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nar教学模式在中医外科临床专业研究生中的应用※

2018-11-20 08:09刘效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外科研究生满意度

张 玥 刘 明 刘效敏 姜 振

(1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病科,山东 济南 250014;2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运动损伤骨科,山东 济南 250014;3 威海卫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山东 威海 264200)

Seminar教学模式也称“讨论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是为研究某一问题,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的一种交互式教学方法。其学习过程由接受式向自主式转变,充分调动课程参与者的积极性、挖掘其课程参与者的学习潜能,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一体的创新教学模式[1]。临床实习期是医学研究生向医务工作者转变的关键环节,是巩固理论知识、建立临床思维方法、锻炼实际临床工作能力的重要阶段[2]。针对研究生的培养特点,Seminar教学模式已逐渐被引入到研究生的教育之中,现将我院对2015级中医外科临床专业研究生的应用效果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5级中医外科临床专业研究生24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例。24名研究生,男13例,女11例;年龄24~28岁,平均(25.92±1.18)岁。试验组男7例,女5例;年龄24~28岁,平均 (25.75±1.29) 岁。对照组男6例,女6例;年龄24~28岁,平均 (26.08±1.08) 岁。2组研究生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该次教学研究。

1.2 纳入标准 我院2015级中医外科临床专业研究生;支持此次教学研究。

1.3 排除标准 拒绝参与该次教学研究的学生。

1.4 教学方法 试验组:采用Seminar教学模式,每2周举行1次,由带教老师向学生介绍本期内容,研究生针对这一主题,查阅相关文献、搜集相关资料,由一个人准备PPT进行汇报,汇报结束后,其余人提出问题,共同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客观分析,加以总结和讲评,从而加深学生对所探讨问题的掌握和认知。Seminar结束后,学生完成报告。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进行灌输式教学。带教老师依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对学生做出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认真做好笔记。

6个月后组织考试,考核研究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调查研究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

1.5 观察指标 6个月后,比较2组研究生的理论成绩和临床实践能力,以总成绩作为2组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掌握情况的评价指标;同时观察2组研究生对传统教学模式和Seminar模式的满意度。理论成绩和临床实践能力均主要参照《中医外科学》第10版和《外科学》第8版,内容侧重于中医外科临床常见疾病的病因、诊断依据、病理过程和治疗原则方法以及常见的外科操作等。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教学模式满意度调查:采用无记名的调查问卷,共10个问题,每个问题分值为1~5分。非常不满意代表1分,不满意代表2分,一般代表3分,满意代表4分,非常满意代表5分,最终根据分值来表示对教学模式的评价。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统计。连续变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2组研究生理论成绩和实践操作能力成绩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理论成绩和实践操作能力成绩均较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2组研究生理论成绩和实践操作能力成绩比较(±s,分)

表1 2组研究生理论成绩和实践操作能力成绩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人数 理论成绩 实践操作能力成绩试验组 12 91.75±6.17* 85.67±4.72*对照组 12 85.42±8.03 80.67±5.57

2.2 2组研究生对2种教学模式的评价满意度调查 对参与本研究的学生发放对教学模式满意度调查的问卷,采用匿名方式进行回答。满意度调查情况见表2。

3 讨论

Seminar译为研讨会、讲习会、培训会,最早见于18世纪教育家佛兰克创办的师范学校中,具有悠久的历史。Seminar教学模式是一种学生与教师共同研讨、以启发和激励为动力、以学术交流互动为特征、以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进而深化对某一问题的认识。自19世纪兴起于柏林大学,Seminar教学模式逐渐被世界许多知名大学所熟知,也引起我国学者注意,现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3-5]。

研究生期间是医学生由课堂向临床转变的关键时期,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能力、独立临床工作能力及科研能力,要求研究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创新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能担任本学科教学任务,并具有一定的临床、科研能力,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现如今“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依然顽固地统治着大学课堂,它是一种以“传授知识-接受知识”“三中心”(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为特征的教学制度,具有原理不求甚解、教学模式单一、考核形式单一等弊端[6]。而Seminar教学模式符合研究生教学的特殊性,使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知识探索者,符合研究生教学的特殊性,对加强研究生系统知识的掌握、加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Seminar是一种开放的课堂形式,研究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民主平等地参与课堂探讨,更好地促进研究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本组教学实践发现,应用Seminar教学模式后,学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操作能力成绩均有明显的提升,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通过查阅资料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通过相互讨论发散了思维,培养和提高了独立学习、思考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针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调查,显示学生对Seminar教学模式较为满意,认为其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文献检索和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而且也能提高病史采集、临床诊治等独立临床工作能力,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也相一致。

Seminar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与带教老师的组织能力极其相关,对于中医外科研究生来说,既要有广博的理论知识和对某一研究热点的新进展的追踪,又要有扎实的现代外科操作功底和对中医外科传统技术的熟练掌握。所以在设计每一个Seminar主题的时候,老师要善于从临床中发现问题,与学生展开课前的讨论,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上不能有所偏颇。目前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现代外科的操作锻炼方面均有成熟的教材、视频、专业书籍等可供参考,在Seminar中带教老师应当充分地考虑和论证所选主题和内容的启发性、挑战性和可操作性,适当加入临床问题的辩论赛、技能操作比赛等模式,以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同时,要注重中医外科特色技术的操作能力的培养。中医外科的外治法多种多样。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这些特色技术,带教老师可选取数个典型病例,让学生选用适宜的外治法进行操作,其他学生现场观摩,而后在Seminar会上演示外治法的操作流程,讲解操作要点、技术手法,并集体充分讨论外治法局部辨证要点、适应症及操作注意事项。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中医外科外治法的操作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中医外科的辨证思维能力。

表2 2组研究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 (±s,分)

表2 2组研究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 (±s,分)

组别 人数 提高对课程的兴趣和参与热情试验组 12 4.25±0.97对照组 12 3.42±1.00 P值 0.049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4.33±0.98 3.17±1.03 0.010提高文献检索及文献阅读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4.42±0.79 4.17±0.72 3.25±1.34 3.42±1.00 0.008 0.046提高英文文献阅读能力提高实践操作能力3.67±0.98 4.08±0.79 2.75±0.75 3.33±0.78 0.018 0.029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4.25±0.75 4.42±0.67 3.42±1.00 3.58±1.00 0.031 0.025提高病史采集能力4.33±0.78 3.58±0.90 0.040提高临床诊治能力4.08±0.79 3.25±0.97 0.031总分42.00±2.49 33.17±3.86 0.000

综上,Seminar教学模式不仅生动活泼受到研究生的好评,而且其能够显著提高研究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水平和临床实践操作的能力,充分地调动研究生的参与和讨论热情、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值得在临床教学中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外科研究生满意度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医院满意度调查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