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效果评估的探索实践

2018-11-19 14:26周静
记者观察 2018年20期
关键词:湖南日报湖南受众

文 / 周静

一、常态评估机制及时有效

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成效,直接影响传播效果。因此,在检验和完善传播效果时,评估传播者的工作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湖南日报社有一套比较完备的常态评估机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测新闻工作者的报道质量,评估记者编辑的传播能力。

包括《湖南日报》《三湘都市报》《新湖南》等各媒体均设有考评组,对记者编辑的日常报道进行考核评定等,对他们的政治意识、新闻敏感和采编能力等,进行全面考核,以计分论酬、优稿优酬的形式,对传播力、影响力俱佳的作品予以奖励。集团层面还设有“集团总编辑奖”“社长总编辑奖”和月度“最好最差新闻”评选,明确“集团总编辑奖”为最高新闻质量奖,获奖新闻具有最佳传播效果。确立“两级评议制”,评定月度“最好最差新闻”,由各媒体考评组、高校专家、资深记者编辑等组成初评小组,对各媒体和高校新闻专业学生推荐的待评稿件进行初评后,再提交由各媒体总编辑和高级编辑组成的定评委员会进行终评,并明确获得“集团总编辑奖”和“最好新闻”的作品,作为推选“中国新闻奖”和“湖南新闻奖”的优先候选。集团层面还有一项“社长总编辑特别奖”,即时奖励产生重大宣传效果的新闻作品,既是对传播者业务能力的充分肯定,又实现了对传播效果的及时评估。

2018年全国两会开幕以来,湖南日报社上下齐心合力,前方后方通力合作,多次获得中宣部、省委主要领导的肯定。中宣部分别表扬了《“说得对”作用不亚于“说了算”》和《对“新型政党制度”要有高度自信》两篇评论。省委书记杜家毫3月9日也充分肯定了《湖南日报》,他表示,“两会报道做得很好,无论是日报还是新媒体,报道都有声势。新媒体作品多、点击率高。日报的评论做得非常好。选题应时应点,观点有见地,表达富有文采。”这些来自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的点赞,充分肯定了报社新闻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体现了湖南日报社两会宣传效果获得的巨大成绩。

二、从受众维度进行评估

湖南日报社各媒体在策划典型报道和重大活动时,以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提升传播力为落脚点,追求宣传效果的最大化。

其中,作为湖南省委机关报的《湖南日报》,每年在改版提质、优化升级方案出台之前,都会广泛征求读者意见,邀请专家学者、在校大学生、老读者等不同层面的受众群体,以提高省委机关报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目标,听取、吸纳各方反馈意见,不断提升办报水平。

在大型主题报道之后,湖南日报社会通过召开座谈会的方式评估社会反响。如2017年的“走近科学家”“湖湘好家风”“扶贫楷模王新法”等报道一经推出,产生了强大的新闻冲击波。《湖南日报》借势趁热打铁,组织相关部门、报道对象、读者代表召开座谈会,充分了解宣传效果,推进报道的二次传播,进一步强化传播效果。

从受众维度评估主要包括以下五种方式:第一,关注点击量。在《新湖南》客户端呈现的稿件,其点击量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被阅读的次数,阅读率越高则说明这条新闻越受关注;第二,公布排行榜。根据新闻的点击量、原创量,把受关注的前十名新闻排列出来,做成仅供内部传阅的简报,每周更新、及时公布,以此了解用户的阅读取向;第三,统计访问流量。依靠技术部门以分时段、分地域、分类别、典型时刻四种模式进行流量分析统计,判断出刊载新闻所产生的社会效应;第四,结合用户评论。用户的评论是形成网络舆论的先决条件,对评论数量以及评论内容的监测,是对新闻传播效果评估的重要手段;第五,观察媒体的反应。在评估新闻传播效果的方法中,除了用户对新闻的转发量以外,其他新闻机构、社交媒体对新闻的转发数量、跟进报道强度,也作为评估新闻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

《湖南日报》在十九大召开期间,每天在显著位置推出“评论员观察”“十九大时评”两大系列评论,围绕报告重大论断,以评论员的角度深入阐释、宣传十九大精神。双系列评论犹如双子星座,吸引了大量读者,经新媒体转载推广后,不少文章当日点击量都达到10万+,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今年的全国两会,《湖南日报》的评论“双子座”更是居高而声自远,刊发9篇评论员文章、18篇两会时评、25篇与全国两会相关的“观点”栏目文章。大会开幕次日,《湖南日报》推出评论员文章《再次奏响春天的旋律》,号召湖南人民“站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和推进改革,推动发展”,这篇文章在《新湖南》客户端获得了约40万的点击量。

《新湖南》客户端也从自身发展角度出发,结合受众的信息需要,打造了一系列爆款产品,不断促进内容的有效传播。

三、提高传播效果的建议

(一)传播者角度

优化新闻报道的宣传效果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建立起完善的媒体传播效果评估体系。

1.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

建议相关主管部门牵头组建媒体宣传效果评估小组,由新闻宣传机构及新闻单位负责人、业内专家学者、一线记者编辑组成。

2.提升传播者的新闻业务能力

完善新闻工作和学习培训机制与考评奖惩机制,尤其在绩效考核方面,建立考核社会效益的指标体系。

3.完善奖惩制度

对于传播效果特别好的作品,应给予有别于各级新闻奖的特殊奖励,通过各种奖惩手段来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受众角度

建议采用以内容为驱动的、更成熟的标准来衡量宣传效果。包含以下6项指标。

1.到达率

衡量内容所接触到达的广度,包括内容覆盖的地域、行业与用户数量等横向参考指标。

2.互动率

衡量用户对内容的兴趣与参与度,其中包括停留(阅读)时间、分享数、评论数等纵向参考指标。

3.易用度

包括易于阅读、易于分享等参考指标。

4.长尾效应

新闻内容在搜索引擎中的能见度,包括网页数量、浏览次数或目标关键词等参考指标。

5.交易性

衡量内容传播最终产生的利润线索,包括用户注册量、广告转化率、用户满意度等指标。

6.情感指数

衡量内容传播受众对媒体的喜爱度、情感表达、正负面口碑等。

猜你喜欢
湖南日报湖南受众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湖南日报》三论守好网络舆论阵地
报刊交邮发行公告
党报发展探新路 融合创造“新湖南”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岁月
湖南童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