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转型应用型本科的思考

2018-11-19 14:26马伟余志军
记者观察 2018年20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应用型办学

文 / 马伟 余志军

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内一些高职院校得到了迅速发展。无论从教学质量、办学规模、生源力量还是师资队伍等方面来看,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具备了转型到本科院校的条件。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已经提交了从专科升级到本科的申请,实现了转型升级。但是高职院校转型到应用型本科后该如何发展,本文进行了以下方面的思考。

一、学校办学定位

我国的高职院校办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综合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这个教育过程中,无论是师资队伍、教学模式还是课程安排都是以这个办学目标为根本目的来进行的。因此,这些高职院校转型到应用型本科院校仍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因此,国家要积极引导一些高职院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转型,以满足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发展需求,从而提高各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保证高职院校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转型到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具备两个方面: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同时学校应以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的。

二、人才培养目标

每一所高校都需要制定完善的、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需求来选择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层次、有针对性地实施人才培养计划。而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是有所区别的,高职院校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学校理解并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应用在工作中。而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的知识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从事学科专业的基本工作能力,能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不同;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对于学生对技能掌握的要求不同。

所以,高职院校转型到应用型本科,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该主要以本科模式为主,整合社会发展的需求,科学合理地为学生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同时,在教学中也应该合理分配教学比例,不仅要使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提高其专业能力,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三、学科专业建设

在高职院校转型到应用型本科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要求对学科专业进行科学合理的建设,以学科为根据,合理安排专业结构,促进学科的发展。由于学科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院校的每个专业都有不同的培养目标,本科院校的专业覆盖面较广,以理论知识为基础,而高职院校强调的是专业的适应性,针对专业安排课程,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为目的。为了让高职院校更好地向应用型本科进行转型,高职院校应树立为社会需求服务的思想,开设符合社会需求的相关专业,让学生在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

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开设特色专业,以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力和竞争力。此外,高职院校也应该发挥自己学校的优势学科,培养更多的学科骨干,建立属于自己的专业特色和优势地位,尽量扩大学校的优势专业,改善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条件,发展应用型较强的专业,以此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四、师资队伍建设

在高职院校向应用性本科的转型过程中,也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是否专业直接影响着大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因此,高职院校转型到应用型本科院校后,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要打造一批双向型的教师队伍,使其既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五、结语

高职院校转型到应用型本科院校能使高职院校得到进一步改革和升华,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在转型到应用型本科后,仍需要不断创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从而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应用型办学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22冬奥会背景下黑龙江省冰雪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