:38刘学生
移动信息 2018年8期
关键词:楼宇智能化建筑

刘学生



自动化应用系统在楼宇智能化中的应用分析

刘学生

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北京 10080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楼宇智能化”的发展思路应运而生。这一理念的提出,从很大一个层面反映出人们对高质量住宅建筑的要求。楼宇智能化简单地说就是利用现代社会复杂的科学技术的一类建筑的总称。建设智能楼宇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为人们的生活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集成管理

在智能化的楼宇建筑中,无论是家用电器还是其他家用设备都能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协调,实现自动化运行。楼宇智能化管理与传统楼宇管理,最大的区别是很好地利用现代高新技术,确保楼宇管理的智能化运行。要实现智能化,则需要在楼宇建设过程中将所有的设备都置于一个统一的计算机网络控制下,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对各项数据进行控制和管理,为人们提供一个运行良好的智能化建筑物。

1 智能化建筑与安防系统的概况

智能化建筑可以说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代表之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智能化建筑的诞生。除此之外,智能化建筑最明显的四大特点表现在:系统高度集成、节能环保、节省维护修理费和人工操控费用以及安全便捷舒适[1]。一般情况下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建设主要包括综合布线系统、网络机房工程、安防监控及防盗报警系统、UPS电源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工程、智能卡系统、网络交换系统工程、公共广播背景音乐系统、会议系统工程、综合物业管理系统工程、智能灯光音响控制系统等。智能化建筑集这些系统为一体,因此可以说是众多智能管理系统的综合应用。

在人们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的今天,人们对资源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众所周知我国的很多资源能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合理地使用并节约资源能源是每一个人都应该亲力亲为的。虽然目前出现了很多节能环保的产品,比如说LED、太阳能等,但是并没有杜绝人们的浪费行为,因此节能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缺陷的。今天的智能化建筑在充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的情况下,通过它独特的“智能”功效充分地利用了大自然的太阳光和大气中的冷热资源,并且严格区分并控制每一个时间段的工作日和非工作日。在工作日充分发挥其功效,物尽其用;在非工作日立即阻断能源的使用,以减少资源能源的浪费和废弃物的排放量,真正做到节能环保,为人类提供一个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在一座普通的大厦中,包括大门口的保安人员、小区内的清洁人员、物业的维修人员、工作人员等在内的工资等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智能化建筑具有高度集中的系统,再加上统一的信息技术操控,可以节约人力、财力。比如本来一个小区需要40名保安,通过应用智能化建筑安防系统,只需要不到10名的保安员工就可以做好整个小区的安全防护,这样既加强了小区内部安全防护的力度,又节省了一批开支。智能化建筑的安防系统从各方面加强了对人员、财产、设施的安全保护强度,并通过节能的方式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目前,智能化的建筑凭借这四大特点正在进行推广,其优势已经在很多方面得到体现,并且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可见,建筑的智能化和健全的安防系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现阶段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据此,可以看出建筑智能化和安防系统将会得到广泛应用,其发展的市场前景将会是可观的。

2 楼宇自控系统

楼宇自控系统的价值在于,对机电设备实施自控控制,就其系统组成情况来看,主要包含管理主机、执行机构、传感器与传输线缆等。就楼宇自控系统的运行情况来看,计算机管理控制是该系统得以运行的关键。各项检测工作是依靠传感器来实现的。在检测的基础上,通过执行机构对设备实施同一化集中管控,包括供电、照明、空调、电梯、给排水等。通过楼宇自控系统的稳定运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设备管理与控制成效,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便于后期维护,促进设备使用功能的最大化发挥,提升小区的智能化水平。

3 建筑楼宇智能化技术分析

3.1 智能建筑系统工程项目集成管理模式

管理结构和模式直接决定了系统工程的功能,因此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模式,智能项目集成管理要实现系统化的发展,需要以组织的形式实现柔性管理和非静态控制,目的是为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这种虚拟组织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迅速对资源进行整合,与外部资源合作,完成项目任务UND。二是这种管理模式在流动性和制度成本上都有一定的优势[2]。这种模式可以在各行各业进行推广应用。图1为项目集成管理模型的示意图。

