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科专业为核心的H- C一体化教学管理模式探索

2018-11-15 11:02戴红蕾卢崇蓉朱文华陈丽英臧国尧裘力锋方力争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住院医师全科师资

戴红蕾,张 佳,卢崇蓉,朱文华,陈丽英,臧国尧,裘力锋,方力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 杭州 310016)

全科医生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慢病管理等医疗服务[1],全科医生的诊治模式、服务场所及岗位职能的特点,决定了社区实践基地培训是全科住院医师培训中的重要部分[2- 3]。然而,由于目前全科住院医师培训体系不规范、社区医疗本身的局限性以及社区基地师资的教学意识和带教能力的不足,社区基地的实践仍存在较多问题[4- 8],培养的全科医生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满足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求。

为了提高社区实践基地的培训质量,浙大附属邵逸夫医院全科医学科以全科医生基层岗位胜任力为最终目标,以全科专业为核心,以临床基地为主导,探索建立了“H- C即综合性医院与社区实践基地一体化”教学管理模式。现具体介绍如下。

一、H- C一体化教学管理模式的主要方法

1.严密规划,建立一体化教学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基地设立全科医学教研室,社区实践基地设立教研组,互相协同、共同管理。建立一体化教学管理制度,包括《全科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职责》《全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工作组职责》《社区实践基地培训细则》《全科医学师资认定标准及管理制度》《社区实践基地带教师资职责》《全科门诊带教工作制度》《全科住院医师考核制度》等。

2.强化社区实践,制定“三年融贯、逐年递进”的培训计划。

改良教学培训计划,将社区实践时间分解于3年的全程培训中。住院医师从第一年开始就接受社区门诊培训,并且社区实践的时间、门诊量以及临床能力要求在三年中逐年递进,更贴近全科的专业需求,早进门诊,早进基层,且逐渐强化社区实践,使住院医师的培训与将来的工作岗位无缝对接。

3.发挥基地优势,设置“交叉互补、科学全面”的课程体系。

基于医疗服务内容和能力不同,医院临床基地和社区实践基地发挥各自优势,设置交叉互补的集中化教学和技能训练课程体系。医院临床基地主要设置医学理论知识、临床思维、疑难病例、循证医学等课程,不仅教授理论知识,更训练住院医师临床决策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获取信息和自我学习的能力;社区实践基地主要设置社区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相关课程,使住院医师能熟练掌握社区医疗和公共卫生的内容和特点,使住院医师的临床服务能力和公共卫生技能均得到显著提升。

4.组织协同带教,打造“紧密结合、共同提升”的全科师资队伍。

医院临床基地师资和社区实践基地师资协同带教。培训第一年,社区带教以医院临床基地师资为主,可以起到示范作用。随着社区师资能力的逐渐提升,3年培训过程中医院临床师资的带教占比逐渐减少,社区师资的带教占比逐年递增(见附图)。这种逐渐过渡、紧密结合的带教模式,使社区全科师资临床能力及带教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附图 临床—社区师资协同带教模式

同时,社区师资定期前往医院临床基地参与教学培训、病例分析和示范查房等教学活动;医院临床基地师资深入社区实践进行门诊和带教,有利于医院临床基地师资把握社区医疗的需求,也有助于提升社区医疗机构的教学能力,推进全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5.开展全方位考核,建立“实时有效、持续优化”的反馈和质量改进制度。

根据社区基地培训的目标要求,建立并完善一系列考核、反馈和质量改进制度。通过理论、技能操作、门诊接诊能力考核等形式,对住院医师进行全科医疗服务技能、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公共卫生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同时,通过社区师资与住院医师互评以及护士、患者的评价等,对住院医师的交流沟通、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进行多维度评估。

全科教研室和社区实践基地教研组每半年组织教学会议,每三月对社区实践基地进行检查和督导,每年底召开全科住院医师座谈会,分析教学和考核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保证持续的质量改进。

二、H- C一体化教学管理模式的特色和实践要点

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密切合作,打破医疗、教学的双“围墙”,对社区实践基地的培训计划、教学大纲、课程体系、门诊教学、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改进,以全科专业师资教学贯穿于三年培训全程,凸显全科专业的培养。

以全科医生基层岗位胜任力为目标,改良住院医师规培3年培训计划,创新的课程体系发挥了临床、社区基地各自的优势,有利于全科医师培养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对医院临床基地和社区基地的教学管理、师资管理、考核评估和质量管理建立一体化的制度,实现双方基地的教学管理同质化。

临床基地师资和社区师资采用阶梯式转化的方式,强化社区教学,促进社区师资临床能力和教学能力的提升,推进社区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三、总结与展望

H- C一体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将医院临床基地轮转和社区基地实践紧密结合,使住院医师能够把学习的知识及时应用到社区实践中,具有更好的全科理念及临床医疗能力,毕业后又能够快速胜任社区工作;同时推动了社区实践基地的全科学科建设,大大提升教学质量。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我们希望将来进一步推广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H- C一体化管理模式,以促进社区实践基地的教学质量提升和发展,从而培养真正“下得去,用得好”的全科医生。

猜你喜欢
住院医师全科师资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基于病例学习模式查房对住院医师培养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