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为“径”方法作“舟”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现状的分析和对策

2018-11-20 06:24江苏宜兴市陶都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习惯检验

江苏宜兴市陶都小学 沈 燕

江苏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陈亚军

数学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一旦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方法就内化于其中,对他的一生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那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呢?为此,我们先对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背景、对象和方法

调查背景:我校地处城乡接合部,学生大多来自农村,而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偏低,又因外出打工而无暇顾及孩子,部分学生缺少家长的关爱和指导,养成许多不良习惯。

调查对象:我校六年级全体学生,共290人。

调查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个别谈话为辅,问卷调查中安排了预习、听课、作业和复习四个学习环节上现状的调查,以了解各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现状和真实想法。

二、调查结果: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现状

预习习惯听课习惯经常预习22.3%偶尔预习58.6%从不预习19.1%认真听讲53.2%偶尔不听40.8%基本不听6%

作业习惯复习习惯从不复习13.5%独立完成78.6%偶尔抄袭18.3%经常抄袭3.1%经常复习25.7%考前复习60.8%

以上统计数据表明: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也是直接导致学生数学成绩差的根本原因。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必须承担的重要责任。

三、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对策

1.课前预习的习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前提。课前预习习惯包括预习新课内容,预习解题方法和算理,等等。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呢?

例如:《圆的面积》。

(1)“列”——列预习内容,明确预习要求。

△圆能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吗?如果能,怎么转化?

△在转化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是怎样发现的?写下来。

△圆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

这样学生有了明确的预习要求,也就知道该按一定的思路去预习,从而达到预习的效果。

(2)“想”——让学生思考例题的解决方法,想一想为什么要用“数方格”的方法去发现圆的面积和边长与它的半径相等的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你是怎么体会的?

(3)“做”——完成书上“练一练”,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并进行检验。

(4)“查”——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对学生的预习必须认真检查,并在课堂上围绕预习提纲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轻松、扎实,学生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慢慢理解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学习的目的性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强了,自然而然数学成绩也就提高了。

这样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内容有了大概的认识,并可以把容易理解的和难理解的知识点加以区分。上课时,学生就可以很快投入新的学习中,并且带着自己的疑问去学习,事半功倍。

2.质疑问难的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纠正,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有问想问,使其产生探索交流、解决问题的需求。如在教学《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的这节内容时,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与“小数和分数的互化”,教师便可设计“用现有的知识,你能直接比较4/7,57.1%,5.7的大小吗?要比较它们的大小,你们觉得需要做些什么?”等问题引发学生探究。学生在已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会想到全部化成小数来比较,这时适时提问:还有别的办法吗?为什么可以这样做?学生在互相讨论与交流中掌握了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学生一旦体会到了质疑问难的乐趣,学习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都将得到拓展。

3.认真作业的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好品质。

(1)明确作业的基本要求。

△作业要规范,按照一定的格式做。

△作业要整洁干净,书写认真。

△作业要及时完成,思维要独立有新意。

(2)学会认真审题的方法。首先,做题时学生应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其次,教会学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灵活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再次,审题时还要注意题目中出现的单位、数字等一系列的细节,做到准确无误。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作业的效率。

(3)强调检验的作用。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犯错是难免的,尤其是小学生,往往只热心于完成作业,而对于作业的正确率是多少却从不过问,可想而知,长此以往不仅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而且数学成绩也难以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强调检验,把它作为解题过程的一个环节,并提出要求。如计算题可以利用口算、估算、笔算的方法进行检验;解决实际问题先检验算式的准确性,再检验计算过程的正确性,等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自觉的检验习惯。

4.课后复习的习惯

人的记忆是有限的,我们学过的知识会渐渐被遗忘。德国的心理学家区滨浩斯通过实验发现,刚记的材料一小时后只能保持44%,一天后还能记住33%,两天后留下的就只有28%了。所有人都会发生先快后慢的遗忘。一些成绩好、记性好的学生,因为做到“每天有复习,每周有小结,每月有总结”,才会有较强的记忆力,才会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而一些经常被教师批评记忆力差的学生,其实大部分是因为不愿意花时间去复习,或者是复习的方法不对造成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每天睡觉前想想今天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有哪些相同之处,有什么联系,帮助他们形成一定的数学知识体系。温故而知新,通过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从而牢固地掌握知识,不被遗忘。

另外,教师自身的行为在学生的良好数学习惯形成的过程中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一部分学生的习惯或多或少都受到其老师的影响,教师思维严谨,学生考虑问题时也会相对严谨;教师教学灵动,学生课堂相对活跃。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的习惯就是教师的习惯。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要做到,我们应以身作则,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真正做学生可以学习的榜样。

当然,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日复一日的训练,需要持之以恒的磨炼,需要日积月累的沉淀。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能力增长的需要,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努力培养他们的良好学习习惯,让他们在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受益终身。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习惯检验
上课好习惯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新课标下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好习惯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