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2018-11-20 11:38张莉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8期
关键词:白内障

张莉

摘要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5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观察组实施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角膜散光度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手术治疗有效率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数,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手术难度不高。

关键词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白内障

白内障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晶状体发生代谢紊乱,晶状体蛋白质发生变性引起的晶状体混浊[1]。目前手术为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为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特做此次研究,具体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50例,男80例,女70例;年龄60~ 75岁,平均(65.2±7.11)岁;其中皮质性白内障90例,核性白内障30例,后囊膜下白内障30例。将这150例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及排除标准:①纳入标准:患者年龄≥60岁;患者均出现渐进性无痛性视力下降,裂隙灯检查示晶体混浊。②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意识障碍的患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合并其他引起视力下降的眼部疾病的患者。

方法:对照组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观察组实施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观察组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术前常规术前完善相关检查,根据患者的病情用药调节眼内压。在术前30 min行眼科常规术前准备,使用托吡卡胺散瞳,2%盐酸进行眼球周围浸润麻痹,在患者颞上方的透明角膜缘的后方大约1 mm处,做1条宽度6mm左右的切口为巩膜隧道,切口需要深入到透明角膜内1 mm左右,隧道长度2 mm左右,内口大于外口,在前房处灌入黏弹剂,然后用针头环形撕囊,扩大切口后进行水分离,使用注水圈匙把晶状体核圈出,植入人工晶体,术后在球结膜下给予3 mg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对照组术前予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术前检查、托吡卡胺散瞳、盐酸利多卡因麻醉方法和观察组一致,但是对照组为透明角膜隧道切口。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2]: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6个月的角膜散光度数。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术后第1天视力恢复≥0.4;②有效:术后第1天视力恢复在0.1~ 0.4;③无效:术后第1天患者的视力恢复< 0.1。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角膜散光度数是计量资料,数据用(x±s)表示,做t检验;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术后6个月的角膜散光度数比较: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角膜散光度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讨论

白内障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晶状体发生代谢紊乱,晶状体蛋白质发生变性引起的晶状体混浊。年龄、遗传、免疫因素、外伤等因素都可导致白内障[3]。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白内障类型,又称作老年性白内障,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中老年发生的晶状体混浊,是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4]。临床表现主要为渐进性无痛性视力下降。此次研究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观察组实施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手术切口的密闭性好,但是术中高眼压可能会使角膜内皮细胞脱落、变性坏死[5]。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可能会引起切口灼伤、内皮细胞丢失、角膜水肿,对白内障手术的安全性造成影响[6]。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能够很好地弥补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不足,在手术中从侧切口向内注入黏弹剂,维持前房的深度和眼压,术中注意保护角膜内皮,所以术后角膜水肿程度较轻,手术效果显著[7]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减轻术后散光方面,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效果优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且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对手术仪器要求不高,适合在基层开展。

参考文献

[1]张伶俐.基层医院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6):858-859.

[2]張大卫,孔凡宏.小切口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糖尿病硬核性白内障的临床对比性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14):1440-1444.

[3]刘芳.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切口类型对患者角膜形态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15,15(6):1013 -1015.

[4]何平.超声乳化及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疗效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22(3):430-431.

[5]刘铮,谭少健浏金华.白内障手术技术的研究进展[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32(3):516-518.

[6]曹殿霞.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4):327-328.

[7]高岩,席海杰.老年患者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疗效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5,(13):1535-1536.

猜你喜欢
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探析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白内障术中局部注射麻醉导致的术后斜视及治疗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患者46例临床治疗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白内障复明术手术室护理体会
超声检查在外伤性白内障及老年性白内障对比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复明片在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合并糖尿病中的疗效