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藏心底41年的愧疚

2018-11-20 01:09杨一凡鲍亚飞
百姓生活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中洲同村襁褓

杨一凡 鲍亚飞

41年前,父亲把襁褓中的女婴丢弃街头

浙江杭州淳安县中洲镇的余裕昌老人,今年76岁,1976年他34岁。那一年的7月下旬,他有了第二个孩子——一个女孩,出生体重不足6斤。在那个一个壮劳力一天只能挣10个工分的年代,他要天天干活才能养家糊口。“老婆怀孕前后有段时间不能干活,我要向前赶些才行。”第二个孩子的到来,让余裕昌更加辛苦。

“那个时候大家都不容易,家里没有什么吃的,五谷杂粮、红薯呀,勉强吃饱。”余云枝也是中洲镇人,他是余裕昌的大女婿,他了解40多年前的生活。

然而,不好的事情往往凑到一起,余裕昌发现妻子可能已经病入膏肓的时候是1976年10月——妻子在怀孕期间就患上了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产后病情加重。最终,医生无能为力了,妻子撒手人寰,留下了两个女儿,大女儿7岁,小女儿3个多月。

长女尚未懂事,小女在襁褓中,没办法出门干活的余裕昌,只能靠亲戚和邻居的接济生活。但在那个年代大家孩子都多,生活都困难,“到小女儿7个月大的时候,实在撑不下去了”。

“城里的生活条件要好一些,有人收养了,我的孩子就能活。”余裕昌反复对自己说了好多遍。1977年3月的一天,余裕昌做了一个决定:将小女儿送出去,她可能就有条活路。

经过反复的思想挣扎,余裕昌从浙江淳安县中洲镇走路、搭车、乘船,2天后,一个抱着襁褓女婴的男人出现在浙江淳安县排岭镇(现在的千岛湖镇)的街头。

余裕昌当时是这么想的,“城里的生活条件要好一些,只要有人收养了我的孩子,她就能活。”余裕昌和陪同他的同村老乡漫无目的地走了整整一天,他抱着孩子没舍得放下。“只要我留她在街头,她就是别人的孩子,她会习惯吗?”他还在镇上住了一晚,一直到次日凌晨。“孩子不停地哭,她饿了,但没有吃的。”余裕昌叫上同村老乡来到当时行人还不多的十字路口,徘徊许久,他抱着孩子亲了又亲,最终放在一个包子铺旁。他觉得天冷,又解下自己藏青色围巾(大围兜)裹住了小女儿,狠下心转身走了。

一开始,余裕昌走在同村老乡的前面,同村老乡紧跟着他走。但快走到街角时,余裕昌却走不动了,他停下来,眼泪不停地打转,双手扶墙远远地望着小女儿,时不时还能听到她的哭声,希望孩子早一点被人发现。

天渐渐亮了,路上的行人多了起来,有人发现了孩子。看着小女儿被人抱走,余裕昌吁了一口气,胸口却堵得慌,他默默走开了。

“对不起,我的孩子”

余裕昌与大女儿余爱春

一句对不起,可能顺口而出;一句对不起,也可能深埋心底41年之久,无从说起。

小女儿送出去后,余裕昌一直很牵挂。但能知道的信息少之又少,只听说小女儿被人抱走后,先是被抱到福利院里待了一段时间,后来就不知去向了。小女儿被谁领养了?又被带到哪里去了?对此,余裕昌一无所知。

“经常会梦到我的小女儿,有时候梦见她在笑,有时候梦见她在哭。”小女儿被人抱走后,余裕昌心里觉得愧疚小女儿,深深自责,也因为生活艰难,他没有再结婚,日子在混沌中过去。

大概3年前,在除夕吃团圆饭时,寻找小女儿的事情再一次被余裕昌提起。“让我看一眼,让我跟她说句话,我对不住她啊。”

这个时候,家里的条件已经很好,大女儿余爱春和丈夫余云枝开始多方打听、网络发帖、发信息到朋友圈。他们通过在民政局工作的老乡去查,但是41年前的相关档案已经找不到。网络上求助也一直没有可靠的信息。

只要身体允许,余裕昌老人就会自己出门去找。“这么多年了,我想找到小女儿,见她一面,知道她过得好不好,也亲口跟她说一声:‘对不起!’当年真的是没有办法。”

余裕昌老人每说一句话,就哭一次。埋藏了41年的愧疚,哭诉不完,化解不了……

猜你喜欢
中洲同村襁褓
科普点亮乡村“未来”
Resonance and antiresonance characteristics in linearly delayed Maryland model
幸福 其实就是……
留言条
成长
Two New Hyperon Coupling Models in the Light of the Massive Neutron Star PSR J0348+0432∗
Who gave me my ears
Dynamical stable-jump-stable-jump picture in a non-periodically driven quantum relativistic kicked rotor system∗
同村老农占耕地 法官维权促返还
α Decays in Superstrong Static Electric Fiel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