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

2018-11-16 12:35刘青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10期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

刘青

【摘 要】 文章论述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概括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丰富内涵:基本立场:发展为了人民;根本动力:发展依靠人民;最终目标: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阐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现实意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指路明灯;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指向。

【关键词】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到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应了当代中国发展所提出的时代性课题,明确回答了为谁而发展、依靠谁来发展、由谁来享有发展成果等根本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

1、理论渊源:传承于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在共产主义运动早期,马克思、恩格斯就洞悉和展望过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全部理论都立足于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根本价值尺度就是以人类的根本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标准,其最高价值追求就是争取全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十月革命一聲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伊始,就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始终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毛泽东人民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论。[2]在此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等判断改革及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习近平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就明确地把人民群众作为发展的主体,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推进改革与发展必须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始终坚持在发展中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由人民群众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从而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

2、实践基础:贯穿于当代中国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人民立场:一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二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三是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总之,改革发展稳定、兴党治国强军等各项措施中都贯穿着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丰富内涵

1、基本立场:发展为了人民

为谁发展,这是我们对发展进行谋篇布局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解决好发展为了谁这一立场问题,才能坚定社会发展方向。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表示,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是必须坚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努力让人民享受到更好的教育,拥有更加稳定的工作,获得更加满意的收入和更加可靠的社会保障,获得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加舒适的居住条件和更加优美的环境。二是要坚持把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让人民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要积极回应人民的关切,不断实现人民的利益。要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作风,坚持群众路线,倾听百姓诉求,解决百姓难题。

2、根本动力:发展依靠人民

人民群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体,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一是要最大限度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二是要积极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做到推动发展问计于民、改进发展请教于民,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变革社会现实、促进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把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推向前进。三是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发展成效的根本标尺,坚持发展成效要接受人民评判。习近平把以人民满意为中心形象地比作“考试”,人民群众是这场持续进行的考试的“考官”,标准答案则是以人民群众满意为中心。

3、最终目标: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实现共享的过程中,要坚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一是要大力推进共同富裕,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所倡导的共享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要求不能扩大发展的差距。二是要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发展不平衡是发展的难题,诸如收入差距过大、教育就业机会不均、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都是有违公平正义的突出问题,必须下大力气解决。三是要坚持人民是发展成果的享有主体,保证经济发展的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要通过有效地制度安排,使人民群众真正获得共享发展的丰硕成果,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现实意义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在“全面”。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今后5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按照这一重大战略举措,就是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整合各级各类扶贫资源,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绝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指路明灯

21世纪充满了竞争和挑战,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动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我们在推进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着眼点,把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放在首位,始终相信群众,紧密联系群众,不断提炼升华和推广新实践新经验,保证人人享有发展机遇、享有发展成果,一步步有效推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指向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让党的领导力首先坚强起来。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上来认识,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着眼点放在服务群众的现实能力水平上,最终体现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上。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切实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3] 我们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如此,我们党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04.

[2]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1094-1095.

[3]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 北京:人民日报,2017-10-28(01).

【作者简介】

刘 青(1960—)女,山东威海人,中共烟台市委党校教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群众观的逻辑建构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