3.2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综合管理的实施要点

在管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过程中,如果要达到理想的效果,让业主对项目的质量满意,就要在预算成本之内,按计划完成预期的任务。ECT任务节约了资源,降低了发生问题的概率,避免带来的损失,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从各行各业的评价和反馈来看,项目管理结束后也是令人满意的,投资成绩和管理效果都非常令人满意,同时还具有令人满意的长期效果。在综合项目管理中,合理划分项目阶段,对基线、里程碑和检查点进行实时监控。

图1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集成管理模型

3.3 安防系统

3.3.1 安防电视监控系统

在设计电视监控系统时,需要对建筑楼宇的各个楼层、经常出入场所、停车场、机械设备等进行重点监控,在这些区域内装设监控设备,并对监控图像展开实时记录,用于后续查阅使用。需要在公共大厅中装设监控器,提高公共大厅的安防监控质量和效率[3]。在电梯内部也要装设监控器,可以监测电梯内部实际情况,避免出现监控盲区。在每个楼宇楼层通道也要安装监控点。为了避免出现明显的死角,需要在楼梯连接点上设置监控器,减少监控盲点,提高安防监控效率。为了提高智能楼宇的安全性,需要在电气设备间、空调间设置监控点,这样可以减少意外事故发生概率,特别是火灾问题,保证楼宇运行的平稳性。在整体设计完成之后,需要安防人员在ST8100平台上进行视频图像查阅,确定没有过大的盲点,针对性地选择监控信息,确保楼宇处在安全监控范围下。

3.3.2 报警系统

实现智能楼宇最为明显的功能就是自动安全报警。报警系统最重要的就是及时性,如果事情发生了一段时间再报警极易造成损失。基于此,可以通过ST8100软件中的劲爆订阅分发策略实现。该策略主要让相应的区域分别接收报警订阅信息。如果前置设备发出了警报,可以传输相应的警报信息到ST8100平台中,相关信息由报警系统自动管理。结合报警系统所传递的系统信息,用户在终端操作系统中就可以查询相关信息;如果用户并没有在线,就可以暂时存储到子系统中,在检测到用户上线时即会重新发送信息。

3.4 智能建筑节能

3.4.1 充分利用新风自然冷源

在信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里,要做到物用其尽,智能建筑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来减少能源消耗,达到节能的目的。充分利用新风自然冷源,不仅可以降低我们的能源消耗,而且效率高,节能又环保。在夏季,早晨比较凉快温度较低,并且新风量大,这个时候就可以关掉空调,打开室内的门窗,保持气流的畅通。这样不但能够使室内保持新鲜的空气,而且能减少空调的使用,给人民的生活带来舒适的同时又进行了节能,在傍晚的时分也可以进行相同的操作[4]。另外在一些人流量比较大的建筑物内比如说商场、交通休息站等等地方,可能会因为人流量多,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这时候为了减少能源消耗,可以打开排风机,利用风流进行空气交换,实现一举两得的效果。最后,在一些办公建筑中,人们为了得到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会提前打开空调来降温,在下班之后一段时间再关掉。据相关数据可得,因为这样的情况造成了全天20%~30%的能源消耗。因此,为了节能减少能源消耗,一些办公建筑内的空调设备的打开和关闭时间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3.4.2 限制风机盘管温度面板的设定范围

一些客户可能会因为自身对温度的感受能力原因在冬天过高地提高温度面板,在夏天里过低地降低温度,从而超出了标准限度,造成了能源的大量消耗。因此,为了节能,要对风机管的温度面板进行严格的限制,要通过建筑的智能化应用,采用自动化控制风机管温度面板,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5]。

4 智能化技术在楼宇建筑中的应用

以某市干休所小区为例,探讨物联网时代下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该小区紧邻医院,总占地面积为18 450 m2,建筑面积约为91 350 m2,小区建筑项目定位为办公、商业与住宅一体化的智能小区,拟建干休所2栋,其中1~4层用以办公,5~16层用于住宅,拟建3栋32层的住宅楼,2栋18层的智能住宅。

