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家”安在工地上

2018-11-18 09:08孙蕙
当代贵州 2018年16期
关键词:绥阳县工地心脏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孙蕙

4月3日,记者来到遵义市绥阳县詹廷强的家里,他的妻子米兆碧盯着相框里的遗像,禁不住泪流满面。

詹廷强是绥阳县农村公路管理局工程师。2017年8月20日,51岁的詹廷强前往绥阳县大路槽乡,对拟建的脱贫攻坚“组组通”公路进行前期测量,返回途中因心肌梗塞,再也没能醒过来。

“5月份他才做心脏手术,医生叮嘱要休息半个月,可他心里放不下工作,只休息了两天就又赶到工地。”米兆碧说,这已经不是詹廷强第一次做心脏手术了。2013年,詹廷强做过一次心脏搭桥手术,术后三天回到了工作岗位;2015年3月,他又做过一次心脏手术,不到一周便返回指挥部。

“对他而言,工地在哪里,家就在哪里。”米兆碧说,尤其是修建绥阳蒲场崖龙湾到桐梓关口的运煤大道时,詹廷强整整在工地住了3年,长期饱一顿、饿一顿。因为担心丈夫,米兆碧常去施工现场看望,帮他洗衣做饭。

“为了方便照顾他,后来我也住在了工地上。”米兆碧说,在工地的8个月,是夫妻二人结婚以来相聚最久的日子。

在妻子眼里,詹廷强是一个为了工作“不着家”的男人。在儿子詹彬的心目中,“他性格很温和,但如果发现施工不达标,就会很严厉,立刻要求重做。”修路是造福子孙后代的民生工程,任何时候都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

在詹廷强的影响下,詹彬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同样的工作。

“我会像爸爸一样,做一个认真负责的修路人。”詹彬表示。

30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奉献,詹廷强成了绥阳县交通系统的先锋和楷模。

“詹廷强的离去,让绥阳交通系统损失了一员大将!”绥阳县交通运输管理局副局长梁后权感慨。根据贵州省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工作要求,为确保绥阳县2017年第一批实施的“组组通”公路于8月30日前顺利启动建设,詹廷强与10名同事被抽调到县农村公路建设办公室,主要负责通村公路设计、预算审查、施工监管等工作,涵盖20多道“工序”。

“每位技术人员要负责10多个项目、100多公里的通村公路,工作强度和压力可想而知。”梁后权说,詹廷强对质量的要求几近严苛。

“印象最深的是在修建茅垭至分水岭28公里的旅游公路时,詹廷强整个冬天没怎么休息,刨开积雪一段一段检查路基质量,为此还落下了脚痛病。”据梁后权介绍,近10年来,绥阳县修通了400多公里通村公路,每条路都有詹廷强与同事们测绘的足迹。由詹廷强负责的茅垭镇17个项目、120公里通村公路建设,没有出现过一起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

猜你喜欢
绥阳县工地心脏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绥阳县老年大学临时党委正式挂牌成立
波比的小工地
绥阳县关工委召开“评先”评审会
热闹的工地
绥阳县委离退局到伞水村开展帮扶工作
绥阳县召开2016年关工委全委(扩大)会议
了解心脏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工地上的女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