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晨明地区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

2018-11-20 08:17高云鹏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17期
关键词:变质岩本区测区

高云鹏,郭 浩

(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七O七队,黑龙江 绥化 152000)

1 区域地质特征

地层:出露的地层有古元古界东风山岩群亮子河岩组和桦皮沟岩组;古生界下寒武统晨明组、中下奥陶统宝泉组、下二叠统土门岭组、中生界中侏罗统太安屯组、下白垩统甘河组;新生界新近系中上新统船底山组、第四系下更新统冰水堆积物、第四系上更新统别拉洪河组、全新统低河漫滩冲积物。

侵入岩:属近南北向的伊春-延寿中加里东期花岗岩带及伊春-玉泉晚印支期花岗岩带。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以中酸性侵入岩为主,少量基性侵入岩以脉状形式产出,少部分以岩瘤状产出,并且从岩相来看以中深成相的花岗岩类为主。据其形成时代依次确定为晚三叠世和晚奥陶世二个期次,并确定了其形成的先后顺序,归并了五个侵入岩填图单位:晚奥陶世辉长岩、晚奥陶世花岗闪长岩、晚奥陶世二长花岗岩、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晚三叠世正长花岗岩。

火山岩:区内从古生代—中生代都有火山活动,但规模均较小,古生代泥盆纪宝泉期火山岩被后期构造岩浆破坏而出露零星。中生代经历了中侏罗世太安屯期和早白垩世甘河期火山喷发活动,火山岩规模较小,后期剥蚀强烈,所剩面积较小。

变质岩:区内变质岩多被后期侵入岩或火山岩侵入覆盖,致使变质地质体遭受破坏、零星分布,多呈残留的小块地质体。根据变质作用类型可划分为:区域变质岩、动力变质岩和接触变质岩。变质岩类型较多,以区域变质岩为主,由于受到多期变质作用和动力、热接触变质作用叠加,使本区区域变质岩改造强烈,早期变质岩已无法恢复地层层序。本区区域变质岩系,据原岩建造、变质变形特征及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可划分为东风山群亮子河岩组和桦皮沟岩组、西林群晨明组、奥陶系宝泉组、二叠系土门岭组和侏罗系太安屯组变质岩系。

构造:本地区大地构造分区上位于天山—兴蒙造山系(I级)小兴安岭弧盆系(II级)中。测区经历了古亚洲洋扩张、萎缩、陆缘增生演化阶段、古太平洋板块活动阶段及滨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阶段三个大的构造发展阶段。测区构造主要为褶皱、深大断裂。主要为格金河-亮子河铁矿复式背斜、桦皮沟背斜、宝泉背斜、东方红经营所-黎明村北东向断裂、红星-三岔河北西向断裂、桦皮沟北东向断裂、跃进—石厂北西向断裂。

晨明地区构造发展史:本地区经历了从古亚洲洋扩张,萎缩闭合,古太平洋板块活动陆缘阶段、及环太平洋构造阶段及新生代地壳差异性升降等几个构造发展阶段。元古代本区处在古亚洲洋构造域,早元古代古亚洲洋扩张,本区形成拗陷,主要形成浅海相碎屑和碳酸盐岩沉积古生代本区处在古亚洲洋构造域,早寒武世亚洲洋扩张,本区形成裂陷,主要形成浅海陆缘碎屑和碳酸盐岩沉积。中生代早期处在古太平洋构造域,古太平洋板块向西伯利亚板块俯冲,在本区形成晚三叠世构造岩浆带成。受构造控制,呈南北向和北东向条带状展布。中侏罗世,本区处在环太平洋火山活动带,区域应力以拉伸-剪切为主,形成测区中侏罗世太安屯期火山岩。早白垩世,形成测区早白垩世甘河期火山岩。新近纪,高位玄武岩喷发,全新世,以垂直升降为主,河流下切,形成河流周边阶地。主要为低河漫滩沉积。

2 区域成矿规律研究

晨明地区内地质历史较为漫长,地质构造较复杂,岩浆作用十分发育,对成矿极为有利,其所处的大地构造单元为伊春—延寿褶皱系的茂林—木兰褶皱带中段,属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多金属成矿带的五星-西林-朗乡铁、铅、锌成矿亚带上,为黑龙江省重要的金、铅、锌、银、铁、钨、钼等多金属成矿带组成部分。

(1)矿床(点)空间展布特征。涉及到本区成矿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就不能摆脱测区构造基本格架的展布、含矿地层的发育程度与延伸情况以及成矿母岩的分布及活动规律。

根据高磁异常解释、遥感解译以及地质现象的分析,测区经历了早寒武世沉积、晚奥陶世裂陷、晚三叠世构造岩浆、中侏罗世火山构造、早白垩世火山岩运动、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等多个地质事件。区内主要构造线方向为北北东向和北东向,其次为北西向、东西向等。从区域上看矿床近南北向展布。

图1 矿点火山机构平面图

(2)成矿时间的演化规律。本区成矿时间主要有三期:早元古代硅铁建造,形成了亮子河变质沉积型铁矿;晚奥陶世构造-岩浆侵入期,形成了桦皮沟矽卡岩充填交代型铁矿;中侏罗世和早白垩世火山活动期,形成了本次新发现的宝泉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

(3)矿点成因探讨。本区岩金矿点(矿化点)具有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金矿的特征。火山颈在平面上呈不规则卵园形(图1),东西长650m,南北长580m,由中生代太安屯期火山岩构成。在垂向上呈筒状,侵入中下奥陶统宝泉组变质石英砂岩和板岩中。整个火山岩体由外至岩体中心可分为火山角砾岩→流纹岩→流纹质凝灰熔岩。金矿化体呈面状分布特征,主要受火山岩性和断裂控制,蚀变有硅化、黄铁矿化、磁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重晶石化,汤旺河断裂和其次级涵洞沟断裂为控矿构造,矿石中可见“井”字型石英脉穿插,流纹岩中的角砾为自碎角砾,说明矿化发生于火山作用,多期次特点。

综上所述,根据研究矿化、热液蚀变、金矿化体特征,并综合地质背景,认为本矿点受火山机构控制,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火山岩浆气水热液,热液多次循环萃取了地层中的Au、As成矿元素,后期沿断裂带上升,接近地表时温度和压力减小,发生分异、爆裂和围岩充填交代,形成了含毒砂金矿体。

3 结论

本区构造发育,具有有利的成矿地质构造条件,本区与金、银贵金属和铅、锌等有色金属成矿十分有利。已发现金和铅、锌等矿化点位断裂交汇处。工作区内地质历史较为漫长,地质构造较复杂,岩浆作用十分发育,对成矿极为有利。综上所述,晨明地区找矿潜力巨大,值得开展地质找矿工作。

猜你喜欢
变质岩本区测区
亿隆煤业地面瞬变电磁技术应用
河北省尚义大青沟测区元素异常特征及地质意义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探明全球最大的变质岩凝析气田
轮轨垂向力地面连续测量的复合测区方法
无像控点测区的归并方法研究
浅谈斑岩铜矿成因
皖大别山区滑坡的形成机理和防治措施
吾别西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解读(人教版)
干旱对羊肚菌自然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