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戏剧舞台表演艺术的生活化

2018-11-19 14:26孔继光
记者观察 2018年20期
关键词:艺术表演声腔评剧

文 / 孔继光

戏曲的形式美集中体现在其高度程式化的艺术表演形式上。程式化的表演形式虽然是我国传统戏曲的重要组成因素,但是评剧要想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就需要结合新时代的发展特点和艺术形式,在传统的表演形式上进行创新。其中,评剧艺术的生活化就是新时期评剧艺术能够积极传承发扬的重要途径。生活化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来的演技形式,它是时代赋予演员在舞台上生活化表演的特有表现,要求演员能够将传统的表演技巧和现代生活化的表演形式完美融合,塑造出剧目中角色的性格特征。

一、利用地域文化,突出戏剧表演的生活化

评剧的孕育之地、发展之地都是唐山。评剧的剧目大多以家长里短、伦理道德、生活琐事等作为主要剧目内容。演员为了体现出评剧的生活化,就需要在以往传统的表演内容上进行创新,引入生活中的流行元素,使评剧内容更加贴近生活。

早期的评剧表演艺术场地都集中于农村的广场、茶馆等地,上下场门会用“出将”“入相”代替,在服装、道具的使用上都突出了生活化的气息。在时装剧目的表演中,演员也会借鉴程式化的动作来补充生活化的艺术表演。只有做到将戏剧表演的形式更加贴近于生活,才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带领观众走入剧情表演之中,深深地打动观众。戏剧中老旦、彩旦以及小花脸等角色的服装、道具用品等几乎都是使用当下社会民众穿的衣服和生活用具,他们的道白也突出了冀东特色,表演技巧更是结合日常生活中朴实、滑稽的表演动作。评剧表演的艺术形式只有深入地贴近生活,才能够赢得观众的青睐。

二、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将戏剧表演艺术生活化

近百年来评剧发展已经达到了非常出色的效果,尤其近五六十年以来,评剧得到了有力的支持与飞速的发展。在我国评剧艺术表演的领域中,出现了大量优秀的剧目作品,同时不断涌现出诸多艺术大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对评剧的关注,评剧的审美水平也随之提高。

在艺术表演形式多样化的今天,人们的审美方向较以往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剧目要能够集中体现当下社会的发展形势,只有生活化的表演才能拉近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因此,只有使评剧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更加生活化、形象化,才能成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真正带领评剧走向生活、融入生活。

例如,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弘扬民族文化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新闻传媒多样化的今天,单纯的剧场演出已经不能有效地促进戏剧的传播,而电视传媒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评剧电视连续剧《包公智斗》就是利用了电视传媒的优势来推进我国戏曲文化的发展。通过电视媒体的传播,会让更多的观众真切地感受到评剧剧种对包公这个人物形象的另样解读,用更加生活化的表演体验和生动的生活语言演绎出其内柔外刚、爱民如子、不畏强权的个性,让老百姓更加乐于亲近这样的人物。

三、借助丰富的声腔音乐,使戏剧艺 术生活化

区分剧种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声腔音乐。评剧的声腔音乐带有深厚的冀东特色,观众听起来会感受到柔和、优美的旋律,因此评剧声腔深受全国观众的喜爱。由于演员借助声腔音乐来进行表演,将声腔音乐生活化也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刘巧儿》中的刘巧儿角色,就体现了生活化的音乐元素。刘巧儿自身就是新中国初期的农村女性代表,她的唱腔音乐就更能体现新时代的生活化艺术表达形式。演员要在新的剧目中合理地保持自身的流派特点,并适当结合新派的唱腔旋律和唱法来丰富自身的艺术表演形式,充分地发挥声腔音乐的有利优势来表达人物情感。

四、结语

总之,戏剧表演的艺术形式离不开生活。在丰富的生活中创新、发展戏剧是戏剧表演艺术得以更好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演员只有不断地融入生活因素,才能创新出符合观众审美情趣的艺术表演形式,丰富戏剧表演的内涵。

猜你喜欢
艺术表演声腔评剧
Jiao Ayi| 《娇阿依》
“器乐声腔化”三题
浅谈评剧的乐队及伴奏
新形势下唐山评剧如何焕发生机
论《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之声腔划分
关于“二胡演奏声腔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中国戏曲为何形成多种声腔
论体育竞赛、艺术表演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于评剧艺术发展的几点思考
评剧《良宵》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