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忆

2018-11-15 20:08甘肃贾雪莲
散文诗 2018年12期
关键词:耳坠回廊泪滴

甘肃/贾雪莲

青灰色的楼宇。木制的开放式回廊,迂回在楼的底层。正是梅雨季节,雨丝丝地落下,在回廊的飞檐处静静地飘散,再飘散。

院子里的石头,不知不觉地湿了。那些石头,全是你一块一块从各地捡回来或淘回来的,被你的手和眼睛摩挲过百遍千遍,因此,也像是附着了你的灵魂,像你一样安静、敦厚。

一池子水不动亦不语。满满一池莲叶,俏的安静,柔的活泼。一滴一滴,慢慢往下滑落的是雨滴,不是眼泪。尺把宽的甬路,已然有些润了,却不滑,透着清凉和南方的甜腻。

你在回廊里,面前是一壶酽酽的已经发红的普洱。沉静干净的眼神穿过雨雾,看着院子里的一块石头,或一朵莲叶,唇角微微扬起。手里捧的是线装书,却不是《西厢记》,亦不是《诗经》,是一本《石渠宝笈》。这本书,你已翻阅过数百次,依然看不够,书页被你翻破了,你却对它更多了一份眷恋。一如你对我。

对,我在甬路上出现了。一袭蓝布旗袍,靓蓝的那种,洗得有点儿发白,肩上是一条墨绿的披肩,丽江产的,民族风情不浓,配我,刚合适。脑后一只圆圆的发髻,不见任何装饰。手里撑着烟灰色的油纸伞。雨伞一如池中莲叶,也一颗颗缓慢地往下滴落透明的珍珠。

收了伞,我看见了你,黑黑的眼睛弯弯的,嘴角扬起,笑容干净明朗。你也看见了我,放下书,放下茶杯,张开双臂,等待我向你奔过去。

哦,不对,不对。

坐在回廊里等待的应该是我呀!还是那件靓蓝的旗袍,只是披肩换成了乳白色,是你买的,羊毛披肩,略微与里面的旗袍有些不搭,却与我整个人很配,齐耳短发,一对儿奶白色的耳坠,是你从新疆淘回来的,你给它们取名为“泪”,因为那两个小小的和田玉坠子,实在像极了某一次见面时,我流下的两滴眼泪。

那一天,你把泪滴轻轻地从我脸上接住,顺势就装在兜里了。呵呵。那当然是个玩笑。而后来,你说,你就是把那泪滴装在了兜里,带回和田了,然后,就照着那泪滴的样子,订做了这对耳坠儿。

我又怎能不信!我坐在回廊里,看的也不是《诗经》《西厢记》《红楼梦》,而是张恨水的《啼笑因缘》。书摊开着,眼睛却没在书上。书前是一盅冒着热气的菊花茶。菊花随着开水上上下下翻腾着,曲曲瓣儿伸展着,沉沉浮浮地,像极了我年轻时暗藏的心事。

这时候,你就来了。

也是从那条已然濡湿的甜腻的甬路上,路两边是涟涟的水波,水面上漂浮着一朵又一朵白色的睡莲。你走得不像我那样轻柔,有点急切,但仍不失稳重,像你的性格。

你穿着什么?当然缺不了白衬衫,挺括的衣领子,若隐若现的淡蓝色的横条纹,还有外套口袋里一条叠得齐整干净的手帕。你的外套是什么颜色呢?我忘记了,这么多年,我真的不记得了。

有时候想起,似乎是墨蓝色的学生装,刚好配了我的旗袍。有时候想起,又似乎是奶白色的西装,刚好配了我的披肩。有时候想起,又似乎是一件烟灰色的书生长衫,刚好配了那层层的楼宇,还有你眉宇间浓浓的书卷气。在甬路尽头,你停下了脚步,在找寻我。你还是没有打伞,像我们曾经在雨中相约的若干次。雨丝濡湿了你的黑发,浓密刚硬的头发有的直立着,有的俏皮地在额前打着旋儿,我奔了过来,调皮地把它们揉乱成一堆。你趁机大力地抱紧我,深深地呼吸着我的芬芳。

那是什么时候的事儿了?民国二十六年?或者是民国三十年?

我,也忘记了。

我只知道,如今,我们都老了,老得不能再老了。

我白发满头,而你的黑发依然浓密茂盛刚硬,间或有一半的白了,像你喜欢的黑白水墨画,散发着古典的气韵。

这时候,我们坐在江南水乡的一只小船里,在我抚摸你的头发时,你睡着了……

猜你喜欢
耳坠回廊泪滴
时光回廊
桡骨远端骨折中泪滴角测量的可靠性研究
《回廊亭》延期上映
不对称之美
灵动流苏
驾驶黄昏的人
暖暖酱汤与失落的泪滴
前卫几何
皎皎如月
叠字回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