4.1 方案设计与优化

在该智能小区项目中,智能化系统设计以《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为依据,依据技术先进性、系统集成及简单实用等原则出发开展方案设计。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要确保系统中配套达到齐全、实用、合理与可扩展性,达到最优的性价比,确保智能化小区的宜居性、舒适性与安全性。小区智能化设计中,通过先进智能化综合系统设计的实现,促进了智能理论在实践中的融入,便于对子系统实施统一化、集成化管理,促进了远程监控的实现,为信息传递与共享带来极大便利。在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的基础上,需要优化设计方案,令子系统集成并与外网有序连接,落实远程动态化控制。

4.2 工程施工管理

4.2.1 提升施工人员整体素质

首先,相关的管理人员在思想上重视并提升管理的理念和格局,在质量控制方面,加强过程的每一环节掌控。其次,为实现建筑工程的质量达标,通过专业的培训来强化人员的专业知识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以定期举办业内知名人士或者业界专家的培训,也可以去发达国家或先进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提升整个施工团队的整体专业水平,保证每一环节的每一位员工均可符合上岗要求,并在理论专业知识的指导下,与实践操作应用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实现智能化施工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完美结合,保证智能化施工管理的良好发展[6]。

4.2.2 加大施工监管力度

目前国内智能化建筑市场效率不高,不能很好地满足本行业的需求。施工管理人员存在缺乏专业知识、管理方法不完善等问题,所以考虑加强施工管理,加大监管力度处理智能化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在施工阶段,建议选择在优秀的团队的带领下,设计最优的建筑方案和最合理的设备选型。只有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都准确无误时,才能开展施工监理工作,避免因过程出现的漏洞影响施工的整体质量水平。

4.2.3 防雷接地操作应正确

在避雷设施的建造时,避雷带、避雷针、防雷下引线、基础接地体等各个部分一定要健全,缺一不可,同时施工时要注意施工的规范性,各个部分一定要安放在指定位置,各部分焊接工作一定要到位。在接地施工时,要提前了解地下管线埋放情况,不能盲目进行挖掘操作,防止造成不必要的破坏。

5 楼宇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楼宇智能化管理的新探索必将迈向新的高度。目前,楼宇智能化管理的尝试,更加注重能源节约、环境保护、自动化管理、绿色环保等等实践,与人们高质量的环保生活理念是吻合的。

6 结束语

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高质量的生活要求会越来越高。智能化楼宇管理对环境要求的管理会越来越精细,符合现代楼宇建筑市场管理的发展要求。无论今后的发展方向如何,“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始终不可动摇,并始终依此为中心逐渐向人性化、无害化、环保化的方向靠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渗透应用,今后的火灾预警、安防系统、通信系统、信息管理、自动化管理等等都将更加完善,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便捷、安全、舒适。

[1]陈稳. 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J]. 工程技术研究,2017(11):70-71.

[2]王锋. 建筑智能化对环境节能减排的影响分析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7,42(11):59-62.

[3]程李兵.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和应用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21):53-54.

[4]康积灵. 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J]. 工程技术研究,2017(7):206-207.

[5]丛萍. T公司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建设研究[D]. 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17.

[6]刘钊,唐振宇. 基于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118-119.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Automation Application System in Building Intelligence

Liu Xuesheng

Administration Bureau of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Beijing 100800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idea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came into being. The idea of this concept reflects the people’s requirements for high-quality residential buildings on a large scale. Building intelligence is simply a general term for a type of building that uses the complex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modern society. The purpose of building intelligent buildings is to facilitate people’s lives and provide high-quality services for people’s lives.

building intelligence; system engineering; integrated management

TU855

A

猜你喜欢
楼宇智能化建筑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顶层架构设计
通信生产楼宇建设项目造价问题分析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商务楼宇治理中党建融入的逻辑与路径——基于广州S楼宇的观察与思考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