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恢复及血清Hcy、IGFⅡ、 E 2水平的影响

2018-11-15 00:44杨秀玮万迎香张淑萍
癌症进展 2018年11期
关键词:盆腔膀胱宫颈癌

杨秀玮,万迎香,张淑萍

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妇科,新疆 喀什8440000

全球引起妇女死亡的恶性肿瘤中,宫颈癌居第2位,是妇科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据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每年因为宫颈癌死亡的妇女约为25万[1-2]。手术治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尤其是对早期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更佳[3]。宫颈癌传统手术方式为广泛子宫切除术,疗效公认,但是因其切除范围较大,可能对盆腔自主神经造成一定的损伤,引起直肠功能、膀胱功能及性功能障碍,其中以膀胱功能障碍最为突出[4]。年轻、早期宫颈癌患者的膀胱功能障碍治疗需要反复、多次留置导尿管,不但使泌尿系统的感染风险增加,还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影响其生活质量[5],故保留盆腔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逐渐被应用并取代传统的手术方式。研究报道,在宫颈癌患者中存在同型高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ⅠGFⅡ)、雌二醇(estradiol,E2)等水平异常[6]。本研究探讨了保留盆腔神经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恢复及血清Hcy、ⅠGFⅡ、E2水平的影响,旨在为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经超声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宫颈癌,且符合2008年国际妇产科联盟(Ⅰ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ⅠGO)宫颈癌分期标准[7]中的Ⅰb1~Ⅱa期标准;②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的脑、心、肝、肾脏器功能不全;②有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③术前伴膀胱刺激征等膀胱功能障碍。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86例宫颈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子宫切除术)43例和对照组(常规广泛子宫切除术)43例。观察组43例女性患者,年龄为25~70岁,平均年龄为(45.28±4.46)岁;病理类型:腺癌12例,鳞癌23例,腺鳞癌8例;FⅠGO分期:Ⅰb1期15例,Ⅰb2期16例,Ⅱa期12例。对照组43例女性患者,年龄为24~68岁,平均年龄为(44.78±4.42)岁;病理类型:腺癌13例,鳞癌21例,腺鳞癌9例;FⅠGO分期:Ⅰb1期16例,Ⅰb2期14例,Ⅱa期1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FⅠGO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先进行淋巴结清扫术,后行常规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具体如下:根据女性盆腔解剖结构,先进行盆腔淋巴结清扫,后将膀胱侧窝、输卵管下方腹下神经、骶韧带外侧分离并将骶韧带切断,保留腹下神经。将主韧带内侧盆腔脏器牵引至盆腔壁,保留主韧带下方神经纤维。明确膀胱支及盆腔静脉丛,将子宫支切断,分离神经束,切断宫颈韧带。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盆腔淋巴结清扫数量、阴道壁切除长度)、手术前及手术后第1天血清指标(Hcy、ⅠGFⅡ、E2)水平、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7天膀胱残余尿量及尿潴留、尿失禁、膀胱功能障碍(如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的发生率]、住院期间并发症(性功能障碍、尿失禁、排便困难、尿路感染、淋巴囊肿)的发生情况及1年复发率、生存率。随访1年,包括上门随访和电话随访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cy、IGFⅡ、 E 2水平

术前,两组患者的Hcy、ⅠGFⅡ、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Hcy、ⅠGFⅡ、E2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观察组患者的Hcy、ⅠGFⅡ、E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2.2 手术指标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盆腔淋巴结清扫数量、阴道壁切除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膀胱功能恢复情况

观察组患者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为(10.9±2.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1±3.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38,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7天膀胱残余尿量为(128.4±21.4)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01.3±59.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46,P<0.01);观察组患者的尿潴留、尿失禁、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 2.33%(1/43)、4.65%(2/43)、18.60%(8/43),均低于对照组的 18.60%(8/43)、23.26%(10/43)、44.19(19/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276、6.198、6.532,P=0.012、0.013、0.01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Hcy、ⅠGFⅡ、 E 2水平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Hcy、ⅠGFⅡ、 E 2水平比较(± s)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P<0.01

组别对照组(n=43)观察组(n=43)t值P值17.12±2.31 17.35±2.23 12.31±1.71*8.58±1.65*62.01±14.17 61.45±13.65 47.31±11.35*35.33±9.11*0.470 0.640 10.293 0.000 0.187 0.852 5.398 0.000 73.51±10.02 72.51±9.64 51.33±6.02*42.38±5.03*0.472 0.638 7.481 0.000 Hcy(μmol/ml)术前术后ⅠGFⅡ(pg/ml)术前术后E2(pg/ml)术前术后

表2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 s)

表2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 s)

组别对照组(n=43)观察组(n=43)210.8±30.9 213.2±29.1 463.6±79.6 461.3±78.8 15.0±3.1 14.4±3.0 3.5±0.6 3.5±0.5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盆腔淋巴结清扫数量阴道壁切除长度(cm)

2.4 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性功能障碍、排便困难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755、6.541,P=0.002、0.011);两组患者的尿失禁、尿路感染、淋巴囊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n(%)]

2.5 1年复发率与生存率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术后1年的复发率、生存率分别为 2.3%(1/43)、100%(43/43)和7.0%(3/43)、97.7%(42/4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宫颈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一方面是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增加了宫颈癌的发生风险,另一方面是随着宫颈癌普查意识的增加、普查技术的提高,实现了宫颈癌患者的早发现及早治疗等。但是现代女性性观念开放是宫颈癌发病的原因,目前呈年轻化趋势[8]。广泛子宫切除术是早期宫颈癌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其相较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可以减少手术创伤,促进术后康复,但是术中会损伤或切断患者的盆腔自主神经,常引起盆腔脏器功能障碍[9],可能与下述原因有关:①在将子宫主韧带切断、分离时可能损伤盆腔内脏神经[10];②在将子宫骶韧带切断时可能损伤腹下神经;③在将膀胱宫颈韧带切断时可能损伤膀胱支[11-12]。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可以弥补广泛子宫切除术的不足,降低盆腔脏器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3]。

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盆腔淋巴结清扫数量、阴道壁切除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手术方式的精度相同,均可以准确、有效地清扫淋巴结。理论上,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应该更长,因其需要避免损伤神经,需要更多的时间[14]。但是本研究显示,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近些年手术方式的改良及本院应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的时间较早且手术医师具有丰富的经验及成熟的技术有关,这一结果与其他研究相似[15]。术后残余尿量、导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功能障碍常用于评估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情况[16]。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7天膀胱残余尿量及尿潴留、尿失禁、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提示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有利于促进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恢复,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报道,宫颈癌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异常升高,与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显著相关[17]。ⅠGFⅡ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增殖调控因子,ⅠGFⅡ水平升高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增殖,疾病进展[18]。E2是雌激素的一种,其水平失衡可以引起性激素靶器官疾病的发生,宫颈癌患者的E2水平升高,长期雌激素刺激,可能诱发癌变[19-20]。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Hcy、ⅠGFⅡ、E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早期宫颈癌患者的血清Hcy、ⅠGFⅡ、E2水平。观察组患者性功能障碍、排便困难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说明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可以促进患者术后膀胱及直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相应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远期治疗效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与传统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的远期治疗效果相当,均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综上所述,应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患者,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恢复,降低其血清Hcy、ⅠGFⅡ、E2水平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盆腔膀胱宫颈癌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直肠癌在调强放疗中保持膀胱充盈度一致的重要性研究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腹腔镜下改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短期随访研究
盆腔积液怎么办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