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新时代海南经济特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笃实坚定者和不懈奋斗者

2018-11-17 06:17毛志华
今日海南 2018年7期
关键词:试验区海南全球化

文|毛志华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关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大视野运筹国际国内,大气魄推进深化改革,大手笔布局扩大开放,举棋落子,赋予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重大责任使命,要求海南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标杆,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面对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和海南发展新的重大历史机遇,如何汇聚广泛共识,激发坚定信心,催生奋进力量,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蹄疾步稳、成果次第开花,是必须首要解决好的重大命题。

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功到必成

信心是一往无前的精神力量,是势不可挡的强大动力。解决好“怎么看”问题,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下称“4·13”重要讲话)精神,真正弄清楚搞明白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战略意图,是秉持战略意志、坚定战略自信的基础和源泉。

其一,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把握“天时”机遇,推动和引领经济全球化步入合作共赢新时代的必然抉择。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顺应发展大势,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机遇参与国际分工,积极推动自由贸易,不仅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也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引擎。当前,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复苏动力不足,不稳定因素增多,一些发达国家为了摆脱经济社会困局,错误地认为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急流勇退是制胜法宝,有的贸易大国甚至举起了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大旗,接连挑起贸易争端,助长“逆全球化”浪潮。

历史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符合各国共同利益。国际金融危机、难民潮、网络安全与治理等很多困扰世界的问题,根源并不是经济全球化。而解决这些问题,恰恰需要推进经济全球化。面对汹涌澎湃但又充满曲折的经济全球化,中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世界发展大势,主动实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幅放宽外商投资准入,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不断创造和分享“中国机遇”,努力推动更可持续、更有活力、更加联动、更为平衡的经济全球化,在新一轮全球治理体系升级中,扮演好参与者、维护者和改革者的角色。

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选择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把海南打造成为我国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是我国主动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这局关键对弈中落下的重要一子。

其二,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发挥“地利”依托,牢牢把握战略主动的关键举措。把握战略主动,才能赢得先机。当前,国际格局面临深刻调整,世界主要国家在政治、经贸、军事、科技等领域竞争更加激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威胁日趋严峻,对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发展利益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从国内环境上看,我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完善治理体系、提高发展质量、深化改革开放等方面任务艰巨繁重。面对世情国情新变化,我国既要应对国际大变局,顶住国家安全压力,提升国际影响力;又要突破发展瓶颈,聚焦问题“下深水”,啃下改革“硬骨头”,唯有如此,才能牢牢把握战略主动,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海南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改革开放试验田优势充分彰显。一方面,海南姓“海”,是中央授权管辖200多万平方公里南海海域的海洋大省,扼守通往东南亚,取道印度洋直达非洲、欧洲的海上通道。加快“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开放发展等需要经略南海,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也需要在维护南海和平稳定问题上发挥更大更积极作用,海南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另一方面,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地理位置独特,拥有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又是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且经济总量小、试验风险不大,具有成为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独特优势。

凭借这样的“地利”依托,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全面提升服务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建设、军民融合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的支撑保障能力,并且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就能为我国始终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奠定坚实基础。

其三,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汇聚“人和”合力,增强民族复兴凝聚力向心力的应然之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需要在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中整体推进,也需要聚焦区域发展新战略,为整体发展拓宽新空间、提供新动力,并以此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亮点,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坚定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信念,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海南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30年间,海南从一个边陲海岛发展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育和形成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具有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形成新优势、体现新亮点的条件和基础。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有党中央举全国之力、聚四方之才大力支持,全省上下也铆足了干劲,海南争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范例的合力已经形成。

真抓实干、善谋善为,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功不唐捐

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绝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解决好“怎么办”问题,把奋斗精神落实到本职岗位上,落实到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上,做到真抓实干、尽责尽力,深思深察、谋定后动,才能真正保持战略定力、贯彻战略自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朝着既定目标开拓创新、奋力前行。

第一,立足本职,争做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奋斗者。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推进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我们都是受益者,但首先应该是奋斗者、开拓者。一要立足本职、胸怀全局。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到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伟业之中,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脚踏实地,苦干力行,从日常工作做起,从身边点滴做起,始终与大局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二要加强学习,减少不知而盲,克服本领恐慌。对标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新要求,时不我待地加强学习和实践,全面提升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和水平。三要革故鼎新、争创一流。新时代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改革创新,要立足岗位成长成才,锐意进取,奋力拼搏,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把工作做新、做优、做精。

