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网络作家为例,人才引进要防止“一刀切”

2018-11-18 09:36梅国云
今日海南 2018年6期
关键词:一刀切网络文学文化产业

文|梅国云

最近,笔者到杭州参加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周”得知,目前中国有1300万网络文学写手,有68万签约网络文学作家。网络文学的读者群体广大,仅中国区就达3.6亿人。网络文学推动的产业链也十分庞大,产生的价值难以估量。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网络文学与美国的好莱坞电影、日本的动漫一起,改变了世界文化版图。

放眼海南,在引进网络文学作家方面,不仅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还有中央赋予海南建设自贸区(港)在文化产业方面的政策优势,这是推进建设类似网络文学文化产业生态的重要条件。前不久,我省下发了《贯彻落实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责任分工方案》,要求各有关单位上报引进人才计划方案。联系此次在杭州的所见所闻,笔者认为,文学艺术人才的引进与其他方面的人才引进工作应有所区别。

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的人才,不适合通过引进使用

作家和艺术家的创作是自由的、独立的,属于个体性劳动,其价值通过作品实现。具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给人带来精神享受,二是通过经营作品创造物质财富。目前我国文艺家队伍分为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种,而体制内的主要分布在文学院和书画院等艺术机构。从作家队伍情况看,体制内的纯粹是传统型作家,网络作者难觅踪影。假如一个地方没有体制供养的公益事业机构及编制,很难实现专业作家在体制内流通。从有编制保证的省市情况看,作家类的人才并不能像其他领域的人才那样,为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直接效益。比如科技方面,只要适应我省科技发展需求,就可以安排在某个岗位发挥作用;城市管理方面,安排在具体岗位就可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从一些有专业作家编制或实行了签约制的地区看,除了要求这些作家每年必须在国内相关文学期刊发表一定量的作品外,很难再作其它规定,包括本土题材创作任务。这类作家大多充当本土文学领军人物,树立对外形象。如果引进的是名头很大的作家,在短时间内,则很难消除地域标签。比如莫言,不管到什么地方,在人们眼里还是山东作家。又如贾平凹,即便拿出上千万的资金引进,在人们眼里,他还是陕西作家。当然,如果一个地方确有需求,需要请外地某个著名作家创作反映本土题材的文学作品或剧本,可以采取项目签约的办法。这与引进作家相比,不仅省事,而且效益高。

培育一个地方的文学生态,最好的办法是发现苗子,采取有效办法培养。从一些地方的成功经验来看,一般可以通过举办青年作家培训班或改稿班、为青年作家提供发表作品园地、资助青年作家出版作品、在文学核心期刊发表作品给予奖励、加强青年作家省际间交流、选送青年作家到鲁迅文学院学习深造、为青年作家深入生活提供条件、为青年作家召开作品研讨会等办法来繁荣文学生态。培养文学人才,要有“百年树人”的战略眼光和悉心服务的园丁精神,需要四季阳光雨露的滋养,年复一年,坚持不懈。

文艺人才与上下游产业关系密切,可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吸引集聚

作家、艺术家创造的是精神产品,但如果不能将精神产品融入文化产业,其创作很难长久,除非只是为了纯粹的个人爱好。要想吸引文艺人才到海南来,就必须想办法开展文学艺术品市场经营活动。这样做,不仅不需要财政补贴,他们还乐于安身在这里倾心创作,海南还可以获得可观税收。当然,如果确有需要,在双方充分熟悉的基础上,可以将其中的一些名家纳入编制岗位。

这些年,我国一些地方文化产业迅猛发展,作家、艺术家不需引进就纷至沓来,文化产业异军突起的杭州就非常典型。以网络文学为例,杭州有阿里巴巴、咪咕阅读、华数传媒、浙江华策、金溪影视、汉鼎宇佑、杭州趣阅、横店影视、浙江影视、东阳大玩家、永乐影视、青漪文化、晟喜华视等文化产业做得很好的公司,可以将网络文学作品无限衍生,转变成巨额财富,一大批年收入千万级、甚至上亿的网络文学作家,不请自来,集聚杭州。杭州还专门建了中国网络作家村请他们入驻。当他们的某部作品在网上吸引千万读者时,出版、影视、游戏、动漫、文创等公司也会关注这部作品,最终仅一部作品的文字就衍生出数亿元的产值。

在本次活动中,知名网络作家蒋胜男介绍,她的《芈月传》最成功的经营经验就是“多IP可延长线经营”,她的下部新作《燕云台》还未与读者见面,就已经与多家文化公司签约,获利不菲。据了解,2017年杭州仅文创产业就实现增加值3041亿元,同比增长19.0%,占GDP比重24.2%,产业总实力再创新高。

目前也有3位年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网络文学作家定居在海南,而他们的作品并没有与我省任何一家文化公司发生关系,他们的经济产值都在岛外。这值得我们反思。其实,海南在文学艺术方面并不缺人才,而是缺少有实力的文化产业公司。

海南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些年吸引了国内大量的文艺人才定居或旅居在这里(其中不乏大师级领军人才),加上海南本土的文艺人才,相比全国而言,海南在这方面的优势还是比较显著的。现在,海南要想办法引进一批文化产业做得很成功的公司。有了他们,就可以激活海南文艺人才的创作热情,而且会有更多的领军人才来到这里。因此,引进成功的文化公司,远比引进文艺人才重要。

海南发展文化产业大有可为

海南不能搞污染产业,也不能以转口贸易和加工制造业为重点,这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腾出了巨大空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指出:“支持在海南设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教育、农业、旅游交流平台”,同时还指出,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数字内容等新兴文化消费,促进传统文化消费升级。”中央支持海南建设自贸区(港),也为海南的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海南应该抓住机遇,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上大踏步前进。应该着眼海上丝绸之路“交流平台”,在整体规划中科学安排影视、动漫、游戏、文创等文化产业园区,为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做充分准备。

一方面,本土的文化企业应着眼于自贸区(港)建设目标,升级文化产业。具体地说就是传统的文化产业要向新兴的文化产业发展。比如大量以单一广告业务营生的文化传媒公司,应该开阔视野,拓宽平台,努力在文学艺术衍生的庞大产业中有所收获。这样,也才能把体量越做越大,路也才能越走越宽。如天涯社区,应该解放思想,振作精神,引进高端人才,加大投入,改版升级,优化模式,重拾十年前文学频道“一统天下”的气势,做好文学作品的IP经营。像中视传媒这样比较有实力的企业,在做地产和经营院线的同时,完全可以把经营文学艺术作品的IP全产业链做成自己的主营业务,成为集影视、游戏、动漫、文创、地产文化、旅游文化为一体的大型文化产业公司。另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引进国内外顶级的文化公司在海南设立分公司。国内的如奥飞娱乐、起点国际、华策集团、横店影视……国外的如美国的电子游戏设计商电子艺界(Electronic Arts)、好莱坞环球影城、皮克斯、派拉蒙等公司如果能够落地海南,加上海南岛一流的自然环境和一流的营商环境,必然会吸引国内外顶级作家艺术家的目光,海南将打造成为全球文化产业高地,比较杭州2017年3041亿元的文创产值,五年后海南将有望实现千亿级产值。

猜你喜欢
一刀切网络文学文化产业
中国网络文学闯荡海外江湖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揭秘网络文学
体育动态分层教学从“一刀切”到“重个别”的应用研究
延迟退休不可“一刀切”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探析
南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