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018-11-20 11:38林军张志炎郑攀丰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8期
关键词:浸润性尿路膀胱癌

林军 张志炎 郑攀丰

摘要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治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1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年龄、肿瘤个数、肿瘤分期、肿瘤分级、肿瘤部位、是否即刻灌注、既往病史均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肿瘤分期、肿瘤分级及既往病史为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分期、肿瘤分级及既往病史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应根据患者临床特征采取有效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肿瘤复发率。

关键词 临床特征;预后;影响因素;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1],我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占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第1位。目前,我国膀胱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群。膀胱癌存在复发和进展的倾向,因此,分析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对膀胱癌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150例,男112例,女38例;年龄21~ 81岁,平均(46.3±5.7)岁。

纳入标准:①经CT及病理报告确诊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②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完整者。

排除标准:①随访时间<12个月者;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③伴有泌尿系统感染者;④合并其他肿瘤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执行。

手术方法及术后灌注:所有患者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随后进行膀胱灌注化疗(灌注药物为阿霉素50 mg+生理盐水40 mL,表阿霉素50 mg+生理盐水40 mL,丝裂霉素40 mg+生理盐水40 mL,吡柔比星30 mg+5%葡萄糖40 mL),每周1次,持续2年。

随访方式:通过电话及门诊复查时对患者进行随访,每3个月1次,随访时间1年。

研究方法: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电话及门诊复查时对患者进行随访,登记患者的相关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肿瘤个数、肿瘤直径、肿瘤分期、肿瘤分级、肿瘤部位、是否即刻灌注、灌注药物和既往病史等。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价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結果

临床特征:15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男女比例2.9:1;年龄< 60岁92例,≥60岁58例;肿瘤个数为单个98例(65.3%);肿瘤直径<3 cm94例(62.7%);患者肿瘤为Ta期83例(55.3%);患者肿瘤分级为G1级74例(49.3%);肿瘤部位为膀胱三角区、后壁104例(69.3%),即刻灌注109例(72.7%);灌注药物为吡柔比星67例(44.7%);初发膀胱肿瘤95例(63.3%)。

复发及进展情况:15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出现肿瘤复发51例,复发率34.0%;其中在术后1年内复发21例,平均肿瘤无瘤生存时间19.62个月。术后出现肿瘤进展16例,肿瘤进展概率10.7%,其中6例在术后1年内出现进展,平均无肿瘤进展时间23.18个月。

预后单因素分析:患者年龄、肿瘤个数、肿瘤分期、肿瘤分级、肿瘤部位、是否即刻灌注、既往病史均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预后多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肿瘤分期、肿瘤分级及既往病史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讨论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占全部膀胱癌的75%~ 85%,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且复发率较高[2],有相关文献显示[3],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复发率15%~ 70%。因此,分析出影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的因素对患者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及降低复发率有重要的作用。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复发及进展与多种因素有关[4],本文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进行研究发现,患者年龄、肿瘤个数、肿瘤分期、肿瘤分级、肿瘤部位、是否即刻灌注、既往病史均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而肿瘤分期、肿瘤分级及既往病史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T1期膀胱癌较Ta期膀胱癌肿瘤侵犯越深,手术时未完全切除肿瘤的可能性越大,且大分子药物不易达到有效作用浓度,因此,复发率越高。肿瘤分级主要分为G1、G2和G3,有大量研究显示[5],高级别膀胱癌较低级膀胱癌更易复发,低级别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进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概率较低,而高级别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进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具有较高的进展风险。有研究显示[6],曾出现复发的患者较初发患者复发率高,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因为膀胱癌患者复发次数增多,使患者对肿瘤灌肠药物的耐药性增强,导致复发率升高。

综上所述,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年龄、肿瘤个数、肿瘤分期、肿瘤分级、肿瘤部位、是否即刻灌注及既往病史,其中肿瘤分期、肿瘤分级及既往病史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应根据患者临床特征采取有效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肿瘤复发率。

参考文献

[1]沙楠,胡海龙,谢林国,等.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并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及其意义[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6,31(4):344-348.

[2]邢云超,熊耕砚,方东,等.非肌层浸润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5年随访生存分析及其预后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6,37(3):190-194.

[3]牛吉瑞,王海,范欣荣,等.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预后分析[J].中国医药,2015,10(9):1344-1346.

[4]Golabesk T.G1~ G2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远期复发率和进展率的长期随访[J].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7,9(1):40.

[5]吴周亮,徐浩,沙楠,等.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伴术前脓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6,3l(6):519-522.

[6]王超,李刚,魏万顷,等.膀胱尿路上皮癌伴腺样分化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5,36(9):676-679.

猜你喜欢
浸润性尿路膀胱癌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要想不被“尿路”困扰 就要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研究进展
膀胱癌患者手术后症状簇的聚类分析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β-catenin、cyclinD1、CDK4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miRNA-148a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清热化瘀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32例
FHIT和PC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