第二,谋定后动,坚持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并重。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对海南而言是全新的探索,放眼全国乃至世界,能够较好匹配海南发展定位的现成经验少之又少,必须坚持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并重。一方面,要继续拿出摸着石头过河的看家本领,不裹足不前,也不盲目冒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求真知,在探索中找规律。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顶层设计,以战略思维和全球视野,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进行宏观规划,把发展需要和现实能力、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统筹起来考虑,以系统性防治碎片化、以协同性防治失范化,高屋建瓴、长远带动。最重要的是,要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掌握其辩证关系,把握好动态平衡,使其互促互进。摸着石头过河心中要装着全局,努力为顶层设计提供实践经验;顶层设计不是闭门造车,不能脱离探索积累的经验,顶层设计后仍要不断进行新的摸着石头过河,使之更加符合实践需要。

第三,锲而不舍,始终保持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面对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大使命,外界对海南能不能落实好中央的政策心存担忧,海南各级组织都有压力,甚至不免会产生一些急躁情绪,希望政策一宣布就马上见效,期待几个月就要有大变化,但这不符合客观规律。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是一项极其艰巨繁重任务,无论哪一方面都需要时间积累,都要完成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切不可心浮气躁、急于求成。要以战略自信涵养战略定力,确保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时刻保持战略清醒,既看到成绩和机遇,更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最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要保持战略前瞻,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只要我们保持耐心,脚踏实地,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愿景就一定会变成现实。

紧跟时代、锐意进取,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功必有我

史志工作主要职责是存史资政育人,表面看好像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关系不大,但这绝不代表着史志人会置身事外、无所作为。解决好“怎么干”问题,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史志各项工作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紧密对接、有机融合起来,以紧跟时代的实实在在业绩作出我们的史志贡献。

把资料征集工作做“活”。存史是史志工作的基础,资料又是存史的源头。一要继续抓好资料年报工作。进一步夯实各呈报单位责任,结合实际完善工作体制机制,久久为功地把这一跟进存史的重要工作做扎实、做出成效。二要创新资料征集方式。走出机关、走出书斋,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及时掌握最新情况,积累鲜活生动的史料。三要拓宽资料征集视野。搜集香港、新加坡、迪拜等较为成功的自由贸易港在便商利贸、降低交易成本、畅通信息平台、完善金融法律服务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和成功经验,整理国内自贸区在行政体制改革、投资管理、风险管控等方面的改革举措和成熟做法,为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提供经验借鉴。

把党史研究工作做“深”。一段时间以来,海南党史研究重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特别就“二十三年红旗不倒”历史展开持续深入研究,形成了一批成果。但研究工作整体时代感不强,对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尤其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时间段跟进不紧、研究不够、成果不多,也较为碎片化和浅层次。要贴紧时代,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加快研究工作重心转移。一是深入学习贯彻“4·13”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精神,努力做到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学习研究和阐释工作就跟进一步。二是围绕海南“三区一中心”的战略定位,拟定研究课题,推进研究深入,不断形成高质量的资政报告和理论文章,当好省委、省政府参谋助手,努力发挥智库作用。三是更加注重从精神层面分析现象,从文化角度解释问题,高度关注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实践中的“开拓者”和“实干家”问题,及时总结、不断丰富发展着的特区精神,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凝聚共识、汇集力量。

把宣教育人工作做“实”。宣教育人是史志工作服务现实最直接的方式,往往最容易作“虚”。脱离实际的自说自话、缺少转化的照本宣科,很难达到预期育人效果。要勇于创新,精心谋划,不断提升宣教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一是围绕海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全面系统地普查红色资源,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加强名镇志、名村志等特色志鉴编纂,反映好海南历史文脉。二是深入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第一线,挖掘典型事例、感人故事,使讲述的海南故事、发出的海南声音更具传播力感染力吸引力。三是进一步发挥海南史志宣讲团的作用,在学懂弄通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理论和相关精神基础上,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宣讲,以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的方式,打通宣教育人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猜你喜欢
试验区海南全球化
全球化时代的数字纪念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海南书香节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Physicians’ perspectives on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 pediatric routine care: a survey
海南杂忆
59国免签游海南
热带宝岛海南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商务部表示7个新自贸试验区设立工作进展顺利
国务院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