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珍汤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价值

2018-11-20 08:09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脾经太阴外周血

杨 扬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血液科,吉林 长春 130000)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达中晚期或者已经转移。临床常用放化疗、放射性粒子植入等手段来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由于此类治疗方法对患者免疫系统产生破坏,而在治疗过程中常会发生多种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康复[1]。对此,本文探讨八珍汤联合化疗在中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外周血象异常发生率的影响,具体讨论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确诊为中晚期肺癌。根据随机数字法,按照就诊次序将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其中,观察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43~73岁,平均年龄 (57.51±1.14)岁。对照组男16例,女10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58.52±1.12) 岁。2组患者年龄等基础信息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分析。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独采用化疗,给予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P方案化疗,具体药物:紫杉醇注射液135 mg/m2,d1,顺铂注射液75 mg/m2,d1;给予小细胞肺癌患者EP方案化疗,具体药物:依托泊苷注射液0.1 g/m2,d1-3,顺铂注射液75 mg/m2,d1,21 d为1个周期,化疗4个周期。

观察组在化疗基础上给予患者八珍汤,方药组成为:白术、茯苓、白芍、当归各10 g,熟地黄15 g,党参、川芎各5 g,炙甘草6 g,每日1剂,早晚2次水煎服,连服3个月。

1.3 观察指标 监测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NK细胞活性等指标)、外周血象(WBC、Hb、PLT等指标)。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为显效;患者症状有所改善,为有效;患者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恶化,为无效[2]。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根据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 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治疗前后2组患者免疫功能对比 (±s,%)

表1 治疗前后2组患者免疫功能对比 (±s,%)

组别 例数观察组 26 CD3+治疗前 治疗后CD4+治疗前 治疗后CD8+治疗前治疗后NK细胞治疗前 治疗后64.15±2.98 69.53±3.05 34.65±2.13 42.16±3.55 31.27±2.45对照组 26 37.84±2.97 84.56±3.04 92.18±3.68 64.12±3.04 67.72±3.48 35.26±2.31 30.16±2.46 30.69±1.85 t值 0.036 1.994 0.990 14.167 0.963 4.250 1.132 11.225 P值 0.486 0.026 0.163 0.000 0.170 0.000 0.131 0.000 34.62±2.47 85.49±2.88 82.21±2.64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2组患者免疫功能对比 治疗前,2组患者免疫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免疫功能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2组患者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中12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0.77%(21/26),对照组患者中8例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53.85%(14/26)。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282,P=0.039<0.05)。

2.3 2组患者外周血象异常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1例WBC<3.0×109/L,1例Hb<80 g/L,1例PLT<60×109/L,外周血象异常发生率为11.54%(3/26);对照组2例WBC<3.0×109/L,4例Hb<80 g/L,3例PLT<60×109/L,外周血象异常发生率为34.62%(9/26)。观察组外周血象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0,P=0.048<0.05)。

3 讨论

随着环境及空气的污染加重,当代社会原发性肺癌的发病形势严峻,其病死率逐渐升高,居于国内恶性肿瘤的首位[3]。肺癌的发病原因多与过度吸烟、职业与环境接触(长期接触福尔马林、硅、铬化合物、氯乙烯等)、电离辐射、既往肺部慢性感染(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遗传、大气污染等因素有关,且肺癌常会通过多种途径播散转移,如直接扩散、血行转移、淋巴道转移,对疾病预后产生极大的影响。肺癌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痰中带血或咯血、胸痛、胸闷、气急、声音嘶哑、发热、消瘦及恶病质等,有些患者还会出现皮肤病变、心血管系统病变、血液学系统病变、淋巴结转移、胸膜受侵及转移、上腔静脉综合征、肾脏转移、消化道转移、骨转移、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心脏受侵及转移、周围神经系统症状(病侧瞳孔缩小、上睑下垂、颜面部无汗等)。由于大部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不足等原因导致肺癌发病初期难以发现,待患者确诊时常已达中晚期,此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治疗难度加大[4]。

现阶段对于中晚期肺癌临床一般采取手术与保守治疗,通过放疗、化疗等遏制癌细胞,但同时会破坏患者的免疫力,导致患者免疫功能有所下降,出现各种不良反应[5]。

中医治疗中晚期肺癌主要为补气固肾、补血调血,可以选用八珍汤。八珍汤补中有散,组成中白术味苦甘、性温,归属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可以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属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可以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属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可以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当归味甘辛、性温,归属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可以补血活血、止痛、润肠;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归属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可以养血滋阴、补精益髓;党参味甘、性平,归属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可以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川芎味辛、性温,归属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手厥阴心包经,可以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炙甘草味甘、性平,归属手少阴心经、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可以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诸药合用,循证加减,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

试验分析表明,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0.77%,高于对照组5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外周血象异常发生率为11.54%,低于对照组的3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八珍汤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有明显优势。

综上所述,针对中晚期肺癌患者,使用八珍汤联合化疗用药治疗方法,可以发挥最大化疗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脾经太阴外周血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张唐法主任医师针药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经验
宇宙间的四种基础物质
Thirty-Six Stratagems (1)
解读太阴病本证辨证论治体系※
调好脾经身体棒
最方便的健身
朝医规范化治疗太阴人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研究
应用清宣止咳除痹汤治疗间质性肺疾病(脾经伏火,肺络痹阻症)60例临床观察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