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节苷脂对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

2018-11-14 05:16张行泉
浙江医学 2018年20期
关键词:神经节脑损伤生长因子

张行泉

颅脑损伤是脑外科常见疾病,其死亡率在目前外伤性疾病的死亡率中高居首位,且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事故频发,颅脑损伤的发生率也逐年增高,因此,临床上对颅脑损伤进行积极治疗十分重要[1-2]。神经节苷脂为一种在机体内广泛分布的糖鞘脂,对神经与多类脑损伤均有保护作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也是一种神经保护剂、神经营养剂和神经再生剂,它对受伤的运动神经元有保护作用。神经节苷脂与神经细胞膜结合后能明显增强神经生长因子的功能,有效促进神经再生。近年来,有研究者采用神经节苷脂、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脑损伤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临床上关于神经节苷脂、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治疗成年人颅脑损伤的研究报道极为少见[3-5]。为此,笔者对我院90例脑损伤患者分别采用神经节苷脂、鼠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节苷脂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以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节苷酯对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90例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0例。纳入标准:(1)有明确脑外伤史,经颅脑CT证实为脑损伤;(2)无严重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糖尿病及骨代谢疾病;(3)入院前半年内未长期服用激素患者;(4)未合并胸腹其他严重创伤者;(5)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为 3~12分。排除合并器官衰竭患者、未成年患者、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孕产妇、合并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及全身感染患者。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协议。3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表1。

表1 3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方案,包括脱水降颅压、止血、抗感染等治疗,如存在急诊手术指征,给予患者开颅手术治疗。A组患者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取120mg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3周。B组患者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取30μg鼠神经生长因子,肌肉注射1次/d,连续治疗3周。C组患者采用神经节苷脂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取120mg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30μg鼠神经生长因子肌肉注射,1次/d,连续治疗3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3周后,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评分、ADL、肌力评分。

1.3.1 临床疗效 划分为显效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生命体征基本恢复症状,欧洲卒中量表(The European Stroke Scale,ESS)评分增高幅度达到 75%]、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生命体征有所恢复,ESS评分增高幅度达到30%)、无效(临床症状未见缓解,生命体征未见恢复,ESS评分增高幅度不足30%)[6],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 神经功能评分 采用ESS评分,总分为100分,包括意识水平、理解力、语言、视野、水平凝视、下部面肌运动、上肢近端肌、下肢近端肌等项目,得分越高,则神经功能越好[7]。

1.3.3 ADL评分 包括进餐、洗澡、修饰、穿衣、大便、小便、用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等项目,满分100分,得分越高,则ADL越好。

1.3.4 肌力评分 采用Lovett分级法对患者肌力进行分级。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评价为0级;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评价为1级;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评价为2级;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评价为3级;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评价为4级;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评价为5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3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等级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C组总有效率为93.33%,疗效明显高于A组、B组(P<0.05),而A组与B组的疗效相当(P>0.05),详见表2。

2.3 3组患者的ESS、ADL、肌力评分比较 3组患者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均P<0.05);治疗3周后,C组患者的ESS、ADL、肌力评分均高于A组、B组(均P<0.05),A组与 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3。

表2 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例(%)]

表3 3组患者ESS、ADL、肌力评分的比较(分)

3 讨论

患者颅部受创后,脑组织发生碎裂,血管的收缩、舒张功能出现障碍,脑组织血供、氧供不足,颅内出现血肿,颅骨骨折碎片进行挤压,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颅内压急速增高,形成颅内高压,容易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性坏死,引发死亡[9]。因此,临床上应对颅脑损伤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寻求有效治疗的方法,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目前,临床上治疗颅脑损伤的方法以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仅适用于部分具有手术指征的患者,而在药物治疗方面尚未发现特效的药物。近年来,临床上针对脑损伤采用神经节苷脂、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这类研究的对象主要为脑损伤小儿或新生儿,有关神经节苷脂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成年人外伤性脑损伤的研究报道较少见[10-11]。

本研究针对神经节苷脂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成年人外伤性脑损伤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C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较之于A、B组均明显高(均P<0.05);3组患者治疗后的ESS评分、ADL评分、肌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均P<0.05),而3组在治疗后比较,C组患者的ESS评分、ADL评分、肌力评分均高于A、B组(均P<0.05)。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神经节苷脂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成年人外伤性脑损伤切实有效,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这主要是因为神经节苷脂可对神经轴索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能够有效刺激神经营养因子的活性,对兴奋性的毒性产物进行抑制,从而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促进神经功能的改善,对受损的中枢神经起到修复和保护作用[12-15];而鼠神经生长因子则属于神经保护、再生和营养剂,可有效促进神经细胞生长,修复受损神经[16-18]。

综上所述,采用神经节苷脂、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治疗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受损的肌力,还能改善患者的ADL,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神经节脑损伤生长因子
Quintero分期、CHOP分级与TTTS脑损伤的相关性对比分析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用生长因子美容险毁容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脑损伤 与其逃避不如面对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中枢化机制探讨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