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经常“洗耳朵”——重读《邹忌讽齐王纳谏》

2018-11-18 18:48吴若芊
记者观察 2018年15期
关键词:纳谏邹忌齐王

文 / 吴若芊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故事。邹忌“形貌昳丽”,分别询问他的妻子、他的妾和拜访于他的客人:“我跟城北一名叫徐公的美男子谁更美?”得到的回答均是:徐公不如您美。第二日,见到徐公,自叹弗如,夜里睡觉时便细细思之:为何如此显而易见的事情,众人却要罔顾事实赞美自己?

思深悟透之后,邹忌向齐王进谏:“我深知自己不如徐公美,但是我的妻、妾、客人却都说我比徐公美,归根究底是因为他们喜爱我、畏惧我、有求于我。现在大王您拥有一百二十城,领域辽阔,您宫里的妇人没有不喜爱您的,朝廷里的大臣没有不畏惧您的,举国上下没有不有求于您的。这样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甚多啊!”

就算一个普通人身边尚有喜爱他的亲属、畏惧于他的下属、有求于他的朋友,那么领导干部的身边呢?随着职务的晋升,这些人的数量往往呈几何级增长。但问题在于,普通人犯了错误,或许有上司批评、朋友提醒。但当地位高了、职权大了,说好话的人越来越多,提出异议的人却越来越少,并不是领导干部没有错误,而是罕有人去指出错误。

保持耳边清净、心底清净才能清醒自知、不生私欲,受蒙蔽最大的害处是不能正确认识事实。受私己之人的蒙蔽,就会自信心膨胀,盲目自信;受畏己之人的蒙蔽,就会产生权力上、地位上的优越感,傲慢霸道;受求己之人的蒙蔽,就不能坚持原则。长此以往,党性降低,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乃至滑落到底线的边缘,甚至打破底线。

那么,身为领导干部,应当如何破除蒙蔽呢?蒙蔽领导干部的是什么呢?是围绕耳际的美言妙语,是权力、金钱的诱惑,是被营造得光怪陆离、五彩斑斓的假象与虚象,更是超出正常范围的自信心。这种自信心既来源于自己的私心,又来源于他人的私心。

汉代皇帝在举行祭祀时会佩戴一种冕冠,俗称“平天冠”。冠上有两块黄玉,悬在耳孔外,叫做瑱(tiàn),俗名充耳。部首有个“真”字,象征君王在面对谗言时,要充耳不闻,面对真言,则要积极听取。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在“被围猎”的迷障中,经常“洗洗耳朵”,时刻保持清醒,正确地认识自己尤为重要。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可贵之处正是在于:邹忌能够在亲朋的夸赞中认清事实,身为君王的齐王能够听取真言,采纳邹忌的进谏,容纳群臣吏民的批评和建议。齐王是怎么做的呢?他下令:“群臣吏民如果能够当面指出我的错误的,得最高奖赏;书面提建议的,得中赏;在市井议论我的过失,并且最后让我知道的,受下赏。”命令颁布之初,朝野极为踊跃,门庭若市,几个月之后,时不时有人提出建议,几年之后,朝野纵使想提建议,也没有什么可提的了。从现代角度看,齐王这一举措可谓贯彻民主集中制和接受批评的典范。

善纳谏,才能守其白,勤除蔽,才能洁如玉。作为领导干部,要时不时地“洗洗耳朵”,切实加强批评和自我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历来是党的优秀传统,不仅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抓手,更是领导干部破除蒙蔽的一把利器。领导班子要多开实打实的民主生活会,针针刺骨,拳拳到肉,不怕流血与疼痛,才能打造坚实的党组织,才能真正为人民服务;作为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政治定力,开阔心胸,拓宽格局,善于纳谏,容纳真正负责敢于提出问题的同志。要时时刻刻以事实为镜,擦亮双眼,坚持实事求是。

善纳谏、勤除蔽,经常“洗耳朵”的意义,并不只限于给自己找问题、“大扫除”,一味执着于打“灰尘”更是舍本逐末。让领导干部摆脱蒙蔽,绝不仅仅是希望领导干部“时时常拂拭,莫使有尘埃”,而是愿领导干部守好初心——“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邹忌如果不在乎自己的美貌,也便不会听到虚假之言,领导干部如果严于律己、没有过分欲求,谄媚之士也便没有用武之地。

猜你喜欢
纳谏邹忌齐王
远见与智慧
齐王立后
呆若木鸡
邹忌比美
论《左传》关于春秋霸主重耳的纳谏叙写
太宗纳谏
栾书纳谏
画鬼容易
马路公仆赞
邹忌形象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