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专题研究撬动学校整体改革

2018-11-19 03:19马玉华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做题审题错误

马玉华

教学领导力是学校干部管理能力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要提升教学领导力,要求管理者既要站得高、看得远,也要务实地开展教学研究与实践,以小问题的“点”,撬动教学和管理工作改革的“面”。

近年来我们发现,学生在考试中因为审题不清丢分很多,而教师总结的原因是“学生马虎不认真”“学生没有认真审题的习惯”等,这样含糊不清的分析根本无法让学生认识到错误产生的原因。针对这个问题,学校将“培养学生数学审题习惯,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专题开展研究。借助专题研究,我们把学生错误资源作为沟通“干部的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桥梁,促使干部管理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得到有效转变。

梳理学生错误类型,追根溯源。学校组织教师对学生作业和试卷中的错误进行分析,发现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有:教师对于审题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位、学生受思维定势或强信息干扰较多、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等。这说明教师在教学中缺少对规律方法的概括提炼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开展研究,梳理方法。首先,要求教师每月上一节关于专项审题的研究课。教师必须思考“题目给我们提出了几个要求”,让学生在议错中去辨别、分析、判断。在追问的过程中,把学生审题的意识引向深处,将思考的方法性、逻辑性渗透其中。其次,梳理审题方法,集结成册。学校要求各学科教师进行审题方法的总结梳理,并集结成册,形成学校的教学资源。例如,数学学科通过梳理,总结出计算的审题方法、解决问题的“七言”审题方法、空间与图形审题方法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了很大转变。由于对审题错误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学生在做题时都能做到有目的地批画,审题时对关键信息的捕捉理解能力大大增强,逐渐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同时,研究也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干部管理方式的改变。以往教师只关注学生做题的结果,忽视了做题的过程,更忽视了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而现在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有了更清晰的把握。此外,教师备课时对问题的设计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如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教师在课上增加了很多追问,启发学生不断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干部带领教师开展“切片式”研究,截取随堂听课的情况,把教师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片段进行集中播放,让教师们相互借鉴。同时,逐渐形成了追踪式的工作习惯。就学生审题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干部每周坚持随堂听课,研究课、试卷质量分析都会组织教研组及时进行汇报,共享研究成果。

“审题习惯”这一个点,撬动了学校在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教师教学方式和干部管理方式上的改革,促进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和提升。

编辑 汪倩

猜你喜欢
做题审题错误
在错误中成长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聚焦高考选做题中的解不等式问题
“三招”学会审题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可爱的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